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与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骨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人工骨与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性四肢长骨骨不连11例。术前均使用抗生素治疗7~12d,取出内固定,彻底清创,清除炎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植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10-20g,均采用外围定架固定。定期X线拍片观察其感染控制情况和成骨作用。结果随访平均14个月,11例感染均控制,硫酸钙植入后3~4个月完全吸收并被新生骨逐渐替代,10~15个月骨不连均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结论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与外国定架治疗四肢长骨感染性骨不连是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3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21~65(42.7±6.2)岁。清创前后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指导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及相应类型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控制后,取出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局部植骨治疗及更换内固定,直接缝合创口或行皮瓣移植。结果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6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为9~24(17.2±2.3)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2次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植骨愈合良好,其中27例重新植入内固定,29例行皮瓣移植覆盖创口,8例直接缝合创口。所有创口均愈合良好,局部无明显炎症复发迹象。结论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治疗慢性骨髓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含有硫酸妥布霉素的磷酸钙骨水泥(CPC-T)对外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本组18例外伤性骨髓炎病例行病灶清除,术后以CPC-T行骨缺损填塞.结果本组均临床治愈,无不良反应.其中12例随访8~11个月,平均9.3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使用CPC-T能解决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填塞问题,同时它具有抗菌素缓释的效果.该方法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呋喃西林溶液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洌慢性耐药性骨髓炎行病灶清除术,术后应用0.02%呋喃西林溶液与生理盐水交替进行缓慢灌注冲洗,体温正常,局部无炎症表现,引流液清晰透明后拔管。结果:近期效果良好,29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呋喃西林溶液灌洗疗法是治疗慢性耐药性骨髓炎的良好方法,无明显毒、副作用,主要应用于难治性慢性耐药性骨髓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uto-solidification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载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ACPC人工骨载药治疗35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男26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23.9岁.骨髓炎病程为10~18个月.骨缺损范围5~125 cm3.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血沉及C-反应蛋白、X线摄片和CT扫描.随访时间为13~24个月,平均18.5个月. 结果全部患者未见明显全身反应,30例局部软组织愈合,窦道消除,X线显示ACPC与周围骨质直接愈合,CT示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基本恢复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治愈率为86%(30/35).另5例需二次扩创、ACPC载药充填手术,获治愈. 结论 CPC人工骨载药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治疗彻底、骨缺损修复好、能较好恢复负重肢体功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为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临床治疗困难.运用局部滴注抗生素溶液髓腔置管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1-2].笔者自2008年9月以来对21例四肢管状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在传统的病灶清除、髓腔置管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将传统的橡胶引流管改为利用VSD材料进行负压引流,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6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骨质缺损较多行Ⅰ期或Ⅱ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瓣加植皮,术后常规滴注引流进行治疗。男14例,女2例,年龄17~59岁。皮瓣面积6 cm×4 cm~18 cm×9 cm。结果随访6~24月,全部转移皮瓣一期存活。Ⅰ期植骨2例,Ⅱ期植骨4例1,例慢性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经3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病例感染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3.4~6.7月,平均4.6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既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以进行创面覆盖,同时还可以进行滴注引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Ⅰ期植骨治疗尺桡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1月~2007年9月ARBXⅠ期植骨并获得16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尺桡骨慢性骨髓炎8例(10处)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随访时间16~63个月,平均31个月。8例10处ARBX植骨中除1例残留骨不连,其余7例(9处)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在病灶彻底清除的基础上,能Ⅰ期植骨有效治疗尺桡骨慢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利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患者31例。其中,17例初始损伤为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13例为慢性骨髓炎,1例为大段骨囊肿。Ⅰ期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6.7~12.1 cm,平均(7.5±1.2)cm,在骨缺损处填塞抗生素骨水泥诱导生成生物膜,并修复缺损的皮瓣。Ⅱ期在膜内植自体髂骨,修复骨缺损,观察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术后末次随访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8.5±3.0)个月。其中,28例患者在5~7个月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5.3±1.7)个月;2例Ⅱ期术后发生感染,再次行膜诱导技术治疗,达到临床骨愈合;1例出现踝关节僵直;其余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骨水泥抗生素链珠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需取出原内固定物重新或者更换固定材料.该方法可作为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34例,术后随访13~21个月,胫骨骨折均良好愈合,未见与骨水泥材料有关的不良反应,无复发感染。外固定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胫骨缺损长度和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踝关节Kofoed评分及膝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可控制胫骨骨缺损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黄伟  周全  董娟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44-845
目的分析脉冲式医用冲洗器在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3月,对56例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患者(其中关节损伤9例),于术中应用脉冲式医用冲洗器冲洗创口,对其冲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一期缝合创口48例,一期局部肌皮瓣移植1例,一期局部植皮1例,延期缝合3例,二期局部肌皮瓣移植2例,二期局部植皮1例;一期愈合50例(89.29%),皮肤浅表感染2例(3.57%),深部感染2例(3.57%),关节腔感染1例(1.79%),骨髓炎1例(1.79%)。按切口愈合分三级:甲级愈合44例(78.57%),乙级愈合6例(10.71%),丙级愈合6例(10.71%)。平均住院23.4 d。结论在彻底清创基础上,于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术中使用脉冲式医用冲洗器能最大限度地清除污染,提高伤口的愈合率,其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冲洗操作的病人,康复速度也较之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病因,总结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经验.方法 总结2006年8月-2010年8月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例骨不连患者.结果 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在3~7个月内牢固连接,平均愈合时间5.3个月,无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因素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术是治疗四肢长骨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开放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慢性跟骨骨髓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伤口感染甚至并发慢性跟骨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1996—2006年我科收治跟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伴溃疡瘘管或皮肤缺损患者11例,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或Ⅱ期自体髂骨开放植骨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21例.手术方法是:在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上,一期植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修复软组织创面.结果 随访平均11个月,本组病例无软组织深部感染和骨感染,X线片显示2~4个月硫酸钙吸收并有新骨生长,7~12个月骨折骨性愈合.结论 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治疗四肢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使用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不植骨治疗21例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术后均获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骨不连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5.8个月。镶嵌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不植骨是治疗肥大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3年5月,79例(28例骨不连)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清创后Ⅰ期自体、同种异体或混合骨移植治疗.随访时间60~111个月,平均77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6例(8%)患者感染复发,其中自体骨移植2例,异体骨移植3例,混合骨移植1例.三种植骨方法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骨不连患者,27例(96%)感染治愈并获得骨愈合,其中自体骨移植(23例)和异体骨移植(2例)均获得骨愈合,无感染复发;混合骨移植3例,2例骨愈合,1例感染复发伴骨不连.结论 清创后Ⅰ期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90%以上的感染治愈率及骨愈合率,感染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自体腓骨及髂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予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15例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患者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自体腓骨及髂骨移植治疗,观察术后切口、骨折与骨缺损愈合情况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年,1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胫骨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患者因过早拆除外固定支架再发骨折外,其余患者骨折部位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0~6.0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均能弃拐负重行走,骨缺损愈合等级为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肢体功能恢复等级为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Masquelet技术联合自体腓骨及髂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可有效修复骨缺损,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效果确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经久不愈窦道 11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2 1~ 4 2岁。引起窦道原因 :①胫骨慢性骨髓炎 8例 ,均为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术后感染所致 ,病程 4个月~2年 ,平均 8 5个月 ;窦道均位于胫骨的前内侧 ,其中 1例窦道周围有皮肤缺损 ,约为 2 0cm× 3 5cm ;X线正侧位片检查均未见坏死骨 ;②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不愈合 3例 ,病程 3~ 5 5个月。全部病例在窦道形成后 ,多次行局部扩创、搔刮、药物冲洗、引流以及…  相似文献   

20.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国内外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曾有报导,但效果多数病例不十分理想,虽经多方努力复发病例仍不少见。近年来采用中药巴豆丸和毛白杨波治疗72例慢性骨髓炎,追终观察三年复发率明显降低,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72例慢性骨髓炎病人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8例,女24例,平均年龄28岁。有瘘管51例,无瘘管21例,病程最长30年,最短10个月。疗程最长280天,最短21天,平均疗程48天。股骨32例、足腓骨32例,肱骨8例,其它骨9例。诊断依据:①局部红肿热病或畏寒发烧等急性骨髓炎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