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股静脉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实验组采取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结果: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局部血肿、瘀斑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新生儿握指式手背静脉采血法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新生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病人血管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84例,同一病人按透析单、双数交替使用两种穿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记录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及内瘘失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内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内瘘、静脉皮下血肿发生率及内瘘失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借助外力不扎止血带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引起的皮下血肿及内瘘失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留置针的最佳送管方法,以提高一次送管成功率,减少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颅脑损伤和危重病人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50),分别采用传统双手送管方法和改良后的单手送管法送管,比较两组送管一次成功率、液体外渗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疼痛度.结果:实验组的送管一次成功率和疼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液体外渗率、静脉炎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单手穿刺置管法在皮肤组织松弛、血管弯曲、易滑动的患者和烦躁不合作的患者中应用方便,在一次送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单止血带结扎法和双止血带结扎法在静脉穿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输液患者11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止血带结扎法具有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法在老年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穿刺困难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用止血带结扎穿刺法;观察组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配合大角度(45°~80°)双向选择静脉穿刺法。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配合大角度(45°~80°)双向选择静脉穿刺法,可提高老年穿刺困难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良手背静脉穿刺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疼痛。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入院需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左右手自身对照,将每位患者的左手和右手随机按传统的握拳式手背静脉穿刺法或者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回血时间、淤血数、外渗数、静脉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外渗、减少患者痛苦,为临床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采集血标本并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50例需采血化验并静脉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284例和对照组266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后输液,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行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静脉留置针单纯输液,比较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采集血标本质量、皮下血肿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应用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并输液,可保证采集血标本的质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扎止血带方法对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老年病人,共输液400例次,将输液次数贯以序号,单号为实验组采用新式扎止血带法,双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扎止血带法,均选择前臂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扎止血带后皮纹展平程度、血管滑动程度、穿刺时主诉疼痛次数、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皮纹展平程度、血管滑动程度、穿刺时痛感、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扎血带法用于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赵雪金 《现代临床护理》2005,4(1):63-64,F003
目的探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仅按常规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情况、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及退针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止血带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为74.3%,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4.14,P〈0.01)。结论采用双止血带法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浅静脉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手背浅静脉穿刺术中,对采用60°~70°角冲击式进针方法和常规进针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大角度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进针方法对患者左右手进行静脉穿刺,研究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时的回血时间、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输液过程液体外渗率,血管可重复利用率、拔针后皮下淤血率、患者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7项指标。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回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及血管可重复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皮下淤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显示,60°~70°角冲击式浅静脉穿刺法可缩短进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液体外渗率、皮下瘀血率,提高血管的可重复利用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止血带结扎成功率、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静脉血管充盈度差、在消化内科住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浅静脉穿刺时采用止血带单、双交叉结扎法进行对比研究,共穿刺600例次,平均每例穿刺2次。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单、双日组,双日组为实验组,单日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对照组采用止血带单交叉结扎法。结果观察组止血带的一次结扎成功率、不同时间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双止血带双交叉结扎法,能提高止血带一次结扎的成功率,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从而提高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及护理的工作效率,为病人的治疗与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3.
双止血带结扎法在浅静脉穿刺输液并抽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度、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抽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同时接受静脉输液及抽血化验的静脉血管充盈度差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结扎法,观察两组静脉血管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抽血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静脉血管充盈度及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一次抽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浅静脉充盈度差的病人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从而提高静脉穿刺及抽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简易按压止血带在老年静脉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 087例老年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52例和对照组5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指压法,研究组采用简易按压止血带按压法,比较两组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简易按压止血带能明显减少老年静脉穿刺患者局部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探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头肉眼可见的回血率,从而达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3120例静脉穿刺患者按年龄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6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输液排气,进针前再次排气时采用改良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后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管排气后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针肉眼可见回血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实验组在穿刺针肉眼可见的回血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静脉输液排气技巧,可提高穿刺针肉眼可见的回血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上接95页)夹轮,使穿刺针斜面充满液体,并在穿刺过程中始终保持针头斜面充满液体[4,5]。笔者认为此种排气方法适用于所有静脉输液的排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种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实验组采用顺穿法,对照组采用逆穿法,比较2组动脉出路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透析2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启用动静脉内瘘可以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逆行穿刺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手足背静脉网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输液患者实施静脉穿刺,单日采用顺行穿刺法,双日采用逆行穿刺法,比较两种穿刺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对逆行穿刺法的认可率。结果:逆行穿刺法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顺行穿刺法(P<0.05),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顺行穿刺法(P<0.01);患者对逆行穿刺法的认可率达97.2%,患者对顺行穿刺法的认可率为8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穿刺法优于传统的顺行穿刺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向心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顺向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的影响。方法按时间顺序将 5 5例初次使用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选择同侧下肢大隐静脉或任意一条非瘘静脉作为静脉回路。对照组 (常规穿刺法 )动脉出路距瘘口近侧头静脉离心方向穿刺 ,静脉回路选择动脉端 5cm以上任意静脉向心穿刺 ,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流量、内瘘堵塞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动脉端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5 .7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为 80 .30 % ) (P <0 .0 1 )。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实验组为 4 .2 9%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1 2 .1 2 % ) (P <0 .0 1 ) ,静脉端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实验组内瘘堵塞率为 3.5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为 2 5 .93% ) (P <0 .0 5 )。实验组透析中血流量可达 2 0 0ml/min以上 ,为 82 .82 % ,对照组为 77.2 7%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早期启用可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向心方向穿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内瘘侧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头静脉距瘘口近侧5~10 cm处离心方向穿刺法.结果:观察组穿刺324次,一次穿刺成功317例,成功率为97.8%;发生皮下血肿15次,发生率为4.6%.对照组穿刺315次,一次穿刺成功为260例,成功率为82.5%;发生皮下血肿30次,发生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发生动脉瘤1例;对照组发生内瘘堵塞5例,内瘘狭窄6例,动脉瘤9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出路采取动静脉内瘘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可使血流量得到保障,减少对内瘘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干针微负压穿刺法在疑难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疑难动静脉内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干针微负压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回血率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干针微负压穿刺法能提高疑难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率,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