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莲花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瓣金莲花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chi nensisBunge的干燥花,为清热解毒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的水提液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特点是抑菌谱广[1~3] 。临床观察表明金莲花对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2 .7% [2 ,4 ] 。目前对金莲花的总黄酮的研究较多,认为总黄酮是金莲花的抑菌有效部位[5] 。本文用正交法对金莲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分别以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抑菌活性为指标,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金莲花及其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及其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坝上地区盛花期的金莲花总黄酮含量普遍较高,御道口牧场最高8.459%,三道河口最低5.139%,平均值为6.939%,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3.32%;2006年和2007年机械林场金莲花的总黄酮含量仅相差0.43%;金莲花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最大值为6.511%,在6月中旬达到峰值。结论:坝上不同产区的金莲花总黄酮含量较高且相差不大,质量稳定;金莲花的茎叶部分可以作为金莲花的新药源;围场县广字基地金莲花茎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种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4—9月份采集的两种金莲花的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2种金莲花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最大值分别为6.34%和5.82%,且均在6月下旬达到峰值。结论:2种金莲花的茎叶部分可以作为金莲花的新药源;北京地区金莲花茎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6月下旬。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种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积累动态。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于500nm处测定4—9月份采集的两种金莲花的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2种金莲花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最大值分别为6.34%和5.82%,且均在6月下旬达到峰值。结论:2种金莲花的茎叶部分可以作为金莲花的新药源;北京地区金莲花茎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6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金莲花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志伟  田鹤  马英丽  苏连杰 《中草药》2007,38(6):850-851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系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地莲、金芙蓉、旱金莲、金疙瘩等,分布于山西、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内蒙和东北等省区。金莲花以花入药,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民间用以治疗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等。金莲花对绿  相似文献   

6.
短瓣金链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新安  赵毅民 《中草药》2005,36(3):344-345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在前苏联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该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 1 6种 [1] ,其中金莲花和亚洲金莲花被《中药大辞典》收录 ,可供药用 ,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有效 [1] 。国内学者曾对金莲花属植物进行初步的活性评价 (抗菌、抗病毒 )和有效成分研究 [2~ 9] 。其中金莲花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 ,目前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等症。据报道对患病儿童治疗的有效率达 61 % ,且无化学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根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茎叶产量数倍于根,一直被废弃,造成茎叶资源浪费。为了充分利用黄芩资源,本研究所对黄芩茎叶的药化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黄酮是从黄芩茎叶中提取分离出的有效部位,主要成分为野黄芩苷、黄芩苷、白杨素苷、芹菜素苷。前期研究证明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防治作用[1]、有一定的抗凝和抗氧化作用、对人胎儿和大鼠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4]。本实验采用食饵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1材…  相似文献   

8.
金莲花醇提物体内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连杰  田鹤  马英丽 《中草药》2007,38(7):1062-1064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民间用以治疗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等。近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金莲花醇提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观察金莲花醇提物的体内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莨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对急、慢性扁桃腺炎、急性中耳炎、急性结膜炎等症都有较好疗效[1]。金莲花野生变家栽已获成功,其不同植株分枝数、花朵大小等性状差异比较大[2],因此选育出花枝多、花朵大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将会明显提高金莲花的产量,从而保障原料的供应,促进金莲花新产品的开发。采取适当的传粉技术以提高结实率,能达到保证种子产量,进行种苗繁育的目的。当前,金莲花授粉方式研究仍未见文献报道[3-4]。本试验对金莲花授粉方式进行初步研究,比较了自花授粉和人工授粉方式的座果率及种子数量,以期为金莲花良种繁育和规范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长瓣金莲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宜婷  叶绍明  李药兰  岑颖洲 《中药材》2000,23(12):758-759
长瓣金莲花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chinesis Bunge)的干燥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抑菌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腺炎等疾病。总黄酮是其抑菌的有效部位之一。本文对长瓣金莲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环糊精包合药物胃肠道转运过程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晓琰  恽菲  狄留庆  赵晓莉  毕肖林  单进军  康安 《中草药》2012,43(10):2062-2065
目的 研究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金莲花药用资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UV法和HPLC法,分别以芦丁和荭草苷为对照品,测定不同采收期金莲花茎叶中总黄酮和荭草苷量,并绘制动态曲线.结果 从5月下旬至6月下旬,总黄酮量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从4.597%上升到5.125%;从7月上旬至8月中旬,总黄酮量持续下降,从4.264%下降至1.181%.而荭草苷量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一直呈上升趋势(0.095~0.332 mg/g);从7月下旬至8月中旬,呈下降趋势(0.306~0.092 mg/g).结论 结合花的产量,并综合总黄酮和荭草苷量的动态变化,采收期以7月上旬至中旬为佳.本实验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可靠,为合理采收金莲花茎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连杰  邢蕊  赵波  赵薇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4):F0003-F0003
1实验材料金莲花茎叶醇提物:自制。精制后含总黄酮60%,使用时以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荭草苷:从金莲花茎叶总黄酮中采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所得,自制,纯度98.98%。阳性对照药物利巴韦林:河南天方药业有限公司。人喉癌传代细胞: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  相似文献   

13.
金莲花为清热解毒中药,具明显的抗炎活性,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症。其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类,但有效成分不确定。采用RAW264.7细胞构建的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了金莲花总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酸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金莲花的总黄酮和总酚酸都有明显的抗炎活性,总黄酮略优于总酚酸,但二者的活性都优于总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永芳  高瑞峰  李沈明 《中草药》2003,34(11):1033-1034
黄芩具有清热澡湿、泻火解毒作用 ,其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抗炎、螯合金属离子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药理作用 [1]。传统上黄芩以根部入药 ,但野生资源非常有限。承德医学院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黄芩茎叶总黄酮的药理试验 ,证实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初步的临床研究表明黄芩叶总黄酮对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对低密度脂蛋白 ( LDL)氧化修饰及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所致血管内皮细胞 ( EC)损伤的影响。1 材料1 .1 药品 :黄芩茎叶总黄酮由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  相似文献   

15.
短瓣金莲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文哲  王磊  段金廒 《中草药》2000,31(10):731-732
短瓣金莲花 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是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北部 ,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分布。金莲花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 1 6种[1] ,其中金莲花 T. chinensis Bge.和亚州金莲花 T. asi-aticus L.被《中药大辞典》收录 ,可供药用。对风湿、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等症有效。国内学者曾对金莲花的抑菌有效成分做过初步研究 ,但对短瓣金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分离得到 5个单体 ,即β-谷甾醇( ) ,荭草苷 ( ) ,牡荆苷 ( ) ,槲皮素 -新橙皮…  相似文献   

16.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及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总黄酮口服给药,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甲醛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干酵母引起大鼠发热有显著的降温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瓣金莲花不同药用部位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长瓣金莲花不同药用部位的综合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苏连杰,刘丽娟,郭桂滨,张平,李艳波长瓣金莲花系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长瓣金莲花TrolliusmacmpetalusFr.Schmidt.的干燥花,民间用作清热解毒药。近代药理研究报道其花水煎液对多种细菌有...  相似文献   

18.
急性咽炎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粘膜、粘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1].金莲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等.2011年3月-2011年12月,笔者应用金莲花软胶囊治疗急性咽炎,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金莲花茎叶横切片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的常规鉴定方法,进行组织切片和粉末特征观察。结果:茎表皮细胞壁呈微波状弯曲、木纤维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叶众多非腺毛、不定式气孔等为其主要显微鉴别特征。结论:通过对金莲花茎叶生药学研究,为鉴别金莲花茎叶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孔树脂对金莲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莲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莲花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对4种大孔吸附树脂DM-201、D-101-1、DM-301、DM-401进行筛选,并以所选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优化纯化条件。结果:DM-301型大孔树脂对金莲花总黄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9.273mg·g^-1,解吸率为97.20%;动态吸附量为36.738mg·g^-1,解吸率为93.55%;上柱前粗提物中金莲花总黄酮的含量为35.57%,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金莲花总黄酮的含量为61.33%。结论:DM-301型大孔树脂对金莲花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特性,适合用于金莲花总黄酮的分离与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