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跨空水介质间的激光声技术是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展激光声作为通信声源的技术研究有助于海洋通信的发展应用,该通信技术利用激光在水中产生声波,在空中获取声回波信号,综合应用了激光技术、声学与电子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利用机载平台产生激光,在水中产生声波并在空中接收被水下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声波,从而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是光、声联合探测领域的一项新的交叉技术,可满足不同海域、不同战术使用下的作战需要。论文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的激光致声原理,分析了激光声技术在探测和通信领域的应用场景,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激光声技术的发展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文  韩韬 《压电与声光》2022,(2):前插1-前插2
微声学(Micro-Acoustics) 是研究特征尺度在微米至纳米之间声学现象的一个学科分支,微声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声表面波(SAW) 技术和体声波(BAW) 技术等.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对低损耗、高矩形度、高频、宽带和小型化/微型化滤波器等信号处理器件的迫切需求,微声器件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宁  廖欣  蒋红艳 《激光与红外》2023,53(11):1644-1649
无线电波、声波和光波通信技术可有效应用于复杂的海洋通信环境中,然而在极寒地区和极地区域海面冰层覆盖的情况下,其在远端发送信号将无法穿透冰层介质,而难以实现空中与水下的通信联络,故提出一种应用于跨冰层介质传输的激光致声通信体制,通过空中发射激光与海面固体冰层的互作用诱导声波信号,再利用海面上覆盖冰层的声源辐射,向下方水体传播来建立空中到水下光波与声波的通信链路,系统将光学与声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固体冰层对声波的快速传导作用,探讨光声转换机理、调制编码及激光声传输特点与性能分析,有效解决海洋通信中受冰层覆盖影响和单一种类信号传输受限问题,为海洋跨空通信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空中对水下平台激光声通信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与水下目标间的通信是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但又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将激光通信信道、水声信道相结合的空中至水下平台的激光声通信模式,并研究了激光声通信特点及激光声信号的激发机理,建立了激光声通信实验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激光声信号的强度、波形、频谱等特性.结论:激光一声通信模式可将空中光信道、水中声信道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调节激光参数可对通信的激光声信号进行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激光声在海洋中的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5.
韩昊  王秀屏 《世界电信》2007,20(4):33-37
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蔡元培的兼容并包,莫不反应了思想自由的力量,激发了一个个真知灼见。而在当今融合创新的时代,对信息与知识融会贯通的领悟,对社会发展深刻的体察,更成为创见的源泉。从声学研究到对网络兴趣盎然,侯自强老师无疑是一位思想活跃的科学家。侯自强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中国网通集团(香港)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N2000-06814 0100631电子情报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工程声学 EA99-52~57(信学技报.Vol.99,No.394)[汇,日]/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1999.10.—48P.(L)本文集收录6篇论文,内容主要涉及:逆向滤波器在头外音像定位中的应用.音像重构与立体音像重构技术,传声器的选择与声收音法的研究,汽车噪声源模拟器的有效性与声源对策指标,噪声体验用虚拟真实性系统的研究.环境噪声的调查方法与测定水平分析等。  相似文献   

7.
声学滤波器是当前射频前端模块中最核心元器件之一。随着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的深入推进,对滤波器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一些新架构、新材料和先进建模技术的加持下,声学滤波器技术屡有突破,已研制出多种高性能声学滤波器。该文对高性能声表面波(SAW)和声体波(BAW)滤波器技术(包括UltraSAW、LowDriftTM和NoDriftTM、I.H.P SAW、XBARTM、XBAW滤波器等)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最后对未来声学滤波器将面临的技术问题做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8.
N2002-07562 0213457电子情报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工程声学 EA2000-51~62(信学技报,Vol.100,No.397)[汇,日]/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2000.10.—94P.(L)本文集为工程声学、声学理论与应用专辑,收录的12篇论文主要涉及:音源、音像定位以及头外音的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模拟被动式声诱饵的声学特性,提出了一种直观、快速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舰船辐射噪声的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连续谱和线谱的生成来建立了声诱饵噪声谱的模型,从而实现了被动式声诱饵声学模型的仿真实现,该模型可以对水声对抗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研究和发展基于声子晶体的声表面波器件技术,其在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基于声子晶体的声表面波器件研究的分析与总结,介绍并讨论了目前基于声子晶体的声表面波器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音响功放的反馈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吕彦 《电声技术》2011,35(6):29-32
近几年音响界部分人士,对无反馈放大器趋之若鹜,而对有负反馈的放大器避而远之.就此问题,对音响功放引入负反馈的必要性、负反馈对放大器的负面影响及负反馈技术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现场比较测试,表明音响功放采用负反馈技术时,只要电路设计合理、负反馈使用恰当,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频均衡器在音频系统中是调节音色的重要工具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ADSP-BF533硬件平台的数字音频均衡器设计,其音频处理算法包括谱分析和均衡算法。经过测试表明,该系统可达到理想的音频均衡效果,用户可对各种音效进行选择和自定义音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用作高频扬声器的新颖电弧式声辐射器,该扬声器曾在最近的莫斯科"俄罗斯Hi-End2015"音响展上演示过,并且已用于由дмитрийДемянянко建立的以DS Acoustics公司为平台的多种声系统中了.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设计、数字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多功能会堂扩声系统的优化设计.采用EASE软件对厅堂的建声及扬声器的布局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在系统中采用Dante数字音频网络,实现了10个会议室以及多功能会堂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多功能会堂内应用场景的自由切换,提升了中央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功能,实现了复杂系统的简易的控制.系统测量结果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广荣 《电声技术》2014,38(9):31-35
讲述了南京大学音频声学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中国电声界的老先辈魏荣爵教授、周衍柏副教授以及当时的青年教师吴文虬、倪乃琛、沙家正、包紫薇、蒋渭鑫、龚秀芬、杜功焕、孙广荣、曹水轩、胡春年、陶擎天、赵其昌、吴启学等人对南京大学音频声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赵一鸣 《电子测试》2014,(10):159-16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音频的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音频信号的定义,并从音频信号的采集、量化、编码、压缩、噪声处理、提取、抗混迭滤波等方面对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对音频数字化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为其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立东  王晶  谢湘  匡镜明 《信号处理》2015,31(2):221-225
提出一种利用Tucker分解获得鲁棒性较强的音频信号不同属性的特征,在高斯混合模型上测试音频信号分类性能的方法。音频信号经过预处理后,提取其不同类型特征集合,包括常规声学特征参数集合、听觉感知特征参数集合、心理声学特征参数集合;然后由三种特征集合构建三阶特征张量,通过Tucker分解得到每一类特征阶投影矩阵并进行主分量分析;最后使用包括音乐、语音、噪声3种类型的300条音频数据测试不同特征集合的分类效果,在此过程中使用了有监督学习的高斯混合模型作为分类器。实验中比较了不同特征集合使用高斯混合模型的分类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Tucker分解获得的特征集合实现了较好的分类,说明该方法性能优于传统特征集合。   相似文献   

18.
孙海涛 《电声技术》2010,34(8):15-17
建筑声学缩尺模型实验是国际上目前广泛应用的厅堂音质设计的预测手段,也是建筑声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简要介绍了建筑声学缩尺模型的实验原理和发展历史,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现代建筑声学缩尺模型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徐超 《电声技术》2011,35(4):4-6,17
介绍了郑州银行大楼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音频系统的框架和功能应用.阐述了高级别会议室和多功能厅扩声系统应进行建声和扩声的综合设计思路,以工程实例说明建声和扩声综合整体考虑有益于提高声学特性指标,达到良好音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室内声学模型的卡拉OK混响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飞宇  杨波 《电声技术》2010,34(1):74-77
在研究室内声学模型基础上,概述了混响的形成原理以及如何用梳状滤波器和全通滤波器组成混响滤波器模拟室内混响现象。实现了卡拉OK系统的混响处理,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其具体影响;调节参数可得到不同的混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