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煤层回采形成的冒裂带未导通其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对此类区域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已掌握的实际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的评价结果较传统的"三图—双预测法"评价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更高。因此,对于冒裂带未导通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修正三图—双预测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井顶板水害问题,运用"三图—双预测"法对煤层顶板涌(突)水灾害进行定量评价,利用GIS的层次分析法(AHP)的耦合技术叠加分析富水性,通过GIS强大的数据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对AHP的计算结果进行处理,提出了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在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与顶板冒落安全分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完成了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的综合分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邢台矿十一采区71102工作面基岩厚度小,冲积层厚度大,冲积层底砾含水层富水性强的特征.采取综合防治水措施,安全高效采出冲积层防砂、防塌煤柱资源.  相似文献   

4.
分析长平矿水文地质条件,采用"三图-双预测"法建立基于GIS和AHP的长平矿15~#煤层顶板水害评价模型,可得煤层顶板的充水含水层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预测改造前后矿井15~#煤层顶板含水层的涌水量。  相似文献   

5.
金凤煤矿为保证安全生产,需查明18煤顶板主要含水层空间分布规律及工作面内隐伏断层、小构造等地质异常体。结合井田内地质勘查及矿井开拓资料,运用音频电透视法和"三图-双预测"评价法,分析了工程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特征,对含水层富水性及煤层开采时的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运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对工作面内的隐伏地质情况进行了探测,为工作面过断层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松散含水层突水危险系数概念,建立了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和防水煤柱留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开采煤层顶界至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底界之间距离减去开采煤层一次采全高形成的冒落裂隙带高度为有效保护层厚度,若有效保护层厚度小于零,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可能涌入回采工作面,造成顶板突水.若有效保护层厚度大于零,其突水危险性采用松散含水层水压与有效保护层厚度之比值,即松散含水层突水危险系数来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松散含水层内的水压值确定保护层的厚度和合理的防水煤柱值.采用该方法对开滦东欢坨井田8煤层开采时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的突水危险性和防水煤柱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7,(9):54-56
在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综放开采时,工作面上覆岩层通常不形成"三带"特征,而仅出现"两带",基本顶易全层切落,出现台阶下沉现象,造成采场矿压显现异常剧烈,导致工作面突水溃沙等灾害发生。为此结合某矿87采区的实际条件,建立安全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安全评价。研究得出:在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综放开采,当留设防塌煤柱高度为16.9 m,工作阻力为8 000 k N的液压支架时,安全评价等级较好,可以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砂(砾)岩等碎屑岩类含水层广泛发育于含煤地层中,矿井建设及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引发的突水事故严重威胁了煤矿安全生产,碎屑岩类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成为矿井水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工作。本文选取岩层结构与地质构造2个指标作为碎屑岩类含水层富水性的控制因素,提出岩性结构系数量化含煤地层岩性及其组合关系,引入分形理论定量评价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基于此构建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模型,依据矿井已有工作面突水资料,确定含水层富水性分区阈值及其等级划分标准,形成了碎屑岩类含水层富水性预测方法。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高庄煤矿湖下3上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评价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第四系底含水体下近距煤层开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煤矿三层煤全部位于第四系底含水下,由于对地下水的开采,变为中等偏强含水层,给三煤开采造成隐患。通过对上覆岩性分析及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在只有防砂煤柱条件下,实现安全生产,为中等偏强含水层第四系底含水体下近距煤层开采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9,(11):109-111
针对巷道顶板隔水层缺失或采掘扰动作用下导通上覆含水层贯通巷道突水问题,采用现场水文地质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并基于"三图-双预测法"对巷道突水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导水带发育裂隙未贯通含水层,巷道顶板冒裂安全区域划分为冒裂危险强、中、弱及安全四大区,当工作面开采至600 m处时,顶板产生塑性破坏(冒裂带)高度达174 m,裂采比13.5∶1。  相似文献   

11.
孙村煤矿选煤厂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原煤煤质变化大、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原煤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利用原动筛车间增加了重介浅槽排矸系统,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与工艺布置,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提高了选煤厂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商品煤备查煤样的保存与管理,是煤炭企业商品煤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研制的专用备查煤样桶及橱,配合有效的管控措施使用,能确保备查煤样在一定期限内,真实再现当批商品煤质量和全水分。  相似文献   

13.
分储式煤仓主要适用于薄煤层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厚煤层,比传统的单仓或双仓(煤仓和矸石仓)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单仓煤矸混存和双仓运输环节复杂的弊端,从根本上实现煤矸分离,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煤的超细粉碎与超净煤的分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晓恒  李萍  刘虎  李左丽 《煤炭学报》2005,30(2):219-223
分析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无机矿物组成、嵌布粒度,研究了煤样粒度和煤中无机矿物的解离度与磨煤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选试验探明了粉碎粒度、无机矿物解离程度及其种类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只有当煤的粒度粉碎到<10 μm时,无机矿物才能得到较充分的解离;煤中的无机矿物主要是黏土,黏土含量小的煤可以分选出超净煤,反之,黏土和黏土与有机物连生体含量高的煤,很难分选出灰分低于2%的超净煤;黏土含量高的煤,经过球磨后,在煤浆中出现大量和稳定的微小气泡,影响了超净煤的分选精度;低阶煤经球磨后,表面亲水性增加,即使粉碎粒度很细,用絮团-浮选也无法分选出超净煤.  相似文献   

15.
结合出口煤品牌管理实践,从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滩矿选煤厂在实施科技创新、锻造出口煤品牌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井下煤仓煤位图像采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斌 《中国煤炭》2007,33(9):45-47
采用一种利用辅助光源对井下煤仓煤位进行检测的基本方法,研究了煤仓煤位图像的采集方法。首先介绍了井下煤仓煤位的图像检测原理,然后给出了辅助光源及CCD摄像机设置与选择的限定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根据这些限定条件选择和设置光源与CCD摄像机,可以有效地采集到反映煤位变化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17.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有效方法——粉煤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诚  孙庶 《煤炭技术》2002,21(2):35-36
本文对粉煤成型在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方面的意义做了概括性的阐述 ,对粉煤成型的概念、任务及工艺分类等方面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19.
对火力发电厂所燃用的神华混煤和准格尔煤的煤灰熔融性等煤质特性做了初步分析,并对未掺烧前发生的因煤灰熔融温度低而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及提出应对策略。同时,利用神华混煤与准格尔煤性质稳定的优点,通过对掺烧后的入炉煤干基灰分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进行实验统计和分析,提出以入炉煤千基灰分对煤灰熔融性进行监控和掺烧煤配比的调整,实现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古书院矿选煤厂末煤系统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原煤煤质分析、重介车间厂房布置及工艺、煤泥水浓缩系统、压滤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阐述了改造后的末煤跳汰系统、浓缩和压滤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