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铁》2017,(2)
对酒钢7号高炉冷却壁破损后的修复方法进行了探讨。7号高炉开炉两个月后,5段冷却壁冷却水管开始大量破损,冷却壁冷却功能下降,影响了高炉日常安全运行和各项生产指标的进步。通过采取挖补炉壳对冷却壁管根修复,安装微型冷却器和异型冷却器,挖补炉壳安装小块铸铁冷却壁,以及定修造衬等护炉措施,使炉体冷却壁破损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高炉操作条件,为高炉顺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鞍钢3号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区域铜冷却壁大量破损,炉壳温度高等问题,通过采取破损冷却壁穿金属软管、安装微型冷却器、压浆造衬、炉壳喷水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炉壳温度升高,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及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3.
柳钢7号高炉炉壳开裂处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柳钢7号高炉炉缸区域炉壳开裂,采用压缩比大的耐火材料替代部分砖衬,挖补损坏的炉壳,并以小块冷却壁换下铁口区大块冷却壁,有效地延缓了炉壳再开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捅要:炼铁厂五号高炉铜冷却壁的冷却水管因炉壳上涨及冷却壁之间的压力灌浆造成高炉铜冷却壁水管被剪裂、剪断漏水,使高炉的生产顺行受到了严重影响。通过对冷却壁水管破损原因的分析。采用了氨气进行对高炉铜冷却壁氩弧焊冷焊接技术,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破损的冷却壁修复后成为完好的冷却壁,从而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生产和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5.
对广钢4号高炉冷却壁的破损状况及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在冷却壁上安装微型冷却器、加强高炉操作水平和水质管理的措施后,冷却壁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国外高炉铜冷却壁的剩余厚度检测技术及破损后的修复技术。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和加拿大HATCH公司开发了铜冷却壁磨损后的剩余厚度测量技术,安塞乐米塔尔公司在铜冷却壁破损后采用了超级氮气-水雾冷却器维护技术,加拿大HATCH公司开发了手指型铜冷却器修复技术。建议我国应尽早研究开发铜冷却壁磨损监测及破损铜冷却壁修复技术,以实现高炉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7,(2)
阐述了国外高炉铜冷却壁的剩余厚度检测技术及破损后的修复技术。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和加拿大HATCH公司开发了铜冷却壁磨损后的剩余厚度测量技术,安塞乐米塔尔公司在铜冷却壁破损后采用了超级氮气-水雾冷却器维护技术,加拿大HATCH公司开发了手指型铜冷却器修复技术。建议我国应尽早研究开发铜冷却壁磨损监测及破损铜冷却壁修复技术,以实现高炉长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昆钢四高炉采用微型冷却器修复破损冷却壁,通过对四高炉微型冷却器安装和维护的工作进行总结,摸索适应四高炉生产变化的冷却制度。从微型冷却器的尺寸、安装数量、开孔方式和日常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并对下一步安装微型冷却器提出还需改进的地方,达到保障高炉稳定顺行,实现延长高炉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涟钢3号高炉喷补料大面积脱落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 涟钢3号高炉(323m~3)于2002年12月28日停炉中修,对高炉本体变形的炉壳进行挖补,并更换第4~7段所有损坏的冷却壁。之后,在冷却壁的固定螺栓上焊上锚固件,对炉墙进行了喷补造衬,厚度为250~300mm。在炉壳与冷却壁之间采用了无水灌浆。炉内检修完成后,严格按喷补要求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刘悦今  李文斌 《炼铁》2001,20(6):39-40
涟钢4号高炉(323m~3)于1985年8月投产,自立式结构,1994年进行了大修(炉壳未换)。近年来,4号高炉侵蚀严重,冷却壁破损加剧。2000年2月25日~3月3日,涟钢炼铁厂采用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住友金属)先进的高炉修补技术,仅休风7天,就成功地对4号高炉破损的炉体进行了修补,共修补冷却壁18块,安装圆柱形冷却  相似文献   

11.
酒钢450 m3号高炉2008年-2009年大修已运行6年,生产运行过程中炉身4-7段冷却水管破损呈加剧趋势,针对酒钢450 m3高炉炉身冷却壁破损状况,分析研究冷却水管破损原因,采取过内养和穿管、安装微型冷却器等外护措施,冷却壁破损加剧趋势得到遏制,为后期炉体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炉炉缸上部风口区冷却壁损坏后,通过安装铜柱冷却器,来增强此处的冷却强度;实践证明它是保证炉壳冷却、延长高炉寿命、护炉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的主要原因是耐火材料选择不合理,冷却壁设计不合理,冷却水质控制不好,渣皮不稳定等.通过采取在冷却壁本体上安装微型冷却器、加强高炉操作管理和水质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冷却壁损坏.  相似文献   

14.
刘兆宏 《炼铁》2000,19(3):4-7
针对宝钢3号高炉冷却壁破损的状况,研究了开发微型冷却器(即冷却筒)及一整套冷却壁维修技术,3号高炉应用该技术后,冷却壁的损坏趋2得到遏止,高炉顺行顺行,确保了高长寿。  相似文献   

15.
利用武钢6号高炉中修停炉的机会,对其炉衬和冷却器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高炉风口组合砖已侵蚀殆尽,炉缸炭砖顶部未发现环缝侵蚀,炉缸圆周方向部分区域陶瓷杯尚有残存;高炉炉缸第5段、炉腹第6段冷却壁破损严重,破损部位主要集中在炉缸炉腹衔接部位;高炉炉腰第7段、炉身第8段冷却壁服役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破损。通过分析认为,6号高炉炉缸可以满足一代炉龄15年的使用要求;炉缸炉腹冷却壁破损原因主要在于冷却壁结构不合理。为此,在中修后的6号高炉上改进了冷却壁结构设计,新型冷却壁服役效果良好,预计可以满足大型高炉的长寿要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7,(4)
对邯钢8号高炉铜冷却壁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的一些措施。破损调查发现,从6段炉腹上部1/3到7段炉腰中下部2/3,高度约3 m的整个环带磨损都非常严重,该部位破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渣皮不稳,铜冷却壁经常受到炉料与气流磨损所致,而设计问题也是导致磨损的另一原因;9段炉身下部较完好,只有少量破损,此部位破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冷却壁变形,向炉内凸出导致的磨损。8号高炉实践表明,生产中及时安装微型冷却器与硬质压入是铜冷却壁破损后的有效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武钢4号高炉1984年大修,开炉后24个月炉腹(四段)冷却壁开始出现破损。1987年9月,破损数目急剧强多。由于漏水,给高炉生产操作带来很多困难。在1987年11月和1988年2月两次武钢炼铁学术年会上,笔者提出使用长风口的建议,用以减弱边沿气流,抑制炉腹冷却壁破损。1988年4月炉腹破损更趋严重,少数冷却壁烧掉,5、6月份曾4次出现炉皮严重烧红,直接威胁高炉安全生产。为防止炉壳烧穿,除加强对炉壳的喷水冷却外,公司还决定尽快造出长540毫米(原为480毫米)的风口供4号高炉使用。6月3日,4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6,(6)
邯钢8号高炉炉腰、炉身部位的铜冷却壁快速、集中破损,严重破坏了高炉正常的操作炉型,并诱发煤气流分布失常,最终导致了炉况的严重失常。为此,以建立合理的炉型为目标,在铜冷却壁破损集中区域大量安装微型点式冷却器和炉腰环带灌浆造衬修复炉型的同时,配套调整上部布料制度和下部送风制度,强化中心气流,稳定边沿气流,通过近3个月的摸索、调整,最终使高炉回归顺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胡俊鸽 《鞍钢技术》1997,(12):11-17
根据鞍钢1号高炉炉身下部和炉腰冷却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维护措施:更换冷却壁、内衬修补、使用圆柱状冷却器,并对这几种维护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和说明,另外,还对中晚期高炉冷却壁的管理及炉壳裂纹的预防及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永刚 《炼铁》2020,39(3):13-17
对酒钢1号、2号和7号高炉铜冷却壁的使用效果及维护情况进行了总结。自投产以来,1号、2号高炉均未出现铜冷却壁破损现象,而7号高炉在使用2年半后就出现铜冷却壁大面积破损现象,这与7号高炉铜冷却壁设计过长、原燃料条件较差、中心加焦操作制度有关。认为在高炉运行期间,形成稳定的煤气流分布及抑制边沿气流的操作制度,对铜冷却壁的使用效果及寿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