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家推进新工科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景出发,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现行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工智能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分别从前沿项目驱动、校企合作指导、实践平台搭建、国际化环境营造和实训基地建设5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将工程培养目标与实践类课程教学相融合,以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现象,提出将创新创业、新工科、工程教育等理念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分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涉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力量等环节的双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的要求,指出应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到大学基础教育中,成为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并介绍人工智能系列共选课的建设和初步实施情况,探索人工智能与专业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是当前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的抓手之一,审美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新工科建设中,审美教育应通过与新工科建设相互融合的方式进行,使审美教育有效融合进学生的休闲活动中,并且可依托艺术设计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等.为将新工科建设下的审美教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可探索开展课程审美等课程方面的改革,并相应地改进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等,以此将审美教育活动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培养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高校传统工科建设的挑战、新工科的定义及智能复合人才培养,进一步阐述和研究新工科的智能复合人才培养方法,特别是"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有 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的交叉复合型专业人才,新工科体现的主要特点为学科融合、交叉,这与STEAM的以创新培养为初 忠,以问题为导向,项目式学习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对STEAM理念下新工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一定的 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教学中仍存在以知识点灌输方式为主、错误地用知识点匹配学生能力等问题,提出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基础、以能力产出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专业培养体系,介绍面向能力产出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技术高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面临工科新要求下的教育转型。独立院校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存在前沿理论与应用脱节、课程体系陈旧、教师工程经验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为解决当前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工科背景下适合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探索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为培养符合新技术发展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软件工程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兴行业及企业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而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急需针对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基于此高校逐渐开展以人工智能及编程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新工科教学改革。因此本文主要论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研究教学改革的内容和目标,并提出计算机专业新工科教学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程序设计水平,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智能+新工科"新背景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新要求,阐述如何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一体两翼"架构和实验实践"四模块—多层次"教学体系,提出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双创教育的"多主体—多途径—多阶段"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指出专业教师能力提升的新策略,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工科国际化办学方面介绍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具体实际,分析课程建设与新工科建设、"产出导向"、"两性一度"、课程思政的关系,提出反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思政素材库,依托网络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本科生教学及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的经验,分析计算机及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提出层次化的创新创业培养框架,将传统的课程体系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探讨新工科创新实践与课堂教学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程序设计能力的评价提出基于技能、算法和知识的三维模型,确定以各个维度上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新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参照麻省理工学院相关专业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对比分析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工科实验班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设置,指出高校需结合本国的产业发展同时对接国际前沿,以培养高质量新工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的提出对我国工程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新工科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同向同行、共同育人的目的。以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为例,首先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两方面介绍研究思路,然后介绍具体的课程思政案例,最后介绍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能力培养及道德教育的新趋势,文章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为高校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和一流课程的建立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软件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全球化、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跨校选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该文概述了软件工程课程参加跨校选课的建设及实施过程,全面探索课程改革新思路,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方高校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较为普遍,不少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情况,提出在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围绕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能力,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构建相适应的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建立本硕贯通、一体化的相互支撑和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从基本理念、培养方案等各个方面说明创新教育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分析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痛点问题,提出“三品三融”双创教育体系设计,阐述如何以当前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的“双创教育与思政及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双创选题与实际需求融合不够”“校企导师指导融合不够”3个问题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与素养为目标,将双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最后介绍经过十几年探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陈瑞 《计算机教育》2023,(7):111-114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如构建的问题,分析本科阶段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总结国内外高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将课程分成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两大部分,按本科年级分别设计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交叉前沿课程4种层次的课程构建方法,从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出发,具体阐述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设置依据与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分析民族高校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符合民族高校自身特点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如何体现"智能+民族"和"软硬结合"的专业培养特色,阐述民族高校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20.
《软件工程师》2018,(3):60-62
分析了新形势下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地方高校、民办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办学为例,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设立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表,构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台阶式路径,研制产教协同的实践教学资源池,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新方式,形成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成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