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既有线提速时缓和曲线长度的最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既有线提速时求解缓和曲线长度的约束最优化方法,阐述了通过编制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将其运用于缓和曲线长度和超高受到限制等施工困难的情况,讨论了如何实现最高行车速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勤策 《建筑知识》2014,(3):428-429
文章结合设计实践以及对路线设计规范的理解,着重叙迷道路缓和曲线的应用原理和设置作用,同时对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依据和确定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董刚 《山西建筑》2007,33(19):269-270
通过数学计算对公路缓和曲线等距线的长度计算方法和性质做了探讨,推导出了缓和曲线等距线长度的精确计算公式,得出了缓和曲线等距线不是缓和曲线的结论,并对该问题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做出了示例,简介了其实地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曲率渐变的卵型曲线数学模型,探讨了中插缓和曲线基本的参数确立及应用,推算出卵型曲线长度及任一点坐标位置的计算公式,并就卵型缓和复曲线在工程测量实践中的几种放样方法和AutoCAD绘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缓和曲线的作用与形式,分析了缓和曲线的要素,并结合各大设计院在道路设计中对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习惯,阐述了缓和曲线在各等级公路中的应用,从而实现道路行车的安全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要素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着重探讨了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的长度关系,并提出了高等级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  相似文献   

7.
悬挂式单轨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悬挂式单轨与传统轨道交通在结构上的巨大差异,加上实际运营经验的缺乏,导致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文章从运行安全性、乘客舒适性的角度,对悬挂式单轨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悬挂式单轨的结构特点;然后在借鉴传统铁路成熟的设计理论和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悬挂式单轨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设计原则,推导了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对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取值;最后确定了悬挂式单轨最小平面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并编制了不同设计速度下的平面曲线半径表和缓和曲线长度表。  相似文献   

8.
缓和曲线平行线的长度计算及坐标法测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推导出了形式简单、严密正确的缓和曲线平行线的长度计算公式,给出了以中线弧长和平行线弧长为参数的缓和曲线平行线参数方程,据此介绍了综合坐标测设法的原理和作业方法,指出了它用于实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缓和曲线边线的计算原理,推导了缓和曲线边线有关要素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缓和曲线边线的经纬仪偏角测设法,并使所测各细部点均在曲线的法线方向上,便于施工控制;本文介绍的计算和测设方法,可以在中心线无条件细部放样的条件下,先进行边部工程的控制和施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和高铁施工测量中,测设点不能确保在缓和曲线段的中线上。为求得测设点移动至缓和曲线中线的距离和方向,提出了一种通过确定测设点所在的缓和曲线的法线,然后计算该法线处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并明确了缓和曲线正算、反算的概念,建立了缓和曲线反算方程及二分法和改正数法求解过程。实际计算结果精度表明该计算方法精度高,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缓和曲线参数、非对称曲线几何特性,结合工程实例,直观精确求解带有非对称平曲线的复曲线中插缓和曲线长度,对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测量放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正确利用该方法求解,可节省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决定公路平面缓和曲线长度及参数的主要因素。阐述缓和曲线设计不仅要满足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超高渐变率、视觉条件等要求,还要兼顾到地形、地物、排水及与所夹圆曲线组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缓和曲线作为道路平曲线线性要素中的重点,是一种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大、转向一致的两圆曲线中的连续变化曲线。缓和曲线作为公路平曲线的重要线性要素,因为受到环境、拆迁限制及经济因素的约束,使得公路线性设计通常不能安排较长的缓和曲线,倘若不小心就会引起缓和曲线长度不够的情况,一般会满足一个条件却忽视另一个条件。想要获得较好的平面线性就必须要合理地使用缓和曲线。文章根据设计实践和对于路线设计规范的了解,就公路缓和曲线应用条件及使用注意部分做着重叙述,希望可以获得平面线性设计的合理、连续、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毛盛林 《四川建筑》2004,24(Z1):194-195
介绍了在带有缓和曲线的线路施工测量中,已知曲线的起点座标及里程、起点到交点的坐标方位角、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如何方便快速地计算出整个曲线上任意里程桩点座标及距中心点任意距离的左(右)边桩座标,从而快速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5.
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长度的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曲线加宽缓和段按高次抛物线处理后得到的内侧边线长度计算十分复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另辟蹊径,经探索找到了计算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长度的近似计算方法,以逼近其真实长度。本方法的计算公式简捷明了,测设和施工时易于掌握,借助于AutoCAD可以十分精确地测量出任意复杂曲线的长度,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相对误差很小,能够满足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公路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缓和曲线长度问题,根据国内外等级公路设计的新概念,结合驾驶员操作和反应时间、超高渐变率、离心力加速度变化率和视觉条件等不同角度论述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国省干线横九线小池至岩下山段公路工程进行阐述,对提高公路的设计水平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既有铁路平面曲线整正是既有线平面改建设计的其中一项工作,目的是使运营多年后的曲线恢复到曲线的圆顺状态,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较高速度。在进行曲线拨正设计时,依照渐伸线原理,需要对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两个指标进行重新的确定,而这两个值的大小对曲线拨距的计算结果影响甚大,怎么保证计算值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关键;利用既有铁路平面曲线和设计平面曲线渐伸线长度相等的方法来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是一种新的尝试,计算结果表明和其他方法所得数值一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路平面缓和曲线的自身特性推导出曲线长度计算公式,为精确计算曲线上的工程数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公式是简便、适用的。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设计过程中,直接式变速车道设计时,变速车道长度控制比较难,目前尚没有通用的解算方法。尤其是变速车道起点对应的主线线形为圆曲线或缓和曲线时,往往反复试算调整,也难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设计方案。本文立足通用的立交线形设计方法,提出一个以变速车道长度为收敛条件的线形参数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盾构法隧道较多采用直线环和转弯环管片的组合形式,以拟合各种曲线段隧道线路。以金华—义乌—东阳市域轨道交通工程为例,对硬岩盾构区间长距离缓和曲线管片排版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公式精确计算缓和曲线上的管片超前量,确定了隧道内缓和曲线上所需转弯环管片数量,根据转弯环管片楔形量对缓和曲线进行分段,并提出一种在缓和曲线上精确定位转弯环位置的管片排版模型,为缓和曲线上精确控制盾构姿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