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改造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单电单充直流系统的11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在更换直流系统的过程中易出现直流消失、开关拒动等严重事故,采用搭建临时直流系统与原有直流系统并列的方式,实现对单电单充方式下11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直流系统的改造,通过试验选择临时直流搭建方案,制定了具体的直流系统改造具体实施步骤,并对并列产生的环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戈 《电工技术》2018,(1):126-127
针对一起110kV变电站直流全失事故,对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两种主要接线方式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提出了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应采用单系统108接线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政 《电工技术》2005,(6):71-72
目前,110kV变电站配电装置的控制保护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机构采用弹簧储能机构,直流电源多数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直流电源屏,使得整个配电系统可靠性、灵敏性、速动性更高,维护工作量大大减少.本文对110kV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分析某110kV变电站直流母线接线中存在的不足及变电站的直流系统设备的现状,为该站的直流系统的改造提供依据.进而提出了直流系统中母线接线方式改造的办法,以新标准重新计算了整个站的直流负荷,选定了蓄电池组的容量,并将这些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散同期并列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水电丰富地区对同期并列的实际需要,在概述了同期并列的种类及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同期并列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110kV变电站系统配置分散同期并列的设计思想,并就分散同期的参数设定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该设计思想已在1个采用CSC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110kV变电站中得到应用,且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在110kV电网中,其接线方式相比220kV以上的电网接线方式简单很多,一般采用环网的方式进行电网搭建。随着能源电力需求的增长,传统的电网搭建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某些负荷较大的区域,所以采用双回线路并列运行的方式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本文以某县110kV变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改造升级,分析双回线路并列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工程难点并制定解决办法,以实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10 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实际施工管理和现场调查,以增城110 kV荔电降压站的改造现状为例介绍目前实行的110 kV无人值班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情况。文中重点对110 kV电压等级部分和变电站主控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针对荔电降压站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提升无人值班站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有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11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0 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实际施工管理和现场调查,以增城110 kV荔电降压站的改造现状为例介绍目前实行的110 kV无人值班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情况.文中重点对110 kV电压等级部分和变电站主控室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针对荔电降压站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提升无人值班站的安全运行和稳定性有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梁枫 《电工技术》2017,(5):134-136
以110kV鸿业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温慧玲 《电世界》2009,(8):27-29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测量、继电保护、操作机构直流电动机、断路器电磁操动合闸机构、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昵等提供直流电源。直流系统是否可靠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局对110kV枢纽变电站直流系统按双充电装置双蓄电池组(简称为“双充双电”)配置进行了技术改造。某110kV变电站在完成直流系统“双充双电”改造后,直流负荷的配置没有同步进行改造。当时全站直流负荷接在直流Ⅰ段母线上,直流母线电源开关SA3、SA4均在合上位置,直流母线联络开关SA5在分开位置。图1为直流系统相关部分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在高压直流供电体制下,航空静止直-直变换器起着十分重要的电压转换作用,小型化、模块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现有对直-直变换器并联运行研究的方法都是不基于模型的,为其控制和补偿环节的设计带来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多直-直变换器系统并联运行建模研究。在单台变换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线性系统相关理论,建立了多直-直变换器并联系统的模型。通过对并联系统均流环节和变换器环节的详细分析,研究了模型各部分参数对系统并联特性的影响,为后续对变换器并联运行的控制及误差分析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小汽轮机MEH控制系统一般配置两路供电电源,当其中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时,供电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供电,切换过程应不影响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直流110 V电源具有电压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在MEH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冗余配置的两路直流输入电源若使用二极管切换,可能造成发电厂两路直流系统并列运行,会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超级电容直流操作电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采用超级电容,即双电层电容器EDLC(Electric Double-Laver Capacitor)代替铅酸蓄电池设计的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超级电容用于为冲击负荷和故障负荷提供电能,可根据负荷大小确定超级电容的容量,一般选择1 F/300 V,一只或多只并联。对于超级电容的储能密度不如铅酸蓄电池高的缺点,电源系统采用了双充冗余热备份结构。通过对超级电容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表明冗余备份使电源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提高了1.5倍。应用结果表明用超级电容代替铅酸蓄电池是直流操作电源系统的一个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FFT和小波变换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间谐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谐波调制理论,结合开关函数的傅里叶分析,研究了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下,交流系统供电电源含有畸变谐波时,直流线路和交流侧都产生间谐波的机理。给出了整流侧直流电压、直流电流以及交流电流产生的间谐波的一般形式。经过小波变换除去信号中的非稳态分量以后,再使用加窗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很好地得出其中的稳态分量。通过一个典型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数字仿真,同时在供电电源含有畸变谐波的情况下,对交直流系统的电压和电流量进行了间谐波计算。利用傅里叶小波分析综合分析法得到的仿真结果和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间谐波产生机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的需求以及用户终端负荷特性的变化,给传统交流供电带来了巨大挑战,直流供电因其强大的节能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直流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DC/DC变换器对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变换器普遍采用小信号建模,建模精度不高,在面临大的扰动时系统可能变得不稳定。文中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储能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切换控制方法,直接对系统进行大信号建模,建模精度高。首先选取系统储能函数作为共同的Lyapunov函数并设计最优切换率,然后分析了该切换率条件下系统在切换平衡点处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搭建了基于SiC MOSFET的双向DC/DC变换器样机进行验证。实验验证了该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电压-电压PWM控制DC/DC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电压单环PWM控制电洲在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时存在输出电压幅值波动大、谐波分量大、动态响应较慢等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的新型电压-电压PWM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其在Buck电路中的实际应用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新控制策略精度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分析与查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书文 《湖北电力》2008,32(1):17-19,22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会引起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的误动或拒动,接地查找关键是要查明故障支路即选线,介绍选线的一般方法——暂断法和暂代法,并对接地查找中的注意事项和直流接地预防措施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非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广泛应用于混合直流供电系统中,针对电动汽车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混合供电系统,以新型交错并联型Buck/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Boost状态连续模式(CCM)下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得到了电路模型的开环传递函数。分析幅频特性曲线可知,变换器低频段斜率为0 d B/dec,系统存在稳态误差,中频段穿越频率过高,系统超调量较大,高频段以-20 dB/dec斜率变化,高频抗干扰能力较差。基于此,为变换器设计了平均电流补偿网络,理论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和高频抗干扰能力都得到提高。同时仿真验证可知:当输入及负载跳变时输出电压在10 ms内都能快速稳定,且输出电压波动不超过1.5%,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测控系统,用于监测DC/DC电源在单粒子试验中发生的单粒子效应。系统基于PXIe总线构建,采用程控仪器组网方式,数据总线传输速率最高达400 MB/s。对DC/DC器件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加速器上进行了单粒子效应试验,并利用本测控系统进行单粒子效应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可有效地检测DC/DC电源的单粒子效应。未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宇航用国产DC/DC电源的考核工作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天广交直流混合系统输电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对我国第一个交直流混合系统--天广交直流混合系统的输电能力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天广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后,提高了南方电网的稳定性。由于直流系统的调制功能对交直流并联运行的作用明显强于对交直流分列运行的作用。故交直流并联运行的输电能力相相对较高。同时电风运行条件的变化对对天广交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明显影响,增中电网动态无功支持能力对提高天广交直流混合系统输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