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白念珠诱导小鼠胸腺内细胞凋亡,对其发生部位和累及的胸腺内细胞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静脉注射白念珠菌入小鼠体内6h后,开始出现胸腺细胞凋亡;12h、18h和24h胸腺凋亡细胞百分率不断增加;CD3^+和CD8^+细胞百分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胸腺内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皮质区,而髓质区别少。表明白念珠菌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主要是未成熟CD3^+ CD4^+ CD9^+细胞及少量成熟的CD  相似文献   

2.
应用细胞ELISA用间接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多种胸腺基质细胞(TSC)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的单抗与不同TSC呈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Pf18-3和Rs21-C6单抗与小鼠胸腺基质细胞1-7(MTSC1-7)等多种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但荧光染色显示Pf18-3和Rs21-C6染色特征不一。将Pf18-3或Rs21-C6单抗加入TSC与胸腺细胞共培养,发现两种单克隆抗体对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细胞结合有明显抑制作用:Pf18-3、Rs21-C6对MTSC1与胸腺细胞结合的抑制率分别为64.3%、41.3%;对MTSC4与胸腺细胞结合的抑制率分别为60.4%和38.8%。试验表明Pf18-3、Rs21-C6两种单抗分别识别胸腺基质细胞表面抗原分子,且其识别的抗原分子参与了胸腺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和寡核苷酸竞争抑制方法检测低剂量X射线对小鼠胸腺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结果;迁移率变化证实75mGy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4h,胸腺细胞核蛋白提取物的转录因子CREB及NF-kB与其基因启动部位增强子控制序列的结合活性分别增强6倍及4.3倍,APl增强2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乙酰胆碱(ACh)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M型胆碱能受体在ACh调节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0-10mol/L浓度ACh对T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而10-9~10-4/mol/L浓度ACh均可显著增强T细胞对刀豆素A的增殖反应;其中以10-7mol/L和10-6mol/L两个ACh浓度的作用最强。10-6mol/L的阿托品可阻断10-7mol/L的ACh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提示:ACh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均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ACh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可能是通过M型胆碱能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应用细胞ELISA用间接荧光染色技术,分析多种胸腺基质细胞(TSC)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不同的抗与不同TSC呈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Pf18-3和Rs21-C6单抗与小鼠胸腺基质细胞1-7(MTSC1-7)等多种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但荧光染色显示Pf18-3和Rs21-C6染色特征不一。将Pf18-3或Rs21-C6单抗加入TSC与胸腺细胞共培养,发现两种单克隆抗体对胸腺基质细胞和胸腺细胞结合有明显  相似文献   

6.
运用不同剂量甲状腺素与人胚胸腺细胞经不同时间孵育后,检测胸腺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结果显示,在体外,甲状腺素的量高于血清总T4生理值5~100倍时,胸腺细胞Ea成花率明显增高,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同样剂量的甲状腺素对胸腺细胞ET成花率无明显影响。孵育4h后,加甲状腺素和不加甲状腺素的胸腺细胞Ea成花率明显降低,孵育16h后,Ea、ET进一步降低。提示,甲状腺素能促进胸腺细胞CD2抗原的表达,并可能在胸腺细胞发育过程中具有促进胸腺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鼠40%体表面积经60℃,12s烧伤后胸腺细胞出现明显的病理性调亡,表现为:与对照组比,DNA断裂(DNAFragmentation)百分率显著增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有的“梯状”条带。动态观察发现烧伤后3hDNA断裂百分率明显升高,12h胸腺活细胞总数明显降低,而胸腺重量和细胞总数降低则于烧伤后18h才出现。结果提示:①烧伤可诱导胸腺细胞发生严重的病理性凋亡;②烧伤后胸腺细胞病理性凋亡导致的胸腺萎缩可能与烧伤后免疫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原性,构建表达6B11scFv/hGM-CSF融合蛋白质,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以前构建的6B11scFv-Linker-hGM-CSF融合基因克隆至pET16(a+)表达载体,表达可溶蛋白质,用ELISA分析技术和细胞增殖试验测定融合蛋白质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活性,结果:融合蛋白质可实溶表达,能与COC166-9单抗和小鼠抗人GM-CSF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小鼠γ干扰素(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表达。方法:腺病毒介导的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其表达的mIFNγmRNA、蛋白质及生物活性分别经Northern印迹杂交、ELISA和抑制鼠弓形体在小鼠巨噬细胞内生长等检测技术确定。结果:病毒的细胞感染增殖率(MOI)50为腺病毒介导的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表达的最适浓度:在感染6h后经Northern杂交发现mIFNγmRNA转录信号,24h达高峰;在感染12h后经ELISA检测mIFNγ蛋白的表达阳性,48h后达峰值。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小鼠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IFNγ可明显抑制鼠弓形体在经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内的生长。结论:小鼠的IFNγ可经腺病毒介导向小鼠肺上皮细胞的转移,并可实现早期、高效且相对持久的表达,为细胞因子的体内转基因免疫治疗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烧伤对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鼠40%体表面积经60℃12s烧伤后胸腺细胞的出现明显的病理性凋亡,表现为:与对照组比,DNA断裂(DNAFrnmentation)百分率显著增高,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有的“梯状”条带,动态观察发现烧伤后3hDNA断裂百分率明显升高,12h胸腺活细胞总数明显降低,而胸腺重量和细胞总数降低到烧伤后18h才才出现,结果提示:(1)烧伤可诱导胸腺细胞发生严重的病理性凋亡;(2)烧伤后胸腺  相似文献   

11.
HPV16型E6C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免疫小鼠后对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PV16型E6早期蛋白C端编码区基因片段(E6C)免疫小鼠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PV16型E6C的真核表达质粒,用此质粒肌肉注射免疫C57BL/6小鼠,观察该疫苗对小鼠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小鼠T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明显增强。结论:应用质粒能够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增强,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影响白细胞介素2基因诱导表达的因素和磷酯酰肌醒信息途径在T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作者用斑点杂交法检测了老龄小鼠T细胞原癌基因的表达,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测定其增殖能力,同时用Fura-2/AM荧光法测定其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c-fos的表达在老龄小鼠T细胞中受到抑制;老龄小鼠T细胞对伴刀豆球蛋白(ConA)刺激的增殖力比幼龄小鼠低,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联合刺激不能使其增殖力恢复;经ConA以及PMA和离子霉素联合刺激以后,老龄小鼠T细胞胞内钙浓度比幼龄小鼠低。结果提示老龄小鼠T细胞中可能存在信息传递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茶叶和蚕豆等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的增殖和合成、分泌IL-8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技术、3H-TdR掺入法及MTT法观察茶叶和蚕豆等对hMC增殖的抑制作用。用ELISA夹心法测定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hMC的培养上清中IL-8和IL-6的含量,并观察茶叶、蚕豆对hMC分泌IL-6和IL-8的抑制作用。结果和结论:茶叶和蚕豆等对体外培养的hMC的增殖有抑制作用,IL-1、TNF可刺激hMC分泌IL-8和IL-6,而IL-8对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有强大趋化作用,IL-6可促进hMC增生。茶叶等可抑制hMC分泌IL-8和IL-6,从而抑制hMC增生,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原性,构建表达6B11scFv/hGMCSF融合蛋白质,并对其活性进行测定。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以前构建的6B11scFvLinkerhGMCSF融合基因克隆至pET16(a+)表达载体,表达可溶蛋白质。用ELISA分析技术和细胞增殖试验测定融合蛋白质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活性。结果:融合蛋白质实现可溶表达,能与COC1669单抗和小鼠抗人GMCSF单抗特异结合,并能刺激GMCSF依赖株增殖。结论:融合蛋白质保留了2种蛋白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TH细胞缺陷小鼠口饲加味当归补血汤(BT)和枸杞子(LB)2周后,其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1)脾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性及自然增殖率明显高于未治疗免疫缺陷组(ID),P<0.01;(2)MLR:BT组提高1.6倍,LB组提高3.6倍;(3)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IgG、IgE抗体应答及DTH都显著高于ID组;(4)ConA活化的脾细胞对外源性IL-2的反应性大大高于ID组,接近正常对照小鼠。BT和LB还可增强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001)。延长T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烧伤后即行切痂对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30%TBSAⅢ°烧伤大鼠伤后立即一次性切痂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未切痂组(n=50)和切痂组(n=50),于伤后1、3、6、12和24h检测血浆肌球蛋白轻链1(MLC1)、血浆及心肌组织TNF等指标。结果:烧伤后6h血浆MLC1、TNF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TNF也在伤后12h显著升高。未切痂组与切痂组比较,伤后1~6h未切痂组MLC1略低于切痂组,至伤后12h,未切痂组MLC1、TNF显著高于切痂组。MLC1与TNF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伤后即行一次性切痂可以降低血浆MLC1和TNF水平,提示其对烧伤后心肌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生长因子在浅Ⅱ度烫伤愈合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烫伤愈合渗出液细胞中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动态。在SD大鼠背部埋入海绵,于热烫伤浅Ⅱ度后6h和1、3、7、10、14d分别取渗出液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以βactin为内对照,计算TGFα、TGFβ1、PDGF和bFGF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伤后6h,TGFα、TGFβ1、bFGF均有表达;伤后3dTGFα、TGFβ1、PDGF均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10dTGFβ1、bFGF出现表达峰,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它们在烫伤愈合的不同时期协同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正常的黑色素细胞(MC)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ib)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收集MC的上清液按不同的浓度加入培养的HSFib中,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3H-TdR参入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结果 加入MC上清液的HSFib,培养48h后,较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P〈0.05(,DNA合成率各实验组(MC1组外)与对照组相差显著(P〈0.01),但高浓度组(75%)的合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CMV-STF)对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作用。②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小鼠脾细胞,共分5组,分别加入1640培养液(空白对照),PHA,HCMV-Ag,HCMV-STF,HCMV-Ag+HCMV-STF.培养48h后加入氚-胸腺嘧啶(3H-TDR),再培养24h,收集细胞,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计数(cpm),计算促进率。③结果HCMV-Ag+HCMV-STF组与HCMV-Ag,HCMV-STF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促进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q=3.35,4.75,P<0.05)。④结论HCMV-STF具有相应抗原的依赖活性;同时也证明3H-TDR掺入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分化增殖效应,是特异性转移因子质控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