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来运 《物探与化探》2011,35(1):131-135
自加里东运动以来,华北陆块南部处于长期的隆起状态,寒武—奥陶系及其以前的不同类型基底剥蚀达1.4 Ma之久,这为铝土矿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物质来源。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有2种:碳酸盐岩基底和硅酸岩基底。化学习性活泼的元素在风化、迁移、沉积过程中会产生变化,而稳定的化学元素则在风化前和沉积成矿后具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氧化物对比值。通过对不同地质单元的常用氧化物对比值进行讨论与数学模拟,揭示了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判断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数学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河南郁山铝土矿区包括郁山、李村、杏树洼、煤窑洼4个铝土矿段。本溪组含铝岩系的分布、埋深及岩相特征直接控制铝土矿的赋存和空间特征。区内构造对含矿岩系的分布、产状、埋深及完整性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含铝岩系厚度与铝土矿厚度及品位一般呈正变关系,即含铝岩系厚度大,铝土矿层厚而富。铝土矿物沉积于古地形中,大的凹陷沉积盆地控制着铝土矿带的分布范围和展布方向,其中小的洼地、溶洞、溶斗等具体控制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产状、规模。河南郁山铝土矿为典型的喀斯特型铝土矿。铝土矿成矿物质均来自上地壳,为上地壳岩石经过风化而成,非花岗岩以及玄武岩等岩石类型;铝土矿物质来源与基底碳酸盐岩关系不大,具有一定距离的搬运,说明铝土矿物质来源非原地,而是异地来源;秦岭古陆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新安县石寺-北冶地区铝土矿属典型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为研究该铝土矿及其基底碳酸盐岩及北秦岭伏牛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钻孔内3件铝土矿样品及3件含铝岩系基底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并结合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成果,讨论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SiO2-Al2 O3-Fe2 O3三元图...  相似文献   

4.
广西龙州-扶绥地区铝土矿成矿带为广西三大铝土矿成矿带之一。为探讨成矿物质来源,以净矿石中粒度为准线,统计分析堆积铝土矿主量元素相关性。研究表明Al2O3与Fe2O3、SiO2均呈负相关关系;Al2O3与灼失量呈正相关关系;Fe2O3与灼失量呈负相关关系。金龙、柳桥-山圩两矿床微量元素蛛网图形态基本相同,元素Zr-Hf、Nb-Ta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矿环境以异地沉积为主导,成矿物质具多源特征,微量元素地化特征显示了明显的半咸水-咸水沉积特征。稀土元素标准化比对,证实本区铝土矿矿源物质均主要源自下伏地层,其中金龙矿床主要物质来源于融县组,柳桥-山圩矿床主要物质来源于茅口组。  相似文献   

5.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地质概要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刘平 《地质与勘探》2007,43(5):29-33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分属于黔中-渝南石炭纪铝土矿成矿带北部的正安、道真两个铝土矿带,铝土矿产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泥、页岩和(或)上石炭统黄龙组石灰岩侵蚀面上,属沉积型硬水铝石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马平期,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岩石地层名为大竹园组(C2d).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该区铝土矿是在广西运动古侵蚀面上,风化残积物演化形成的成矿母质(类似红土型铝土矿)经地表径流搬运、沉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已知铝土矿产地主要分布于陕北的府谷县、渭北的铜川-韩城一带和陕南的西乡、镇巴、南郑地区;已知铝土矿都位于沉积间断面上,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矿床。陕北和渭北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系下统下部本溪组,陕南铝土矿主要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是隆起区边缘。成矿物质来源既有基底碳酸盐岩的溶蚀分解物,也有陆源铝硅酸盐岩的风化分解物。气候条件是有利于使岩石中铝质析出的温暖潮湿条件。时间上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沉积问断。对成矿有利的地形条件是古地形总体比较平缓,有利于铝硅酸盐风化物在缓慢的搬运过程中充分分解析出Al2O3。  相似文献   

7.
贵州若干铝土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代演  王华 《贵州地质》1997,14(2):132-144
本文根据贵州中北部若干有代表性铝土矿床的33件稀土元素分析资料,讨论了稀土元素主要参数与岩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岩矿石类型的关系,并指出研究区南部修文矿带和北部遵义矿带的铝土矿石其稀土元素的主要参数∑REE和∑Ce/∑Y,δEu等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根据铝土矿石和侵蚀面以下岩石稀土配分模式的一致性以及南北矿带稀土主要参数的差异性,探讨了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有关的成因问题,初步认为遵义矿带铝土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奥陶统桐梓组伊利石粘土岩和湄潭组页岩,修文矿带铝土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寒武系的碳酸盐岩石(含泥质白云岩),并进一步指出本区南北铝土矿带稀土元素主要参数存在显著差别的原因,除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源区)不同外,还可能与矿床的形成环境以及成矿作用过程的演化特征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福建水吉铅锌矿床矿石硫铅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吉铅锌矿不同类型矿体成矿物质来源不同、成因各异.似层状型矿体成矿物质主要由海底火山喷发从上地幔或下地壳深部带来,属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铅锌矿.断裂破碎带型铅锌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硫具多源性,它们是在断裂深切基底的条件下,深部成矿物质转入壳层,与围岩中成矿物质共同演化,或混合的结果,银主要来自燕山期岩浆热液,属后生-岩浆热液改造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9.
黔中铝土矿矿床产于寒武系碳酸盐岩层古岩溶侵蚀而上。为早石炭世大塘期沉积形成,含矿岩系由下部铁矿系和上部铝矿系组成。通过铝土矿床沉积环境和成矿作用的研究认为:①铝土矿成矿物质是多源的。来自盆地以北黔中隆起区; ②黔中铝土矿床形成于泻湖潮坪相环境,矿床主要产于泻湖洼地亚相、泻湖沟槽亚相和泻湖沼泽亚相; ③古构造、古岩溶对成矿区、矿床(体)的展布及矿体形态发育特征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④晚期构造破坏含矿岩系和矿体。发生淋滤次生富集作用成矿。  相似文献   

10.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是第四纪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但是其具体成矿地质过程并不清楚.在矿带东部平果矿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地对二叠纪铝土矿床进行了合山组含铝岩系基本层序、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古喀斯特地貌对铝土矿的控制作用及含铝矿物生成顺序的研究,并阐述了该类型铝土矿从源岩风化到搬运沉积的具体成矿过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四阶段成矿模式,分别为孤立台地隆升接受火山喷发沉积物阶段、原地深度风化阶段、积水潜育化阶段和埋藏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广西铜矿床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根据矿床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型、沉积-热液改造型及沉积型等。根据物质来源及囤岩特征可分为矽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及铁镁岩型等四种矿床模型。通过对广西主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指出大明山地区、岑溪-博白拗陷带、丹池地区等7处是寻找铜及多金属矿产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2.
陈一秀  杨丹 《矿床地质》2021,40(1):128-142
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矿集区具有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和多种类型的复杂成矿系统演化,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较高.区内广泛发育一系列层状硫化物矿床,其成因问题一直是中国矿床学界争议的焦点之一.文章从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矿集区内层控硫化物矿...  相似文献   

13.
里伍式富铜矿床同位素示踪及其成矿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类型矿床的Si、Pb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江浪变质穹隆含矿变质岩系;而矿床中的硫则主要来自于该岩性段中前变质的火山物质。同时,根据硫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矿石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含矿变质岩系曾经历过区域变质作用、成穹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性流变和流体作用等,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改造,从而形成富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郑志强  林东燕 《福建地质》2007,26(4):222-228
通过对闽西南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主要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成矿背景、贮矿层位特征以及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温度等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多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贮矿层中伴有典型的喷流沉积岩—硅质岩,并提出闽西南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存在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恰炼铁厂地区铁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乌恰炼铁厂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建造中发育多处小型铁矿,这些铁矿床多受断层或构造裂隙控制,按照矿石矿物组构特征可划分为红山镜铁矿型铁矿和萨热塔什磁铁矿型铁矿,红山镜铁矿型铁矿石主要由镜铁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组成,萨热塔什铁矿石主要由磁铁矿、镜铁矿、黄铁矿和方解石、石英等组成。本文对两类铁矿床中的岩(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认为,红山镜铁矿型铁矿和萨热塔什磁铁矿型铁矿的形成都与中石炭统康克林组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和后期构造叠加作用有关,前者成矿物质成分简单、成矿温度相对较低。后者成矿物质成分相对复杂、成矿温度也相对较高,除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中石炭统康克林组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外,可能还有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中基性岩浆物质成分的混入。  相似文献   

16.
Gold deposits such as the Aketishikan, Togetobie, Tasbig-Kokeydlas, Kums and Hongshanzui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in Altay of Xinjiang were found in Member 3 rhyolite tufflava, fragmental lava and ignimbrite of the Carboniferous Hongshanzui Group. 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sulfur, lead,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and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mostly supplied by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through water-rock interaction under a low-to-moderate temperature, and the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fluid came from meteoric water with some magmatic water input evolved from the granitic magmas. Gold deposits in the Nurt area as well as in the northern Altay might form in multiple stages, and the Yanshani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besides the Variscan mineraliz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西南天山的金矿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斑岩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5类,其中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提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或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水。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矽卡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岛弧挤压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K-Ar同位素年龄和硫、铅、氢-氧同位素数据统计、对比分析,认为燕山地区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与著名的环太平洋东带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有着明显的差别.本区银矿成矿时代为195~100Ma;成矿物质以深部来源为主,兼有基底和盖层物质加入;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中混入大量天水的混合水.  相似文献   

19.
老挝长山成矿带与花岗岩有关的铜金铁矿床 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红娟  陈永清  卢映祥 《地质通报》2011,30(10):1619-1627
老挝作为“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铜、金、铁、铝、钾盐等优势矿产与中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初步论述了老挝的成矿地质背景和近年来发现的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铁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矿化与岩体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其成矿模式。基于同位素定年数据和Hf-Rb-Ta元素判别图,推测这些花岗岩及与其相关的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华南地块向印支地块俯冲产生的火山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南段发育大井、双尖子山、布金黑、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等多个具有典型后生特征的热液脉状铅锌银锡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上述矿床在成矿流体、成矿物质等方面的特征与差异,进而总结大兴安岭南段热液脉状矿床成矿作用特点,本次研究在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对上述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和氢氧硫同位素的研究,并取得了如下主要的认识:(1)双尖子山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属简单盐水体系热液,维拉斯托和布金黑矿床成矿流体属富碳质盐水体系热液,而大井铜矿成矿流体则为含子矿物的不均匀盐水体系热液;(2)大井、布金黑、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等矿床早期成矿流体均来自于岩浆热液,但布金黑、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矿床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了大气降水和地层中有机质的影响;(3)大兴安岭南段多数热液脉状多金属矿床矿石硫同位素δ34S值具有岩浆来源特点,个别矿床硫同位素δ34S值偏高可能是由复杂的岩浆源区性质及地层硫混入所引起。总的来说,大兴安岭南段不同热液脉状矿床在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方面的差异明显,而这也体现了该区中生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