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针对深长摩擦桩的桩侧摩阻力引起桩底土层的沉降不容忽视 ,通过对Mindlin公式进行积分 ,提出了一种荷载传递法的修正方法。同时对灌注桩桩底沉渣对桩端荷载传递函数的影响进行了考虑。对难以进行现场试验的深长桩提出了利用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确定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对各参数的试验方法及取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工程实例进行比较 ,验证了该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桩--土接触面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直剪仪,对粉煤灰桩料-土进行了大量直剪试验,探讨了粉煤灰桩料-土接触面的强度特性,对接触面的应力应变关系作了讨论。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粉煤灰桩料-土接触面上的Goodman单元之非线性参数,可供粉煤灰桩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挤扩支盘桩的抗拔特性,并与抗压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承力盘的形状、间距、大小等参数对支盘桩的抗压、抗拔承载力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与应力-位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张芳  孙斌祥 《煤炭学报》2011,36(9):1469-1473
为研究土-结构接触面的力学特性,进行了4个不同含水率的土-结构接触面改进直剪试验,并结合数学特征对接触面的应力-位移模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 土-岩石接触面、土体内部的抗剪强度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土-砖接触面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基本上先增大后减小;② 土-岩石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总小于土体内部抗剪强度;③ 土-砖接触面的抗剪强度与土体内部抗剪强度的大小关系随含水率增大而变化。提出了一个新的接触面应力-位移复合指数模型,新模型对硬化型和软化型曲线都适用,克服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对比分析表明,新模型拟合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等截面单桩抗拔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坑中对等截面单桩进行了抗拔静载试验,在桩身设置应变式钢筋计,成功测得桩身各截面的应变数据。分析试验所得数据,对试验抗拔桩抗拔系数的取值、侧摩阻力的发挥、混凝土桩身的开裂等进行了探讨,相应给出了抗拔桩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摩擦型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出发, 指出了目前摩擦型长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不足。按照荷载传递实际性状, 分析了桩-土相对位移与超长桩的承载性状之间的关系, 以桩土极限相对位移为界限, 将桩分为破坏滑移段Lz和非滑移段(L-Lz), 且探讨了Lz的计算。在非滑移段利用桩土接触面双曲线模型模拟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 得到非滑移段的桩侧摩阻力公式, 最后推导出了摩擦型长桩承载力计算总公式。实例表明, 该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由最初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抗拔(浮)桩发展到预应力抗拔(浮)桩的历程;总结了对于抗拔桩性能研究的3种方法: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法。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成本,方便施工,环保高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抗拔(浮)桩,即部分粘接预应力抗拔(浮)桩,这将是预应力抗拔(浮)桩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熊玉铭  何永曦  潘浩 《中州煤炭》2021,(5):57-62,67
对于超长桩顶部受力承载水平临近极限情况时,会出现桩端位置附近的摩阻力陡增的现象,且不同桩体周围的土体强度和桩—土接触面特性差异,产生该效果的力度也不尽相同。以超长摩擦型单桩承载性能分析为基础,构建了复杂介质环境下超长摩擦型单桩的桩—土受力模型,并将广义弹性原理和优化反分析理论进行结合,以此来计算复杂介质中的超长桩摩擦型单桩的承载机能和测试静载试验的沉降曲线。通过测试得到的桩周和端土力学数据,结合有限单元法对超长桩桩端和桩侧阻力的Mindin解进行修正计算,以此提高抗滑桩的桩端和侧阻力相互作用的计算精度。算例结果表明,考虑桩体附加侧摩阻力修正后的计算结果和测试值吻合程度很高,说明该方法对提高超长桩的桩端和侧阻力相互作用的计算精度、对指导工程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库伦定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桩侧阻力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该数学模型对土的抗剪强度和桩侧阻力的关系以及桩侧阻力随深度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除特定条件,桩的极限侧阻力与桩周土的抗剪强度不一定相等,桩土接触面不一定是剪切破裂面;不同类型的土中,桩的极限侧阻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部分类型的土因内摩擦角和侧压力系数之间的特定关系而使桩的侧阻力表现出了"深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基桩承载过程中的桩周土体应力状态分析和桩土界面摩擦特性分析,推导出基于土体应力状态的沿桩土界面的土体抗剪强度计算模型和基于界面摩擦特性的界面抗剪强度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土体抗剪强度和界面抗剪强度,推导出受该两种强度耦合作用影响的极限侧阻力计算模型,并用上海某工程算例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土的极限侧阻力随埋深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因内摩擦角和侧压力系数之间的不同关系,极限侧阻力随埋深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在特定关系下,存在一个临界深度,超过该深度极限侧阻力维持在一个稳定值甚至不断减小直至为零。  相似文献   

11.
单桩竖向荷载桩侧摩阻力及剪切位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斌 《矿业快报》2003,19(6):27-29
利用土层基本力学指标,确定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公式,为理论分析桩的荷载沉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沿海地区复杂地层中抗拔桩试桩实例,介绍了抗拔试验桩试验参数与方法以及深基坑中的抗拔桩施工技术:填石夹填土层成孔技术、桩端岩心取样技术与桩基清孔技术。试验表明,抗拔试验参数较为可靠且能满足结构设计的抗拔要求,为抗拔桩在深基坑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岩土强度准则及其参数估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土-砼结构的强度参数估算是桩基、基坑与有支挡结构斜坡数值模拟和稳定性计算不可缺少的工作之一。在变形协调条件下推导出求支档结构(桩)的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公式,在二维应力和三维应力状态分别与莫尔-库尔科直线和莫尔抛物线强度准则组合成四种情况下,推导出求岩、土、支挡结构(桩)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其单轴抗拉和抗压强度公式,最后进行误差分析。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岩石表面形态的各向异性及其摩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岩块的强度、岩块的表面形态和岩块的几何组合结构,通过对砂岩、泥岩破裂面及其互层接触的摩擦试验,分析了不同接触面的剪应力一位移变化规律,提取了摩擦试验中样品的表面形态参数,研究了砂岩、泥岩在摩擦前后破裂面表面形态的变化,分析了它们的粗糙度及其起伏特性在摩擦前后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岩石表面形态的各向异性和岩石摩擦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岩石破裂面的力学行为具有各向异性特征,而这种特征不但取决于破裂面的空间形貌,即破裂面形貌自身的各向异性,而且还和摩擦面相对移动的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5.
鉴于抗滑桩加固边坡设计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针对抗滑桩加固边坡案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靠理论的边坡系统抗滑力的分析模型,并结合代表性滑动面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求解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抗滑桩对边坡的代表性滑动面的位置及可靠度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在抗滑力相同的条件下,抗滑桩存在一个最优的加固位置,所提方法可确定抗滑桩的加固位置和抗滑力,对抗滑桩加固边坡的最优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岩石力学中,摩擦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逐渐形成了与岩石有关的表面接触力学。本文在自然状态和接触面掺泥两种情况下,进行了砂岩、泥岩破碎面及其互层接触的摩擦试验。结果表明:在接触面掺泥时,抗剪强度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粘聚力下降明显,并且剪应力与摩擦位移关系曲线有明显不同,而且粘滑现象明显渐弱。  相似文献   

17.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是抗拔桩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基于抗拔单桩静载荷试验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法,对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结果精度较高,说明该法预测有一定的准确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彭状 《矿冶工程》2022,42(4):39-42
从土力学理论模型和基本假设出发,分析了地基承载力和桩端阻力的异同,对载荷试验在地基基础检测应用中常见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正确应用载荷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DX桩由于具有良好的桩—土间力学性能,在建设项目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分析DX桩的桩—土间力学特点以及郑州地区的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分析DX桩在郑州地区的适用性,为DX桩在郑州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