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和低发区范县居民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情况。方法: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纤维内镜普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高发区1802例居民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患病率为5%(83/1802),明显高于低发区的1%(2/296;P<0.001);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为46%(35/76),明显高于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26%(194/760)。结论:结果提示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癌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食管癌高、代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粘膜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在高发区抽取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1684例和低发区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294例,进行食管纤维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高发区1632例调查对象中,共发现1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SCC,1.1%),91例间变患者(DYS,5.6%),807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患者(BCH,49.4%),Barrett‘s食管12例(0.7%)。低发区270例活检调查对象中,共发现BCH 94例(34.8%),DYS 3例(1.1%),Barrett‘s食管3例(1.1%),未发现早期SCC患者。结论:无症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及各级癌前病变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与15a前该地区人群普查结果相比,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提示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人群最严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贲门闪界部齿状线变化特征及其与食管贲门癌变的关系,进一步验证作者的假设:即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的重要早期改变之一。方法: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和获嘉县1217例无症状居民(≥30岁)进行纤维内镜普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记录纤维内镜下齿状线的改变(上移,不规则,不清晰)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活检组织均经体积分数为85%酒精固定,常规组织学石蜡包埋和HE染色。结果:齿状线上移(≥3cm),不规则和不清晰的检出率分别为12%,10%和1%。男性各年龄组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相同年龄组女性患者(P<0.05),并随年龄增长,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女40-49发现匀年龄组齿状线不规则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齿状线不清晰检出率明显低于齿状线上移和不规则的检出率。齿状线上移患者食管下段发生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频率明显高于无齿状线上移的人群,而中段食管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无明显改变,但齿状线上移患者间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齿状线上移患者贲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较无齿状线上移为高。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存在明显的齿状线上移改变,并与食管下端贲门部的粘膜上皮改变关系密切,提示齿状线上移可能是该地区人群的一种特征性的改变,并为该地区食管和贲门癌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上皮挖空细胞的分布差异及其与病变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挖空细胞在食管上皮癌变中的意义。方法 :人群普查 ,纤维内镜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及计量分析 ,了解食管上皮不同病变中的挖空细胞分布特征。结果 :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及各级病变组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挖空细胞。挖空细胞主要分布在食管上皮的中下 1/ 3区域。高发区居民食管中下段活检组织上皮下 1/ 3的挖空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食管上皮的中 1/ 3区域 (P <0 .0 5 ) ,低发区居民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高发区 ,正常上皮挖空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 ,阳性率随病变进展 ,明显下降 ,低发区也呈现相似的变化 ;高低发区食管中段组织挖空细胞密度分别为 (2 3.95± 14 .0 5 )mm-2 和 (2 2 .95± 10 .88)mm-2 ,下段分别为 (31.4 0± 2 4 .75 )mm-2 和 (30 .15±19.4 5 )mm-2 ;高低发区正常上皮分别为 (30 .73± 2 0 .83)mm-2 和 (2 7.0 0± 16 .86 )mm-2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组织分别为 (2 4 .6 3± 19.6 2 )mm-2 和 (2 6 .0 8± 15 .4 5 )mm-2 ,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挖空细胞是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上皮常见的形态学变化 ,挖空细胞主要分布在上皮的下 1/ 3,并随病变进展呈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CAS200细胞成象分析仪,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测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增生状况(乳头的数目和高度增加),乳头区和非头区细胞的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肿瘤抑制基因蛋白聚集,以及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食管癌变中的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食管上皮从正常到增生和间变的进行性发展,食管固有膜血管乳头数目增多,乳头高度增加,乳头区细胞的PCAN  相似文献   

6.
采用CAS200细胞成象分析仪,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测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增生状况(乳头的数目和高度增加),乳头区和非乳头区细胞的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肿瘤抑制基因蛋白聚集,以及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食管癌变中的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食管上皮从正常到增生和间变的进行性发展,食管固有膜血管乳头数目增多,乳头高度增加,乳头区细胞的PCNA表达升高。轻度增生的病变,P53蛋白聚集多发生在乳头区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也与病变的进展程度有关。结果提示乳头区增生细胞可能是食管上皮最早发生癌变的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是机体对细胞增生的一种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学改变,为癌前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林州市)、低发区(范县、清丰县)分别取无症状居民食管活检229人和187人,均分为4组,25岁~34岁、35岁~44岁、45岁~54岁及≥55岁,常规石蜡HE制片,按标准诊断归类。结果高、低发区食管上皮萎缩、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相应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增生高发区35岁~44岁、45岁~54岁组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312,P=0.0273),非典型增生45岁~54岁、≥55岁组高发区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196,P=0.0263)。高、低发区总体人群比较除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无差异外,余各病变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上皮萎缩、基底细胞增生应作为较狭义的癌前病变对待,食管上皮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似与食管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食管瘤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学改变,为癌前病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高、低发区(林州市和范县、清丰县)分别取无症状居民食管活检229人和187人,均分为25岁~、35岁~、45岁~及55岁以上四组,常规石蜡HE制片,按标准诊断归类。统计学处理。结果高、低发区食管上皮萎缩、棘层肥厚、炎细胞湿润相应年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基底细胞增生高发区35岁~、45岁~组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312,P=0.0273),非典型增生45岁~、55岁~组高发区显著大于低发区相应组(P=0.0196,P=0.0263)。高、低发区总体人群比较除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无差异外,余各病变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0.005)。结论食管上皮萎缩、基底细胞增生应作为较狭义的癌前病变对待,食管上皮棘层肥厚、炎细胞浸润似与食管癌变无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食管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食管癌高发区楼村402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普查。所有受检居民均无食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结果:402名无症状居民中,共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4例,慢性食管炎67例,Baret食管3例,基底细胞增生58例和间变18例。提示: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进行普查是发现早期癌的重要方法。食管癌高发区人群Baret食管并非罕见,应该重视这一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高发区楼村居民食管病变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食管内镜检查、食管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食管癌高发区楼村402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普查。所有受检居民均无食管疾病的临床症状。结果:402名无症状居民中,共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4例,慢性食管炎67例,Barrett食管3例,基底细胞增生58例和间变18例。提示: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进行普查是发现早期癌的重要方法。食管癌高发区人群Barrett食管并非罕见,应该重视这一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河南、河北和山西3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特别是河南林州地区(原林县)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并且,目前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肿瘤相关主要死亡原因。因为早期食管癌无特异症状,初次就诊时,85%以上的患者为中晚期,5 a生存率仅10%-15%,是导致食管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数代科学家对该地区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提示食管上皮癌变是多阶段演进过程,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高易感人群癌变极早期变化特征,形态学上表现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和原位癌,这些病变被认为是食管癌重要的癌前病变。食管癌前病变重要特征之一是其不稳定性,即:可以向癌的方向发展,也可退回到正常,或维持多年不变,由此引出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导致轻度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很显然,单纯从形态学角度难以回答这些问题。分子变化不同可能是解释形态学相似的癌前病变具有不同发展方向的关键机制之一。近年有关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变化已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作者就此作扼要阐述,并分析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WAF1和P53的变化。结果:在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不同病变组织中,均可见WAF1和P53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随病变进展到间变和鳞癌,WAF1免疫阳性率逐渐降低。从正常到基底细胞增生,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轻度升高,但到间变和鳞癌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未见进一步升高。在正常上皮和基底细胞增生阶段,WAF1免疫阳性细胞数少于P53免疫阳性细胞,在间变和癌阶段更低。WAF1免疫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第3、4层,比P53免疫阳性细胞高2~4个细胞层。提示:间变时低水平的WAF1可能与P53功能丧失有关。在间变和癌时WAF1低表达的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活检和组织病理诊断,进一步了解纤维内镜检查在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和问题。方法:利用纤维内镜诊断、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分析,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163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食管的563例中,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正常占58%,其余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食管炎的193例患者中,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粘膜上皮各种病变占38%,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贲门的779例对象中,活检病理诊断正常占65%;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贲门炎的99例患者,粘膜活检病理诊断各种病变占55%。结论:食管和贲门轻度病变在纤维内镜下不能识别而造成的随机取样,是导致纤维内镜和病理诊断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学基础,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认识。方法: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ABC)方法测定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癌基因ras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在36例食管癌手术切除标本中,有9例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阳性反应率为25%,同时还发现同一食管癌组织中食管粘膜固有腺体上皮也出现免疫阳性反应,其表达强度高于鳞癌组织。结论:癌基因ras表达是食管癌变晚期阶段的一个分子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和p27的表达。方法:食管癌高发区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cyclinE和p27的表达。结果:142例食管纤维内镜活检组织,共发现33例正常食管上皮(NOR),46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26例间变(DYS)和40例原位癌BCH→DYS→CIS,cyclinE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23%(6/26),25%(11/40),46%(6/13),55%(24/44)。而p27的表达逐渐降低(P<0.01),免疫阳性率分别为53%(18/33),35%(16/46),27%(7/26),33%(13/40)。结论:cyclinE和p27表达异常是食管癌变早期重要的分子改变,cyclinE的高表达和p27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粘膜内微量元素变化与形态学之间关系。方法 X -射线能谱仪扫描电镜分别对高、低发区“正常”人群食管粘膜行微量元素检测及观察。结果 随年龄增长 ,食管粘膜微量元素Zn、Se、Mo含量呈递减趋势 ,Cu、Ni、Ca、Cu/Zn变化则呈递增趋势。高发区各组间Zn、Se、Mo差异显著 (p <0 .0 5 ) ,Cu、Ni、Ca除 2 5岁以上组与 35岁以上组外 ,余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低发区Se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Zn、Mo除 35与 45岁组外 ,Cu除 2 5与 35岁组外 ,余各组间有差异 (p <0 .0 5 )。形态学显示高发区食管炎和非典型增生发病率明显高于低发区 ,尤以中老年为著。结论 食管癌高发区中、老年食管粘膜内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失衡 ,可能与食管癌前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