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文县地震的伤情.方法:对甘肃省文县地震受伤人员按照年龄、性别、受伤因素、受伤部位、伤后就诊时间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有组织地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地震伤病人救治的经验,可为实施有效的救灾对策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地震伤员的救治体会与经验教训,为临床救治伤员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大地震中2328例伤员的具体伤情、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地震伤员救治流程的改进可明显提高地震伤员的救治成功率,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论:严密详细部署和诊疗流程的改进是提高地震伤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成批伤员的抢救护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总结25批160名创伤伤员抢救经验,探讨急诊科护士在成批伤员救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统一协调指挥、迅速启动成批伤员救护程序是确保伤员迅速分流、及时救治的重要保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实施救命性和有预见性的救护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先进的通讯设施、护理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成批伤员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远程转运地震伤员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地震,造成约8万人死亡,30多万人受伤.为使伤员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减轻灾区医院的救治压力.国务院救灾指挥部安排1万余伤员跨省市治疗.云南省接受第一批伤员242名,通过成昆铁路专列转运至昆明各家医院救治.在四川省卫生厅抗震指挥部和云南省卫生厅的安排和布置下,昆明地区8家医院参与次此转运工作,本院急救部参与全程转运工作并负责1节车箱20例患者的医疗、护理任务.现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5.
救治玉树地震伤员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甘肃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玉树地震患者的治疗经验,为以后的地震伤救治工作提供救治经验。方法:对甘肃省接收的地震伤员的年龄、性别、受伤因素、受伤部位、伤后救治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伤员,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玉树地震送至兰州伤员伤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玉树地震送至兰州伤员及家属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中共有304例,死亡0例,四肢骨折患者115例,占37.8%,精神、神经方面14例,占4.6%...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成批外伤患者院内急救及护理管理体会,文章分析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医院急诊科对7批外伤患者109例伤员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患者抢救成功102例,抢救成功率94%.说明对大批外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程序化的救护和组织管理,使大批危重患者得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救治,可为后期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8月11日讯:截至2017年8月10日12时,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已致20人死亡,431人受伤,其中重伤18人。四川中医药系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截至2017年8月10日14时,共有8家医院出动相关人员70人深入灾区,共参与救治伤员252人(其中重伤员12人),救治病员188人,转运伤员28人,开展手术10台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关注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充分肯定四川中医药系统主动融入卫生计生救灾体系、积极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救治35名玉树地震伤员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甘肃省中医院接收的35名青海玉树地震伤员采用中医药物治疗、中医功能锻炼、中医心理干预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35名地震伤员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心理障碍及创伤性应激障碍。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在地震伤员救治中可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文县地震的伤情。方法:对甘肃省文县地震受伤人员按照年龄、性别、受伤因素、受伤部位、伤后就诊时间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有组织地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地震伤病人救治的经验,可为实施有效的救灾对策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或灾难事件是指由于发生地震、车祸、空难、火灾等意外灾害,有成批的伤员需要救治的紧急情况[1].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甲"综合性医院,手术间4间,在面对2011年11月1日70吨左右炸药爆炸中受伤人员200余人,115例送入我院手术室后,我们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由于组织管理到位,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提高效率,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现将手术抢救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带给针灸临床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惊世人,在初期的急救工作之后,伤员康复工作很快提上日程。卫生部“地震伤员康复中心”于7月中旬在我院康复针灸中心正式挂牌,地震伤员康复治疗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1地震伤员康复现状灾后我院先后收治近300名住院病人,其中地震康复病房先后收治100余名。地震伤员中,适宜针灸治疗的病种有:(1)周围神经损伤:这是病员中占针灸适应症50%以上的病种。因机械性因素(如牵拉、压迫等)或继发性因素(如感染、瘢痕等),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比率很高。上肢神经损伤多于下肢,多见有臂丛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肌肉萎缩、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射改变、自主神经障碍等。(2)骨折:多见有腰椎骨折及其他部位骨折手术后的进一步康复治疗。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局部疼痛、肿胀。(3)肌腱撕裂伤:主要在四肢远端关节附近,属手术后进一步康复治疗。表现为运动障碍、疼痛、肿胀。(4)脑外伤:包括肢体、语言、吞咽、二便功能障碍。(5)脊髓损伤:表现为轻度功能障碍甚至截瘫。2针灸治疗应用情况以上病员大多病情趋于平稳,某些属于后遗症阶段。我中心提出的地震伤员康复目的为“全面康复、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在突发地震灾难中的合理流程救治。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后我院骨科应急处理方案及治疗情况。结果:我院骨科灾后迅速启动应急方案,人员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卫计委骨科、康复、护理专家,病员合理筛查,及时手术、护理及康复,我科共收治伤员198人,实施手术98台,所有伤员实现了未发生一例死亡、一例感染目标。结论:我院骨科在突发灾难面前科学合理安排,合理分工,充分利用外来资源,骨科治疗能有序有效推进,患者能及时得到最佳治疗,早期护理、康复介入、心理疏导,值得医院面对大灾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甘肃“7.22”岷县、漳县地震伤员伤情、救治过程等,为政府决策、安排灾后医疗救治工作、宣传避震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岷县、漳县地震中受伤的207例住院伤员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地震伤员中性别、年龄段有明显差别;致伤因素主要为房屋倒塌压砸伤:骨折部位以脊柱骨折最多,占25.6%;伤员缺乏自救意识和防震教育培训。结论:地震伤情除与建筑物结构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当地人群分布特点、当时的季节、人员活动状态和场所、当地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接受避震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伤员被陆续送往邻近省级医院救治.2010年4月15日,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灾区伤病员26例,医院组织骨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神经心理科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成立灾区伤员病区,设立爱心病房,实行骨外科主导、多科协作、集中诊治的措施,其中针灸科参与21例伤员的镇痛治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伤员均为地震建筑物倒塌砸伤及挤压所致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其中男9例,女12例(其中1例为产褥期妇女);年龄15~68岁;骨折14例(骨折合并多处软组织损伤5例),单纯软组织损伤7例.伤员均已经骨外科常规处理,病情平稳,但有肢体疼痛和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部分伤员有头痛、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16.
成批伤急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批伤是指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爆炸以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它具有发生突然、时间紧急、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1]。我科成批伤伤员采取院前初步分诊(由随车医护人员负责,车上常备专为危重患者标志的红袖带,便于在危重患者到达时立即得到紧急救护),院内缩短预检分诊时间,严密组织管理,相对分工,密切协作,及时分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力量,保证救治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共救护15批成批伤,计115人次,其中交通事故13起,打架斗殴2起;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甘肃陇南上肢骨折情况,进一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地震伤抽样调查共有1652人,死亡16人,上肢骨折病人239人,占总人数的14.5%,其中尺桡骨骨折59人,占上肢骨折病人的24.7%,同时调查发现上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出了上肢骨折病人救治的经验,为抗震救灾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病房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管理对策,提高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方法:通过调查对医院2016年的病房高危药品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问题制定强化管理方案,并于2017年实施于病房高危药品管理中。比较实施实施前后病房高危药品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高危药物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病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较多,根据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强化管理对策,有利于提高管理质量,提高病房高危药品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卫发明电〔2010〕29号青海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卫生厅:青海玉树县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迅速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支援灾区开展伤员医疗救治和转送工作。目前,青海玉树县灾区的部分伤  相似文献   

20.
地震伤员灾后中医药治疗与康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大批量伤员的系统康复治疗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对地震伤员的救治应采取治疗与康复并重、及早康复的原则.将中医药技术早期介入伤员的康复治疗中,在康复干预中注重运用中医药疗法调节机体功能,以提高伤员的生活质量;在运动康复中运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有效地减少了残疾的发生,减轻了伤残的程度,促进了患者功能的恢复.中医药在灾后肢体骨折、脊髓损伤、截肢伤员及创伤致残心理康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