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光敏纤维、温敏纤维、导电纤维、形状记忆纤维、pH值响应性凝胶纤维和智能抗茵纤维等智能纤维的特性和应用。指出近年来智能纤维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三个发展阶段,以及粘胶纤维、Lyocell纤维、麻浆纤维及竹浆纤维等几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开发现状,并从纤维性能、环保性、国家产业政策和原料来源等因素出发,指出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对纤维进行检测和识别时,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纤维识别和分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来对纤维进行识别。在获取的图像中,有许多纤维图像是交叉的,这些交叉的纤维给纤维的识别带来了麻烦,本文通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纤维分析仪就如何分离交叉在一起的纤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混纺纱纤维的径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切片法和显微镜观察对不同混纺比羊绒/羊毛/竹浆纤维/PTT纤维混纺纱纤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得出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和Onion指数.结果表明:混纺纱中羊绒羊毛纤维都优先向外转移,PTT纤维优先向内转移,竹浆纤维优先向内转移但转移程度较小;Onion指数较大的竹浆纤维较多地集结在纱的表层,混纺纱的外观由混纺比及纤维本身性能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涤纶超细纤维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它与常见涤纶纤维相比表面积因纤度而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带来了染色时上染速率快,染深性差等染色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离子交换纤维(化学吸附纤维)的制备、性能及应用;介绍了制备纤维的四种方法及纤维性能,如化学吸附、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它们在气体和水溶液净化、水的脱盐及软化、核工业、稀土元素提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制屏蔽电磁波纤维,讨论共混物的流动性及可纺性、纤维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形态结构以及纤维的屏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屏蔽荆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下,经过4倍拉伸后,纤维材料的断裂强度仍能达到2.34cN/dtex;随着屏蔽剂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熔融温度都发生变化,混合材料的相容性变差,屏蔽电磁波性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醇纤维和维尼纶纤维为增强纤维,研究了水化时间,养护方式和纤维对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水化的时间的延长,水泥石力学性能提高;养护方式影响素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但较小影响纤维增强水泥石的力学性能;少量纤维加入到水泥基体中,能有效地提高水泥石的力学性能;较高强度模量的聚乙烯醇纤维的增强增韧效果优于较低强度模量的维尼纶纤维。  相似文献   

9.
几种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几种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粉末纤维的特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了微细纤维生产的常规纺丝方法和双组分纺丝法,以及微细纤维在服装,装饰品,无纺布,医学,航海等诸方面的应用,另外,对微细纤维的种类划分,优异性能及国内生产现状也予以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棉、涤纶和粘胶3种常见纤维在不同的混比下制成纤维混合体,并对这些纤维混合体的平衡回潮率和放湿过程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混合体的平衡回潮率和放湿曲线与通常情况下采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出的理论值和曲线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混合体内各种纤维的吸湿性能相关,当在混合体内混入低吸湿能力或高吸湿能力的纤维时这种差异会更大.  相似文献   

12.
PVA-PVC共混纤维即阻燃性优良的维氯纶.本文介绍其制备过程的特点,包括对PVC乳液的要求、PVA与PVC的共混纺丝、共混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等.最后,介绍了维氯纶的2个主要特点─—染色性和阻燃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研究结果指出,维氯给的两相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染色性,维氯给的LOI值可达36%.  相似文献   

13.
共聚芳酯/聚酯共混纤维热性能的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DSC热分析技术,对共聚芳酯/聚酯(PHET)共混纤维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共混纤维中两种组分的结品行为相互独立,而熔融行为则相互影响.虽然P(HBA/HNA)三维有序程度远不如PET,但在共混纤维中其规整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对羊毛纤维、蚕丝纤维及其混纺纤维进行鉴别,并建立羊毛/蚕丝混纺纤维含量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二阶导数谱图中的1265±1、996±1、(974±1) cm-1一组吸收峰可以对蚕丝纤维进行定性。应用二阶导数红外谱图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 ),选取835.00~495.00 cm-1作为建模时的峰范围建立定量模型。该定量方法数据重复性较好,标准偏差≤1.51;定量模型的回归系数及定标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943和RM S EC :1.16;与化学溶解法相比,两者的定量结果与实际含量的绝对偏差相差不大,但红外光谱法的回收率稍低,在87.76%~107.82%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甲壳素纤维/棉混纺纱线,对甲壳素纤维/棉混纺纱线的纺纱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配置合理的纺纱工艺参数,甲壳素含量在30%以下时,无论是生产、纱线质量等各方面都是比较可行的。在本实验条件下,锡林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应控制在1.98~2.12之间。对混纺纱条干影响最大的工艺参数是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而梳棉机锡林与刺辊线速度比以及细纱机前罗拉转速对混纺纱的成纱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梳棉机锡林与刺辊线速度为2.12∶1,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1.25倍,细纱机罗拉转速185 r/min。  相似文献   

16.
三元共混抗静电聚酯的制备及其纤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红外、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而后用扫描电镜及相差显微镜对由PET、PEG和嵌段共聚醚酯所形成的三元共混物及由它制成的纤维进行了相态结构的研究,测定了此三元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指标。实验表明:分子量为20 000的PEG能与低分子量的PET在常规聚合条件下反应生成嵌段共聚物。在PET/pEG共混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上述嵌段共聚物,可使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子变小,分散均匀性提高,且三元共混纤维的抗静电及其耐久性也相应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选择超细纤维用分散染料,以提高织物的色浓度,并在短时间内达到匀染效果,是保证织物染整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根据超细纤维的染色特点选择了SE型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木质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aOH活化木质纤维素,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Bmim]Cl中,与壳聚糖共混制备壳聚糖/木质纤维素共混纤维。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D)、力学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活化有效地促进了木质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壳聚糖的加入使得共混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配比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HVBR)与顺丁橡胶(BR)共混体系的性能,并用透射电镜和扭辫分析法考察了共混胶的结构形态。结果表明,两胶共混容易,相容性好,各自的加工性能可通过并用得到改善。BR的加入,使HVBR的低温性能、弹性和耐磨性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保持了HVBR耐老化性好、生热低和抗湿滑性强等优点。共混胶性能类似于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  相似文献   

20.
CA/PAN共混超滤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A/PAN共混超滤膜,找出合适的共混溶剂(DMF+LiCl或DMAC+LiCl),并得到3种制成截留分子量为67000的共混膜的方法:①用(DMF+LiCl):DMAC=1.5:1.0的混合溶剂,共混物浓度为16%;②用丙醇,苯,甲酰胺为第二添加剂,共混物浓度为14%;③用含某些无机盐或有机溶剂(如CaBr_2,乙醇,DMF或DMAC)的溶液作凝胶介质,共混物浓度为18%,其中,以添加第二添加剂的方法最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