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软件世界》2005,(12):16-16
联邦调查局(FBI)已经发出了警告:一种看似来自FBI而不是来自黑客的E-mail会试图传播Sober蠕虫病毒。  相似文献   

2.
数字     
《计算机安全》2011,(6):107-107
1/4 《卫报》进行的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和特勤局一直在对本国黑客地下组织进行着全方位的渗透,大约1/4的美国黑客已经成为联邦调查局的线人。美国警察会拿漫长刑期相威胁,迫使一些网络罪犯配合他们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3.
数字     
《计算机安全》2012,(4):99-99
70万美元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揭露,黑客组织Anonymous从安全公司Stratfor窃取包括信用卡信息在内的200G的数据,欺诈性信用卡交易价值达70万美元。据一位FBI成员Mahil Patel对审查Straffor一案的法官透露,“至少有价值70万的非法交易与Stratfor黑客袭击中窃取信用卡账户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4.
理论上讲,FBI御用的语音技术能够监听所有的电话通话内容。假如你说了"核弹"这样的敏感词汇(极可能被他们列为关键词),那他们就要忙乎一阵子了,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过来,用一套天价语音系统分析你究竟是否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态     
任勇 《计算机》2001,(12):25-25
Internet安全中心(CISecufity)发布了一个免费工具PatchWork,该工具可以帮助修复FBI不久前警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黑客利用的缺陷。PatchWork是一个自动查找缺陷并确定所需补丁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提高系统安全性。该工具可以从CISecufity的网站下载。  相似文献   

6.
“黑客学校”这个词听起来好像会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另外的一个词:小偷公司),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学校?它会教给学生怎么从网上偷别人计算机里的资料或者破坏别人的电脑吗?它会被警察局关闭吗?回答是否定的真正的黑客或真正了解“黑客”的含义的人会清楚地告诉你黑客学校绝不是“小偷学校”,恰恰相反的是黑客学校可算是网络方面的保安学校、警察学校。事实上,很多人对黑客有误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什么是黑客,特别是不知道黑客和“骇客”的区别,而把骇客当作了黑客。那么就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黑客?在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在网上是个鸟就敢称自己为“黑客”的今天,要想不被人攻击可真的是很困难。尤其是现在这些鸟,水平说高也不高(高的都去攻击FBI的系统了),说低也不低(再低也总可以让你头痛一会),想躲又躲不掉(这些菜鸟黑客最喜欢攻击初学者以显示“水平高超”……),所以我们出炉了一份《个人上网与防黑》,至少让你可以免掉一些“菜鸟黑客”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交易的日益增多,客户的机密信息更容易被网络黑客窃取。通过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系统隧道穿透一个企业的安全防线,从而得以访问企业内部系统,足见当今大部分的网络攻击都是直接针对应用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Web应用本身已经成为了安全边缘,那么唯一可确保这些应用系统安全的方法就是使用“应用防火墙”。但是,只有将应用防火墙按应用需求量身定制时,才可有效的发挥作用,否则将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阻隔了合法用户或客户,却放进了黑客的情况。据最近的美国计算机安全协会(CSI)/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研究表明,在接…  相似文献   

9.
12月1日,一群黑客闯入了Yahoo!站点,并在主页上放置了敲诈要求。黑客称,任何在过去12个月中查看过Yahoo!页面并使用过其搜索引擎的人,他们机器内部已被置入了逻辑炸弹。他们要求释放著名黑客Kevin Mitnick,否则这些病毒将会在圣诞节那天在Internet上发作,造成巨大破坏。  相似文献   

10.
马格 《现代计算机》2008,(2):I0018-I0019
用自己的技术做好事的黑客被称为“白帽”黑客。白帽黑客用来指那些有道德的黑客,这些合法的黑客通常受雇于公司,来检测公司内部系统的完整性。另外一些白帽黑客,尽管没有得到公司的允许而进入其系统,然而他们致力于维护法制而不是破坏法制,渐渐地,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特征。 本文选择了五大顶级合法黑客和他们的科技创新,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能够在互联网上逃脱安全的威胁,在开发网上服务时,会大量部署基于WEB的应用,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安全风险,将导致大量企业站点暴露在黑客的攻击之下。据2004年的CSI/FBI统计表明,WEB攻击达到了所有安全攻击的70%以上,因而许多公司正在采取措施来防护此类攻击。然而,今天大部分可用的解决方案,却在使用非常消极的安全策略,导致的结果总是比黑客攻击慢一步。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管理员都十分了解他们所维护的网络系统,这是他们的职责。但是,倘若要真正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你必须得从一个电脑黑客的视角来审视你的网络系统。电脑黑客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信息,例如:联网、内部网络的架构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状态是否正常。一旦那些有经验的黑客盯上了你的网络系统,他们首先会对你的系统进行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运用黑客的“游戏规则”是对付黑客的最好办法的原因。以黑客的眼光来审视网络安全性,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安全漏洞。这样做不仅提供审视你的网络系统的不同视角,而且让你能够从你的敌人,即…  相似文献   

13.
和黑客竞争     
一直以来,只要一说到有人能制服病毒、黑客、垃圾邮件,我就不禁会想这些生产防毒、杀毒、挡垃圾邮件、挡黑客产品的厂商们是不是和制毒者、黑客串通一气,不然为什么他们能够这么快防毒、杀毒,还说能够对刚产生的甚至还没发起的黑客入侵进行检测。听到这样的问题,我可要遭到所有防毒、杀毒、防火墙、挡垃圾、入侵检测的厂商们的“追杀”了。他们肯定会连连否认。NAI中国总经理江永清听到我这个想法时冷静地说:“实际上我们的入侵检测是在与黑客竞争。”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产品说到交通安全、施工安全,50年前就有这样的口号:“安全问题人…  相似文献   

14.
谈到黑客和黑客工具,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他们只存在于网络生活中,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看过本文也许你会改变你的看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原本是专业黑客和商业间谍使用的工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安全》2001,(1):77-79
网络安全 关乎你我 2000年年初,著名网站Yahoo和eBay以及国内的新浪等都受到了众多媒体和Internet界人士的同时关注,因为他们都遭受了一种名为“拒绝服务”的黑客手段的攻击。 说到网络安全这个话题,许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认为黑客只会对那些著名的大企业感兴趣,实际上  相似文献   

16.
以前罪犯抢劫银行是持枪,现在罪犯则是用计算机。他们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犯罪屡屡得手的现实,迫使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以临战姿态提前进入了21世纪。 两年前,FBI在纽约地区的办公室成立了侦缉计算机犯罪行动小组,简称C-37,成为首批电子警察。他们随身佩戴的不仅仅是手枪,还有膝上型计算机。电子  相似文献   

17.
“他们瞄准一台计算机,对它进行控制,然后毀坏它。黑客们是世界一切罪恶的源泉,没有人能从他们的怪念头中幸免。如果他们乐意,他们可以使全球经济崩溃。谁都阻止不了这帮天才少年。”以上是电影和其它媒体对网络黑客的描述,感谢上帝,事实并非如此。让我来告诉你们,个人受到黑客威胁的机会是很小的。首先,人们对黑客有一些误解。回顾早期计算机时代,“黑客(hackcr)”一词最初是指那些酷爱计算机的人,它听起来总比“计算机狂”更好一点。早期的黑客解决了很多因低质量的文件编制而引起的计算机问题。大部分黑客不闯入计算机网络,而仅使用他们可以合法进入的计算机。然而,一部关于一名少年黑客入侵五角大楼计算机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3):97-98
用自己的技术做好事的黑客被称为“白帽”黑客。白帽黑客用来指那些有道德的黑客,这些合法的黑客通常受雇于公司,来检测公司内部系统的完整性。另外一些白帽黑客,尽管没有得到公司的允许而进入其系统,然而他们致力于维护法制而不是破坏法制.渐,渐地,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金钱,永远是罪犯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犯罪窃取和诈骗别人的钱财,是黑客惯用的会俩。信息时代资金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流通,使得黑客有了可乘之机,由于金融领域是直接与资金和货币打交道,于是对于黑客而言,掌握了进入商业计算机系统的通路就相当于掌握了进入金库的钥匙,因此金融领域活动成为了黑客犯罪的首选目标,一些胆大妄为的黑客总是梦想能从中获得利益,他们利用计算机技术在金融领域兴风作浪,成为了继索罗斯之后的第二只“金融大鳄”,令一些金融界人士谈“黑”色变。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10):36-37
近年来,网络“事故”频繁上演。据美国FBI统计,美国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亿美元,全球平均每20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计算机侵入事件。在我国,每年因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的破坏给企事业单位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人们在享受到网络的优越性的同时,对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