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比活度碳(^14C)酸钡的制备工艺,该工艺采用低含量的氮化名作为靶材料,经^14N(n,p)^14C核反应生成^14C,用流体氧化法提取^14C并制成碳(^14C)酸钡,该方法的化学回收率不小于94%,碳(^14C)酸钡的比活度达到8.60GBq/g,经使用能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检验环境土壤样品总β测量中探测效率校正因子的适用性。对同一批土壤样品用γ能谱法测量其^238U、^232Th、^226Ra和^40K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计算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算);再用核物理实验方法直接测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测),探测效率校正因子K=C(β)测/C(β)算。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效率校正因子K值与文献「1」用标准样品得出的完全一致,均为0  相似文献   

3.
田原  韩佩珍 《核技术》1997,20(9):572-574
报道了由(^14C)碳酸钡产生^14CO2,并通过格氏反应制备(1-^14C)棕榈酸的方法,其放射性收率为44.8%,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得放射化学纯度〉99.5%,经薄层层析检测确证产品为不含任何杂质的(1-^14C)棕榈酸纯品。  相似文献   

4.
彭子成  梁任又 《核技术》1995,18(8):485-490
用U的早期积累模式测定了中太平洋西部岩心有孔虫样品的ESR年龄,所取5个层段样品年龄处于50.1-298ka,年龄误差为±18%,从而为超出^14C测年范围的有孔虫样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定量测年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文雄  罗嘉辙 《核技术》1995,18(8):470-472
用热释光测年法对台湾云林浊水溪扇洲沉积地层钻井不同深度岩芯的五个样品进行了初步测试,在50ka范围内样品的测年结果和^14C测年法的结果一致,这表明TL测年法对测定台湾第四纪沿岸沉积层年代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热稳定性的热释光材料MgSO4:Dy,M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达玲  张纯祥  邓邹平  李国桢  唐强 《核技术》1999,22(10):604-608
MgSO4:Dy,Mn的热释光发光曲线只有一个主剂量峰,采用热释光一般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发光曲线,确定热释光主剂量峰的峰参数和陷阱参数值,测定在0.1-20kGy剂量范围内用不同剂理^60Coγ射线照射MgSO4:Dy,Mn样品的热释光发光曲线,确定出热释光主剂量峰的平均峰温为-383.1℃,平均激活能为-1.972eV,频率因子的平均值为-4.294×10^14s^-1及动力不级数≈2,并得到Mg  相似文献   

7.
巢国琴 《核动力工程》1993,14(6):550-552
在稀硫酸介质中,Ce(Ⅳ)迅速与邻联甲苯胺反应形成一种黄色化合物。该体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4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50×10^4L.mol^-^1。Ce(Ⅳ)浓度在0-6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可以满意地用于SC去污液中微量Ce(Ⅳ)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探测和鉴别来自加速器质谱计考古样品中的^14C粒子,建造了一台分裂式阳极屏栅电离室计数望远镜。它可以清楚地将^14C^3+离子与干扰离子^12C^3+、^13C^3+和^14N^3+区分开,并实现对^14C3+离子的稳定计数。  相似文献   

9.
姜山  黄麒 《核技术》1993,16(12):720-725
描述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建立的加速器质谱计装置和测定^36Cl的实验方法。利用这台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6Cl/Cl同位素原子比值的灵敏度已好于3×10×-15,对地下水,盐湖和铀矿石样品中的^31Cl进行了测定,这些样品的^36Cl/Cl同位素比为1.2×10×-12-2.2×10^-14。  相似文献   

10.
简述用^14N(d,p)^15N反应技术选择高蛋白质谷物种子的原理和方法;初步分析了4个样品的N、C原子数比;指出了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