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心肌钙蛋白Ⅰ在心脏手术后的测定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心肌钙蛋白Ⅰ(cTn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反映心肌受损的血清标志物,在诊断心肌梗塞方面已为人熟知,而有关反映cTnI与心脏手术后心肌受损程度关系的有关报道不多,对此我们选取两种不同的手术(心脏手术和胸外科手术),检测患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肌标志物cTnI、CK-MB及LD-1的含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以示cTnI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苏文坚 《临床荟萃》2004,19(11):641-642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的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结构蛋白之一,心肌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游离的cTnI迅速释放,以后结合的cTnI的逐渐释放人血循环。肌钙蛋白T和Ⅰ是目前判断微小心肌损伤(MMD)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cTnI的特异度接近100%。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增高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酶谱等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患者,各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心脏也同样会受到损伤.国外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烧伤早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与心功能下降有关,提示cTnI可作为监测烧伤动物心肌损伤的标志物[1].我们通过对本院60例烧伤患者进行cTnI的检测,发现大部分烧伤患者cTnI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烧伤治疗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4.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反映心肌损伤的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血清标志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结构蛋白之一,心肌细胞受损后,细胞内游离的cTnI迅速释放,以后结合的cTnI的逐渐释放入血循环。肌钙蛋白T和I是目前判断微小心肌损伤(MMD)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cTnI的特异度接近1 0 0 % [1 ]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增高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近期心脏事件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入选病例为2 0 0 0年1月至2 0 0 3年1 1月收入我院住院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蛇咬伤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标志物对心脏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武警8710部队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394例作为研究对象(蛇伤组),按蛇咬伤就诊时间和入院时病情进行分组;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5例作为心肌损伤对照组(心损组),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蛇伤组患者中死亡13例,心脏预后不良37例。心肌标志物水平高峰为就诊24~48h;24~48h组各标志物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h组CK-MB、cTnI、AST与心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志物水平与蛇咬伤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预测心脏损伤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98(95%CI为0.820~0.975),Cut-off值2.86ng/mL,其预测蛇咬伤后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0.805,特异性为0.926。结论传统心肌酶谱标志物用于判断蛇咬伤后心肌损伤具有局限性,对损伤预后的诊断能力较弱;cTnI可反映蛇咬伤后病情变化,对于预测心脏损伤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心肌梗死患[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100例心脏手术患、60例非心脏手术患和2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T、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检测。结果 (1)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cTnT(72.4%,100.0%)、cTnI(81.8%,100.0%),CK—MB(54.6%,87.5%)和CK(64.8%,62.2%)。(2)AMI和心脏手术组cTnT、cTnI、CK—MB和CK四项指标浓度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3h内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56%)和(44%,45%),明显高于CK—MB(24%,22%)和CK(20%,28%);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5d后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为(70%,66%)和(66%,61%),而CK—MB仅为(4%,6%),CK仅为(8%,10%)。结论 血清cTnT、cTnI能确切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较宽的诊断窗口时间,是心肌损伤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采用不同的心肌保护方法,转流前后的变化,以便对各种心肌保护方法做进一步评价。方法:按照术中将术中心肌保护方法分三组:包括含钾晶体冷停博液灌注组;冷血停博液灌注组;常温不阻断主动脉组。各组均于转流前后取静脉血,进行(cTnI)检测。结果:所有病例转流前cTnI均为阴性,转流后均为阳性。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无论采取何种心脏保护方法,心肌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cTnI因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心肌损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姜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712-3712
目前,心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已被 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并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确诊标志物[1]. 为此,对急性 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cTnI的测定,以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监测及预后方面 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作为心肌损伤标记物评价三七总甙片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术前cTnI正常的行PTCA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治疗组(n=120),对治疗组患者术前行三七总甙治疗9.34d。分别测定两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的血清cTnI水平及进行随访,分析相关因素,比较两组间cTnI升高及出院后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对照组中120例患者中23例术后cTnI升高,治疗组120例患者中12例术后cTnI升高,两组cTn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71,P<0.05);随访发现:两组间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甙能减少PTCA术后cTnI的升高,对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作为心肌损伤标记物评价三七总甙片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0例术前cTnI正常的行PTCA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治疗组(n=120),对治疗组患者术前行三七总甙治疗9.34 d.分别测定两组术前,术后6,12,24,48,72 h的血清cTnI水平及进行随访,分析相关因素,比较两组间cTnI升高及出院后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对照组中120例患者中23例术后cTnI升高,治疗组120例患者中12例术后cTnI升高,两组cTn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2.71,P<0.05);随访发现两组间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甙能减少PTCA术后cTnI的升高,对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 (cTnI)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后浓度变化及其对判定心肌损伤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近2年来心胸外科7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冠心病者除外)手术前(入院时及术前1 d)与术后(心脏复跳后2 h、复跳后12 h、术后第7天)血清cTnI的浓度测定,分析其心肌损伤程度、修复及预后.cTnI >0.5 ng/mL为阳性.结果 7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中,82.89%的患者入院时血清cTnI>0.5 ng/mL,其中76.32%的患者血清cTnI≥5 ng/mL;78.95%的患者术前1 d血清cTnI>0.5 ng/mL,其中60.53%的患者血清cTnI≥5 ng/mL;所有患者心脏复跳后2 h其血清cTnI≥5 ng/mL;96.05%的患者心脏复跳后12 h血清cTnI>0.5 ng/mL,其中85.53%的患者血清cTnI浓度高于正常高值10倍;74例患者中(有2例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于术后24 h),90.54%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cTnI>0.5 ng/mL,其中79.73%的患者血清cTnI≥5 ng/mL.结论 cTnI是高度特异、高度灵敏的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的标志物,其存在着长时间的诊断窗口,为临床判断患者心肌细胞损伤的修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及时救治,减少心肌坏死,防止心脏突发事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敏感、高特异诊断AMI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了更好地开展cTnI测定及其在临床心肌损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胸痛患者血清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cTnI对AM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评价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对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前、CPB后即刻、CPB后30min和1h、术后2h采血,用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cTnI、速率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和肌酸激酶(CK).结果cTnI、CK-MB、CK在CPB停止时均明显增高,其中cTnI、CK-MB在CPB后1小时达高峰,术后2小时开始下降,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K呈逐渐升高.另外,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cTnI增高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各自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cTnI在判断心脏直视手术心肌损伤及程度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cTnI快速,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对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合并心脏损伤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IMNM患者,收集入院首次血清学结果:心肌肌钙蛋白T(c 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完善肌病临床疾病活动度相关评分:HAQ、MMT-8及MYOACT;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并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正常组和心脏异常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cTnT、cTnI与心脏受损、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结果:总共入组患者39例,纳入心脏正常组25例,心脏异常组11例;心脏异常组血清cTnI值高于心脏正常组(P=0.043),其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心脏影像学异常显著相关(P0.001);cTnT与CK、MMT-8、HAQ显著相关(P0.001, P=0.010, P=0.036);CK与MMT-8评分、HAQ评分有相关性(P=0.042, P=0.05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是检测IMNM患者心脏受累的潜在筛选工具,cTnI对于评估心脏受损具有价值,而c TnT在评估坏死性肌病的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DJL常见的心脏疾病,多年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一直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敏感性并不高。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对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血清cTnI检测,并同时测定CK—MB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围术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进行CPB手术和50例非CPB手术围术期中几个时期的血液(包括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48、72h),测定其hs-CRP和cTnI的浓度。结果:术前hs-CRP和cTnI的测定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Hs-CRP于术后24h开始显著性增高,至72h后逐渐降低;术后即刻、术后24、48、72h各时相cTnI均显著性增高,其中以术后即刻增高最为显著,术后72h以后趋于正常。结论:hs-CRP和cTnI能反映CPB围术期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Ⅰ (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4 2例 ,测定血清cTnI及CK MB(肌磷酸激酶同功酶 )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 ,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变化。结果 :(1)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显著高于CK MB ;(2 )cTnI≥ 0 .2 5ng/ml患者 ,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于cTnI <0 .2 5ng/ml的患者。结论 :(1)血清cTnI作为心肌损伤指标优于CK MB ;(2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血清cTnI水平高低与患者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cTnI增高者 ,心脏呈扩大趋势 ,而心室功能测量则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心肌肌钙蛋白(cTn)用于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由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现已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强的标志物之一,是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协助ACS危险分级和反映其预后的主要生化标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TnI在诊断心肌损伤时有高度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42例.测定血清cTnI及CK—MB(肌磷酸激酶同功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观察心脏大小及心功能变化。结果:(1)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显高于CK—MB;(2)cTnI≥0.25ng/m1患,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于cTnI<o.25ng/m1的患。结论:(1)血清cTnI作为心肌损伤指标优于CK—MB;(2)病毒性心肌炎患,血清cTnI水平高低与患心脏大小以及远期心室功能发展有关。cTnI增高,心脏呈扩大趋势,而心室功能测量则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损害的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该院的8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筛选出45例疑似心肌受损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清cTnI、hs-CRP的测定.结果 45例患儿cTnI、hs-CRP含量显著升高,心肌受损患儿占51.7%,心肌损害发生率普遍增高,且二者与心肌受损程度呈正相关,除2例患儿外其余经治疗痊愈后二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可造成患儿心肌损害,cTnI、hs-CRP联合检测可及时了解心肌受损的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恢复的程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