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作为原告的患方经常以病历存在缺陷为由认定病历不具有真实性,使医疗机构不能通过鉴定完成举证而陷入困境。《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不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对于医疗机构而言,病历存在缺陷的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案例,对目前病历存在缺陷的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给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警示,避免因病历问题而陷入诉讼困境。  相似文献   

2.
医疗机构应用《侵权责任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缓解医患矛盾,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利益,针对医疗纠纷诉讼现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对该法实施后对医疗诉讼和医疗机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和流程;加强医务人员法治教育;持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病历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对药品、医疗器械、血液制品侵权的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对医疗产品质量问题的连带责任,扩大了患者追偿的责任对象,这一变化使得医疗机构在面临医疗产品缺陷时的风险增加,笔者就医疗机构如何有效防范该风险提出防控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尊严死”主要涉及三方面主体——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和医疗机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需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相似文献   

5.
在《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中规定医疗机构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在司法实践中,能够真正认定医疗机构伪造病历是很困难的,笔者欲通过两个案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相关部门处理类似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保留与修改问题,包括医疗事故概念的调整以及《条例》所构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制度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的改革方向等内容.在适用《侵权责任法》审理医疗损害责任案件的同时,《条例》作为国务院法规,应当在修改后继续在预防医疗纠纷发生、医疗纠纷案件处理以及违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方面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佼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在民法领域首次明确提出隐私权,即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在第六十二条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漏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医患关系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医疗机构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先论述《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我国医患关系法律规制的特点,再分析目前医疗机构中存在的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法律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医院内部管理、医务人员法律素养的培育、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和整治过度医疗等方面探讨《侵权责任法》实施下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性质与一般的产品责任相似,医疗机构的地位也相当于一般销售者,其归责原则也应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医疗产品缺陷的认定应从设计制造缺陷扩大到警示、跟踪观察缺陷。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应实行举证责任缓和,并对缺陷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实行不完全推定。《侵权责任法》需要在明确生产者与医疗机构的内部责任、明确销售者的责任主体地位等方面作出改进,另外,可借鉴美国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产品安全监测和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以单独章节的形式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对医疗案件的处理及医疗行为带来很多影响,对病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网上病历的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对医院网上的在院病人病历的调查分析发现,网上病历存在一些问题,表现是不适当的复制,不能按时限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内容,反映出医疗环节质量管理存在缺陷,使病历的真实性,准确性降低,失去了病历在医,教,研,法律,医疗保险等方面的使用价值。因此,提高临床医生对网上病历质量的认识,加强其责任心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建立有效的病历质量实时监控管理办法,加快结构化电子病历的研究和利用是改善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及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作为数字化医院的核心,电子病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实施后,电子病历获得了发展的法律环境。作者讨论了病历和电子病历的法律意义、病历在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电子签名法与电子病历的关系、社会关注的电子病历相关问题等,从而论证了电子病历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病人复印病历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病人复印病历的现状、目的以及影响患者知情权利的各种因素。方法 利用自编调查表对复印病历的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 ,采用描述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 30 6份调查资料。结果  98 37%的人对施行复印病历的措施持认可态度 ,98 0 4 %的人对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感到满意。患者复印病历的目的以资料保存 (2 8.5 7% )和医疗保险 (2 7.12 % )为主 ,复印病历人员对患者权利了解的现状还不够理想。结论 患者对病历复印权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但还应加强对农村和高龄人群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电子签名法实施后电子病历的证据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结合我国电子签名法的内容对电子病历的法律地位、证据属性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从证据"三性"原则研究分析了电子病历证据的可采性,并对医疗纠纷中的电子病历的证据问题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电子病历应用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22家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情况进行的调查,发现目前上海市目前电子病历已经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但应用层次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缺少法律和政策支持、电子病历法律地位尚不明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汇总了医疗人员对电了病历应用的优缺点的认识,并对电子病历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病历中储存的医疗数据属于患者的隐私,应当具有严格的保密性。在电子病历所有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直接规定医疗机构是电子病历使用权的主体对医疗机构和患者均存在不利影响。我国目前缺乏对电子病历的法律规制,导致患者通过诉讼途径寻求法律救济的困难增大。从立法的层面进行思考,应当规范电子病历监管部门权责,加强对患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Congress missed the August 21st deadline for writing comprehensive medical records privacy legislation, but will try again in September. The duty of setting privacy standards defaults to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HHS officials could take 6 months to draft regulations and finalize standards. Only a medical privacy provision in H.R. 10 has passed from the House to the Senate. This provision would allow health insurers to shar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with affili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for marketing purposes. Legislation to protect HIV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does not appear likely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18.
病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医疗价值和法律效力,提高病案书写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转科病案质量,由于涉及跨科,容易在书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转科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转科病案的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6月出院病历中护理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护理记录书写的质量。方法根据质控要求,护理部每月抽查100份出院病历,对护理记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问题原因是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病情观察不仔细。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病历书写规范、专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提高护理记录书写水平。  相似文献   

20.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equently receive requests for access to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including obtaining a copy of the medical records. These request may be made by patients, their solicitors or other third par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medicolegal issues around requests for access to medical record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hanges that were introduced by the recent amendments to the Privacy 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