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吕俊华  张世平  郑浩 《中成药》2006,28(10):1466-1469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对D-半乳糖诱导的糖基化模型大鼠并发脑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D-半乳糖(150mg/kg.d,ip)连续给药8周,诱导糖基化模型大鼠,并于第3周开始给予小檗碱高(300 mg/kg)、中(150 mg/kg)、低(75mg/kg)剂量处理6周。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果糖胺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含量及脑组织中AGEs含量、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脑内海马神经原线粒体的变化。结果:小檗碱高、中剂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糖化产物的形成(P<0.01),降低脑组织中AGEs及脑神经细胞内钙的含量(P<0.05,P<0.01),保护海马神经原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结论:小檗碱具有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蛋白糖基化反应,并对糖基化状态并发的脑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对D-半乳糖诱导糖基化大鼠脑损害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 Pue)对D-半乳糖诱导的糖基化模型大鼠并发脑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D-半乳糖(150 mg·kg-1·d-1,ip)给药8周,诱导糖基化模型大鼠,并于第3周开始给予葛根素高、中、低(300,150,75 mg·kg-1)剂量处理6周。测定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果糖胺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脑组织中AGEs含量、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脑内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葛根素高、中剂量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红细胞醛糖还细胞酶活性,抑制糖化产物的形成(P<0.01),降低脑组织中AGEs及脑细胞内钙的含量(P<0.05,P<0.01),保护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结论:葛根素具有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蛋白糖基化反应,并对糖基化状态并发的脑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对D-半乳糖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骨量的影响.方法:3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半乳糖组和仙灵骨葆组,每组10只.时照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D-半乳糖组皮下注射5%的D-半乳糖,剂量为100mg/kg,仙灵骨葆组皮下注射100mg/kg 5%的D-半乳糖 灌胃给药270mg/kg的仙灵骨葆,连续给药3个月后,取左侧胫骨进行骨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骨小粱面积百分数减小(P<0.01)、骨小梁数目减少(P<0.01)、骨小梁分离度增大(P<0.05),单位骨小梁破骨细胞数增加(P<0.01)及矿化沉积率下降(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与D-半乳糖组相比,仙灵骨葆组治疗90d后骨小粱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小梁厚度增加(P<0.01)、骨小粱数目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减小(P<0.01)、单位骨小梁破骨细胞数减少(P<0.01)及矿化沉积率增加(P<0.05).结论:D-半乳糖可导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仙灵骨葆可有效防治D-半乳糖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1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液流变学、醛糖还原酶(AR)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建立DN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50 mg/(kg·d)],川芎嗪低、中、高剂量[200、100、50 mg/(kg·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所有大鼠每天灌胃,连续8周。实验结束后,观察血液流变学、血糖、红细胞和肾组织中醛糖还原酶、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肾功能。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中血液流变学、血糖、肾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醛糖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HE、PAS染色显示,肾脏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糖、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来保护DN大鼠肾脏。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中GSK-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喂以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给予100mg/kg葛根素腹腔注射,连续6周.定期检测其体重、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实验结束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正常组增高70.20%(P<0.01),给予葛根素治疗6周后,大鼠骨骼肌中GSK-3的含量较模型组减少26.54%(P<0.01),较正常组增高25.02%(P<0.05).结论葛根素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细胞GSK-3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性大鼠胰岛素、血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联合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250mg/kg组,葛根素高剂量组(300mg/kg)、中剂量组(150mg/kg)和低剂量组(75mg/kg),各组连续灌胃给药60d,于给药后15 d、35 d、60 d,检测胰岛素和血糖,末次给药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素75、150及300mg/kg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P<0.01),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的SOD、降低MDA(P<0.05)。结论:葛根素能提高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脑自由基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cD-半乳糖48mg/kg/d)、加味温胆汤组(10g/kg.ig,Sc D-半乳糖48mg/kg/d),连续40天,取大脑皮质测定SOD、MDA、GSH-Px、MAO、LPF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注射D-半乳糖后,脑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及MAO活性增高(P<0.05),而LPF及GSH-Px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加味温胆汤则可提高脑组织SOD及GSH-Px活性(P<0.05和P<0.05),降低MDA含量(P<0.05),抑制MAO活性(P<0.01)。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注射D-半乳糖后,脂褐素、溶酶体大小形态不规则,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断裂、空泡样变,核膜内褶断裂、核仁边移等衰老改变。加味温胆汤则可使上述变性程度减轻。结论:加味温胆汤可延缓D-半乳糖所致的大鼠衰老,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这可能是该方抗脑衰老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鲵肉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Vit E)组和大鲵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D-半乳糖诱发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方法造模,腹腔注射D-半乳糖水溶液125 mg/(kg·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7周;大鲵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自由采食16、32、48 mg/(g·d)大鲵肉质,阳性对照组灌胃100 mg/(kg·d)Vit E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8周。8周后观察大鲵肉对衰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基本体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T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减少,血清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鲵肉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大鲵肉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鲵肉高剂量组及V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SOD、端粒酶活性,减少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复方中药干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消渴通痹颗粒干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方法:采用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消渴通痹颗粒灌胃,并与弥可保对照,2月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血清碱性髓鞘蛋白及坐骨神经糖基化终产物、醛糖还原酶的变化。结果:消渴通痹颗粒大剂量组与弥可保均能降低血清碱性髓鞘蛋白(P<0.05);消渴通痹颗粒还能降低大鼠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活性、糖基化终产物,尤以大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干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其机制与降低糖基化终产物、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保护神经髓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痹康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n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STZ 5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每周测1次体重,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一氧化氮(NO)和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及坐骨神经中醛糖还原酶(AR)和Na+-K+-ATP酶活性.结果 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糖痹康组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轻.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各剂量组大鼠体重第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SOD、NOS和NO含量增高(P均<0.05),AGEs、MDA含量显著降低(P均<0.01);坐骨神经AR浓度显著降低(P均<0.01),Na+-K+-ATP酶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 糖痹康可改善STZ诱导的DPN过高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对DPN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肾益智汤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 MDA)的影响.方法 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侧脑室注射Aβ_(25-35)制作老年痴呆大鼠模型, 以低5[g/(kg·d)]、中10[g/(kg·d)]、高20[g/(kg·d)]3个剂量的补肾益智汤灌胃治疗,通过八臂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活力,MDA含量.结果 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减少大鼠参考记忆错误(RME)(P<0.05),对工作记忆错误(WME)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SOD活力 (P<0.01); 中、高剂量补肾益智汤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含量 (P<0.01).结论 通过降低自由基水平可能是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行人工诱导衰老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初筛。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鼠,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后,给予不同周期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再配以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素腹腔注射,制备模型大鼠。检测空腹血糖(FB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常规病理切片,以初筛实验性衰老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①各组成模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②衰老糖尿病各组大鼠FBG升高,SOD下降,MDA升高;③胰腺病理切片显示:衰老糖尿病各组胰岛细胞团为正常对照组的22.93%-44.51%(P0.01),且胰岛边界不清,岛内细胞排列不规则,细胞空泡化,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结论:①不同造模法均可达到较高成模率。②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42d+高脂高糖6周+腹腔注射STZ(25mg/体质量.体表面积,2次)法所构建的实验性衰老糖尿病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麦门冬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麦门冬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小鼠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CTX组和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CTX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麦门冬水提物2.5、5、10g/kg灌胃,每只0.5mL,每日1次,连续给药10日。于灌胃第3、6、9日,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各1次,其余各组予CTX30mg/kg腹腔注射,每只0.5mL。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CTX组及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骨髓有核细胞及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均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均高于CTX组(P<0.05,P<0.01),且麦门冬高剂量组均高于麦门冬低剂量组(P<0.05);CTX组及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微核率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麦门冬低、中、高剂量组均低于CTX组(P<0.01),且麦门冬高剂量组高于麦门冬低剂量组(P<0.05)。结论麦门冬对CTX所致的小鼠骨髓抑制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将2月龄大鼠制成衰老模型,然后用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3味药灌胃,40 d后检测衰老大鼠晶状体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chyde,MDA)的活力和含量。结果中药治疗组晶状体中GSH-Px、SOD的活力较衰老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MDA的含量较衰老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制首乌、北沙参、紫丹参3味药联合应用具有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单侧结扎左肾输尿管建立肾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致肾纤维化模型,探讨真武汤对肾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结扎左侧输尿管的方法建立肾纤维化模型。造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20mg/kg.d)、真武汤低剂量组(2.1 g生药/kg.d)、真武汤高剂量组(9.8g生药/kg.d),给药28天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及术侧肾脏组织匀浆液中T-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 :相比于组织样本,血清中T-SOD活力及MDA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但整体趋势一致:造模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T-SOD活力和MDA含量较正常组均有所降低,经真武汤治疗后,T-SOD活力趋于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真武汤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DA含量上升,但与正常组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真武汤可上调UUO大鼠血清及结扎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对结扎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丽亚  崔显念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195-2196
目的探讨党参、首乌、天麻、麦冬、白术、续断混合注射液对快速老化大鼠学习记忆及血、肝、肾、海马、脑皮质抗氧化酶SOD,GSH-PX和过氧化物MDA的影响。方法采用氟哌啶醇造成大鼠获得性记忆缺失动物模型,通过电跳台回避法和腹腔注射党参、首乌等混合注射液,观察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各组大鼠血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模型组比较,党参、首乌等混合注射液可维持学习记忆功能,并使多种组织SOD和GSH-PX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党参、首乌等混合注射液有改善学习记忆和上调抗氧化酶SOD、GSH-PX、下调过氧化物MDA表达作用,说明党参、首乌等传统中药延缓衰老与促进抗氧化机制、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党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党参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小鼠的作用。方法观察党参多糖300,200,100 mg/kg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ALX,200 m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党参多糖300,200,100mg/kg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测定血清SOD,MDA的含量;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HC-SS,70 mg/kg)诱导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胰岛素后小鼠血糖变化观察党参多糖300,200,100 mg/kg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党参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党参多糖各剂量组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或P<0.01),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SOD的活性,减少MDA产生(P<0.05或P<0.01);对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结论党参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棘原花青素对6月龄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功能、醛糖还原酶活性及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DM模型组,沙棘原花青素大、中、小3个剂量组,并以正常组做对照。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A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沙棘原花青素各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脑组织中醛糖还原酶活性和MDA含量明显降低,而SOD、GSH-Px活性以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结论沙棘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多元醇代谢通路增强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侯志琨  东淳 《陕西中医》2020,(10):1360-1362,146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小鼠无氧运动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75只随机分为五组,空白组、训练组、丹红注射液低剂量组(0.05 ml/kg)、丹红注射液高剂量组(0.1 ml/kg)、红景天胶囊阳性对照组(0.674 g/kg),阳性组灌胃给药,其他组腹腔注射给药30 d后,分别测定小鼠在25 ℃的游泳池游泳及负重游泳后,力竭游泳时间、体质量变化,以及对生化指标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血浆中血乳酸(LD)、血红蛋白(Hb); 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氮(BUN)的影响。结果:丹红注射液与训练组比较小鼠的体重有增加趋势但不明显,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显著增加血浆中Hb的储备量和降低LD含量(P<0.05),提高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提高小鼠血清LDH活性和降低SUN含量(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增加小鼠的运动能力,提高耐缺氧能力,延缓游泳小鼠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