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口腔扁平苔藓中医药辨治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口腔扁平苔藓辨证论治要点主要是脏腑辨证,重视从肝论治;病证结合,标本兼顾;重视局部病损辨证与局部外用药相结合,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范伏元教授认为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治疗需分三期论治:初期治以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中期治以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晚期治以补脾肺肾、理气通络。临床运用疏风宣肺汤、柴芩温胆汤、归芪补肺汤等方临证加减治疗结缔组织相关性肺间质病变获满易疗效。  相似文献   

3.
蒋益兰教授基于恶性肿瘤"虚、毒、瘀"互结的病因病机理论,从预防为主的治未病思想,临证辨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病证结合,分期论治,衷中参西的论治观,提倡带瘤生存和以人为本的肿瘤辨治观,重视肿瘤病人的心理疏导等五个方面形成了诊疗恶性肿瘤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4.
法的探讨,意在希望能给医家以启示,为拓宽视 野,提高疗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慢性胃炎从“脏腑”论治@温佰胜$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惠州516005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脏腑;;辨治1 董可宝,项华美,王丽云,等.论理肺以  相似文献   

5.
介绍孙子凯主任医师辨治哮喘-慢阻肺重叠(ACO)的经验。哮喘-慢阻肺重叠较单纯哮喘或慢阻肺而言,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孙老师强调肺脾肾亏虚是发病之本,痰饮为标,感受外邪是诱发因素。辨治应紧密结合病机特点,发时治肺,辨痰为要,兼顾其本;平时治本,补中益气,温阳固肾。用药精当,组方灵活,才能收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国医大师柴嵩岩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为"阳证、热症、实证",其基本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冲任血海;在治疗过程中形成了分时论治、分年龄论治、辨证论治等论治方法;基于长期临床经验,将EM辨为湿热瘀阻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以"解毒热、化湿浊、祛瘀滞、散结聚"为遣方用药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刘绍武先生基于三部六病学术理论,在四脉定证原则指导下,针对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心阳不足,寒邪、痰饮、气滞、瘀血标盛的病机,协调整体气血,突出局部辨病,气血寒痰瘀同调,脑心肝脾肺肾共治,创制胸痹心痛经验方调心汤,临床疗效肯定,为胸痹心痛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朱世楷主任医师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50余年,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佳,经验独特: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表现不一,临证需细心分辨;胃镜病理识别、宏观微观结合;兼顾脏腑关系,注重通法运用;常规治法效微,结合体质辨证;辨证辨机论治,对药剂型多样;注意生活调摄,留意饮食事项。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疾病,黄政德教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提出上宣下通治法。临床上辨证运用加味三拗汤治疗咳嗽,取得很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咳嗽""喉痹"范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咽痒,咽喉干痛,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病因多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燥热灼津,肺络受损,肺气上逆与痰结于咽喉。治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利咽生津。临床采用止咳清肺汤治之,疗效颇佳。具体方法是:取桑叶15克,杏仁10克,浙贝母15克,沙参18克,桑白皮20克,紫菀12克,款冬花  相似文献   

11.
《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本文立足于《诸病源候论》对糖尿病肾病相关证候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析其主要病机为肾脏气、阴两虚,治疗当以补气滋阴为主,此书为我国现代中医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16首典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药物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论 张学文教授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热血瘀证,以天麻钩藤饮和(或)脑清通汤为基础方加减,多用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以治标,再加补肾、安神等药以扶正,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案例121份,运用Excel表及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121份案例中,使用中药70种,其中高频中药26种,频次排名前10的中药为川芎、炙甘草、丹参、石菖蒲、远志、白参、三七、桂枝、茯神、麦冬。获得3个聚类方:第一类方行气活血化瘀,宣通心阳,祛痰宽胸,由血府逐瘀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第二类方补益心气,养血安神,由养心汤加减;第三类方温通心阳,活血行滞,由自拟宣痹冠心丸加减。结论 袁肇凯教授治疗冠心病注重温通心阳,活血行滞,兼以养心安神,主张补通二法作为本病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谭新华教授对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认识、病证表现、证候分型、治疗方法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心得,认为“房劳伤肾”是本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肾阳虚衰、肾精亏损、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惊恐伤肾、瘀血阻络、湿热下注7种基本类型;临床治疗病证结合,随证遣方,随症用药,中西结合,多法活用。  相似文献   

15.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治愈。陈新宇教授提出运用内经“五脏整体观”理论分析病因病机,指出咳嗽不仅与肺相关,肾虚、脾湿、肝火均可引起咳嗽。临床治疗中陈教授多用伤寒原方加减,文中以桂枝汤、小陷胸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为例,系统阐述了陈新宇教授在咳嗽治疗方面的经验心得。  相似文献   

16.
晚明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以“树型今世”为编著目的,在题材选择、情境冲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其恪守礼教摒弃世俗人欲,重振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十分明显。小说采用叙事 议论的叙事模式,情节平铺直叙,固然朴实,却缺乏艺术性。作者注重小说的教化功能,忽视其娱乐功能,所以造成《型世言》的艺术价值与同时期拟话本小说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从《四书》学的角度,对北宋中后期活跃于学术舞台的理学、荆公新学与苏氏蜀学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治学方法和理论特点上三者有较多的相同之处,都注重阐发经典精义、关注天道心性问题、自出义理、发挥己意,但在三派学术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对《四书》思想资料的阐述和发挥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人体阴阳本体结构为主线,辅以八纲辨证与标本两端,从《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入手,对六经的时相变化以及六经病提纲证与代表方作出了诠释,从而使六经的实质得以阐明,即六经乃是人体一阴一阳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范围内的不同时区的六种不同的气化形式或气化单元,亦称“六经时相”。并认为六经实质能如此直接认定,不需它求,根本在于《伤寒论》六经的提出与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遵循着中医理论共同的基本原理,即阴阳运动的一致性与交感性;还在于张仲景将六经阴阳的气化交感运动与阴阳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直接对应起来,而人体阴阳本体结构正是作为如实反映阴阳的四时消息变化的一个定式而提出的,故能两两相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瘀血阻络型COPD稳定期Ⅰ~Ⅲ级患者共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1 s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MVV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各项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 < 0.05,P < 0.01),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喘息、易感冒、气短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对瘀血阻络型COPD稳定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脊髓充贯椎骨管腔、传导脑髓神机、调控躯体神机、脊髓濡养全身躯体及脏腑、脑脊液循环代谢自有常度。督脉循行脊髓,反映脊髓的大部分功能,督脉为通真之路,脊髓为脏真聚所。例举颈脊髓外伤后遗症神经源性膀胱并神经源性直肠、T12-L1水平椎管内多发性肿瘤术后、脊髓空洞症3个医案,阐释了脊髓病变以脏腑经络病变为基础,具有易虚损、易痹阻、易共病的病机特征。脊髓疾病属于督脉病变的一部分,治疗上以恢复督脉阴阳水火升降之通道为原则,要同时兼顾督脉病和髓病的用药特点。治督脉应与相关经脉同治,形神同治;虚者治肾命为主,实者通经络为要,治神者参考脑病;治髓虚实主于肝胆,尚用风药。脊髓疾病用药不拘定法,必须辨病辨证,分别轻重缓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