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Ti55531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90~810℃),合金中初生α相(αp)的含量减少,合金强度升高而塑性降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500~600℃),合金中次生α相(αs)变粗变长,合金强度降低而塑性升高;随着550℃时效时间的延长(2~8h),合金中析出的αs相含量增多,强度升高,塑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TA19钛合金进行不同温度(930,960,990℃)固溶2h+不同温度(550,590,630℃)时效8,16h热处理,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固溶+590℃时效8h处理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试验合金中的等轴α相含量降低,抗拉强度增大。经960℃固溶2h处理后,试验合金的组织由等轴α相和α′马氏体组成,在后续550℃时效8h过程中,α′马氏体分解不充分,颗粒状α相含量较少,合金抗拉强度增加有限;当时效温度升高到590℃,时效时间分别为8,16h时,组织中析出细小弥散的颗粒状α相,抗拉强度提高;继续升高时效温度至630℃时,α相粗化,抗拉强度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Ti55531合金棒材和锻件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和时效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575~650℃),棒材中的初生α相由颗粒状变为条状或短棒状,直至全部变为β晶粒,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增大,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大幅下降;随着时效温度降低,短棒状或条状α相逐渐溶解并球化析出α颗粒,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增大,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显著降低;为使钛合金棒材的室温强度和塑性达到最佳匹配,固溶温度应控制在相变点以下,时效温度宜选择在600~620℃区间;固溶温度在相变点以下,时效温度为600℃时,锻件的强度和塑性可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将SP-700钛合金在β相区1 000℃固溶15 min后,降温至(α+β)相区进行不同时间(3~10 min)和温度(650~900℃)下的固溶处理以及不同温度(370~650℃)和时间(15,90 min)的单级时效处理和280℃低温预时效+第二级时效的双级时效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下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850℃下固溶后合金中α相的体积分数随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固溶时间为5 min时,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在5 min固溶时间下,α相体积分数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固溶温度为650℃时,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β相区固溶+单级/双级时效后,合金基本由β晶粒、α相以及针状马氏体组成;在时效温度650℃和时间90 min下单级时效或时效温度650℃和时间15 min下双级时效后,合金均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  相似文献   

5.
分别在α+β两相区(925℃)、近β两相区(960℃)、准β单相区(995℃)对TC4-DT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拉伸变形,再进行920,940,960,980℃固溶和550,720℃时效热处理,研究了其流变应力的变化趋势和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拉伸变形初期,流变应力迅速增大至峰值后缓慢减小,同时流变应力降幅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拉伸变形温度越高或变形量越大,组织中初生α相量越少,针状α相越多,形成的片层组织越多;经960,995℃拉伸变形和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固溶温度越高,析出的针状α相越多,越易形成片层组织;经拉伸变形、固溶和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时效处理前的差别不大,但在针状α相间的β相上析出了次生α相,且时效温度越高,针状α相越粗大,片层组织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OM、X射线衍射仪、SEM等研究了固溶时效对高强亚稳态Ti-B20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合金经固溶时效后,由α相和β相组成;随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相由针状变成片层,尺寸增大且由晶界处优先析出,合金抗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冷变形时效对Ni36CrTiAl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36CrTiAl合金冷轧后经650,670,700和720℃时效以及950℃固溶再进行650℃时效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变形后时效温度的升高,胞状γ'相长大明显,650℃时效后胞状γ'相的直径为30~60 nm,720℃时效后为60~140 nm;冷变形后时效析出的胞状γ'相比固溶后时效析出的数量多,尺寸大;冷变形后时效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固溶时效后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比冷变形时效降低了26.2%和45.3%,但断后伸长率却增加了1.2倍.  相似文献   

8.
针对钛合金TC4封装壳体加工异常的现象,从壳体的加工工艺过程、钛合金热轧板材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判定壳体加工异常的原因在于材料中呈粗大长条状分布的初生仅相,并分析了钛合金热轧板材中产生粗大长条状初生α相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固溶处理工艺消除热轧板中粗大初生α相工艺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改善钛合金TC4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使大部分粗大的初生α相分解为细碎的次生等轴α相,明显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三、时效 时效是确保最终性能的关键,即将固溶处理并成形的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空气冷却的工艺,而时效强化过程即是从过饱和α固溶体中,析出高度弥散γ相,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和弹性的过程,其温度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若温度过低,铍原子不能获得足够能量,而阻碍高度弥散的质点析出,故得不到最佳性能。反之,则不连续脱溶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时效后LF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保温时间下,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均升高,塑性、冲击功均下降;时效后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γ'、M23C6、MC相;主要强化相γ’的析出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低于720℃时,γ’相析出量增加显著,温度高于720℃时,析出量的增...  相似文献   

11.
以M2高速钢丝锥为研究对象,运用深冷技术和电解强化技术对丝锥进行处理。探究深冷加钝化、深冷、钝化和未处理四种工艺下,丝锥在速度为240、320、380r/min时的使用寿命,试验发现经过深冷与钝化双重处理的丝锥比未处理的丝锥使用寿命提高3倍以上,只经过深冷处理的丝锥可提高1.5-3倍;攻丝速度对只钝化处理的丝锥影响较大,速度越高钝化效果越不明显。对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后发现二次弥散型碳化物的出现和刃口型式的改变是提高丝锥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机械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实际工作出发,对不同材料的调质及表面处理及其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总结,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的选择,要学会使用匹配原则和适度原则进行零件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Cr14Ni14W2Mo钢微观结构的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碳化物形态的影响及二次固溶处理与强化机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从事热处理工作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热处理缺陷,结合详尽的实例,介绍了热处理不良品的补救及返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速钢冷处理的现状及深冷处理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指出深冷处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果不稳定。通过全面试验找出原因,使深冷处理的效果稳定可靠,可大幅提高高速钢工具的切削寿命。  相似文献   

16.
电磁复合处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增益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加磁场和通过脉冲电流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是两种新型的处理方法,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对材料残余应力有一定作用。在这两种处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同时耦合脉冲磁场和脉冲电流的复合处理方式,并发现该处理方法在降低残余应力上有不同于磁处理及电处理的增益效应。试验采用16Mn平板焊接试样,通过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量同一位置沿焊缝和垂直焊缝两个方向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磁处理后残余应力下降10%左右,电处理后应力上升大约20%,而相同参数下同时耦合脉冲磁场、脉冲电流进行复合处理后,应力下降超过50%。对于其中出现的增益效应,初步分析是由于与残余应力相关的位错结构在脉冲磁场与电流复合作用下发生较大迁移,导致了应力的松弛。  相似文献   

17.
分离处理是进行船舶压载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分离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工作能力,也是后续处理方法和原理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各种分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和对比,为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分离方式的选择和后续维护保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J. Suchnek  V. Kuklík 《Wear》2009,267(11):2100-2108
Abrasive wear is responsible for intensive degradation of machine parts or tools. This process starts 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hard, mostly mineral, particles and the working surface. Methods of increasing the lifetime are based on applic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t materials or creation of hard, wear-resistant surface layers or coatings on the surfaces of machine parts or tools. Carbon and low-alloy steel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 (case hardening, nitriding) are used in cases of low abrasion. Another method of increasing lifetime is the application of ledeburitic steels.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se steels depends on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heat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of thermochemically treated steels, heat-treated ledeburitic chromium steels and high-speed steels show the 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se steels on their abrasion resistanc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arburized low-alloy steels is on the same level as in high-carbon structural and tool steels. In ledeburitic chromium steel maximum abrasion resistance was achieved by quenching from 1100 °C whilst in ledeburitic chromium–vanadium steel the optimum quenching temperature was 1150 °C. Growing abrasion resistance was caused by increasing amounts of retained austenite.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之一,文章就钢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及方法作了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齿面激光淬火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齿面激光热处理试验以及大量的应用实例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齿面激光热处理可有效替代常规热处理 ,同时对解决特殊齿轮表面硬化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