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本项目病源来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修复科门诊,共收治前牙及前磨牙修复患者38例,共计106颗患牙。其中:男性12例,占31.58%;女性26例,占68.42%。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前牙95颗,后牙11颗。该组病例中,曾经用金属烤瓷冠修复,使用1~12年不等,现因色泽不自然、龈缘黑线及炎症等原因请求二次修复治疗的患者21例,占55.23%。初次修复治疗17例,占44.74%。病例中活髓牙为62颗,  相似文献   

2.
上前牙缺失临床较多见,此类牙修复时患者要求镶复牙的形态、颜色、大小都能逼真,恢复原有的美观和发音功能。笔者自1993年应用牙本质自攻自断螺纹钉支架粘结桥, 修复68例上前牙,并对45例患者经半年~三年的临床随访复查,收到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 68例患者中,男性52例,占76.5%,女性16例占23.5%、年龄20岁~40岁。其中缺失上中切牙43例、占63.2%.缺失上侧切牙25例.占36.8%.均为个别牙缺失,基牙健康稳固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金银钯合金铸造桩核和预成玻璃纤维桩联合复合树脂核修复上前牙漏斗状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81颗已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漏斗状上前牙残根,其中36颗用铸造桩核冠修复,45颗用纤维桩树脂核冠修复,冠部修复体均为烤瓷冠,随访2年,比较临床效果。结果:铸造桩核组成功率80.56%,纤维桩树脂核组成功率82.22%,两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桩核修复上前牙漏斗状残根,临床效果基本相同。纤维桩由于就诊次数少、更有利于再修复而更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上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多数利用成品冠桩、塑料牙片与自凝塑料一次性修复,采用手法弯制金属舌面背一次性修复应用较少.在1984年~1995年间,行上前牙美容冠修复635例.一、临床资料:本组上前牙美容牙冠635例,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5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岁.塑料全冠296例,塑料金属联合冠339例.随访塑料冠196例,舌面背桩冠216例,其中中切牙262例,占复查总数412例的63.59%,侧切牙106例,占25.73%,尖牙44例,占10.68%.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再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 2002年6月至2004年2月之间来我科就诊的牙外伤病人28例,共38颗牙,其中男性20人27颗牙,完全脱位16颗,半脱位7颗,侧方脱位4颗。女性8人11颗牙,完全脱位6颗,半脱位5颗。38颗外伤牙中,上颌牙26颗,下颌牙12颗。年龄7~65岁,平均29.5岁。交通事故所致16例21颗,占57.1%,摔伤所致8例12颗,占28.5%,打架斗殴所致4例5颗,占14.3%,其中,  相似文献   

6.
全口义齿修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口义齿修复应精操细作,追求完美。技术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05至2006年收集无牙[牙合]病例100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8岁,均为初装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龋基牙固定修复后发生牙髓病变的危险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口腔中心就诊患深龋且治疗成功又作为固定冠、桥修复基牙的患者510例,男272例,女238例,年龄19-72岁。将这些患者中的深龋基牙542颗作为深龋组;正常牙体基牙312颗为对照组。观察2组基牙固定冠桥修复后牙髓状况,深龋组进一步分析牙髓病变与牙位的关系。421例患者661颗基牙成功回访。结果:2年内深龋组397颗基牙中41颗出现牙髓病变,发生率10.33%;对照组264颗基牙3颗出现牙髓病变,发生率1.14%,2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发生牙髓病变多在修复后的半年内。深龋下颌前牙牙髓病变率23.08%;下颌双尖牙牙髓病变率17.31%。结论:深龋基牙固定修复后发生牙髓病变的危险性显著高于牙体正常牙。固定修复尤其对患深龋的下颌前牙、下颌双尖牙牙髓健康影响较大,临床在选做冠桥修复的基牙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光固化复合树脂梅花形短桩修复乳上前牙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2例乳上前牙残冠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梅花形短桩进行修复,桩冠一体一次完成。结果 复查的54颗牙中,无1例根折,仅1例桩冠脱落,2例短桩折断,成功率达94.4%。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梅花形短桩修复乳上前牙是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因牙列缺损作固定修复后又拆除的1542例就诊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失败的原因及防治办法。 临床资料 1994年1月~2000年12月本科门诊1542例固定修复体拆除资料中,其中男性552例,占35.79%;女性990例,占64.20%;年龄最大为90岁,最小为17岁。进行以下项目调查:①修复的时间、地点及当时情况;②修复体的形态、长度、宽度及磨损程度;③修复体制作的材料和粘结材料;④基牙与残根的情况;⑤所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牙体牙髓治疗断根-正畸牵引-桩冠修复治疗上前牙龈下牙折,达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纳入标准:①单发性恒上前牙折断,完全折断,折断线最低点在龈下2.0mm-4.0mm,根无弯曲畸形,牙根发育完成,根尖周和牙周组织健康;②断根足够长(能保证修复后的冠根比即折断线以下的断根不短于同名牙的冠长)。  相似文献   

11.
上前牙位于面部突出位置,常因外伤而缺失,当前牙深覆牙合时,上下牙之间的颌间隙过小,甚至下牙的切缘咬在上颌牙槽嵴的黏膜上,没有足够的修复空间,如果勉强去修复,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些甚至成为不良修复体,给患者造成痛苦[1]。我们用小平导,首先矫治深覆牙合,取得足够的修复空间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上前牙缺失伴深覆牙合患者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8~35岁,平均27岁。1颗上前牙缺失者8例,2个上前牙缺失者10例,3颗上前牙缺失者2例。均为Ⅲ度深覆牙合。有8例为下牙的切缘咬在上颌…  相似文献   

12.
外伤脱落牙保留牙髓再植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脱落牙的即期再植可保留或去除牙髓,从1990年至1992年,作者对外伤脱落牙行保留牙髓即期再植49例,其中36例58颗牙获得5年随访,5年成功率为62.1%,保存率86.2%,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6例,再植牙58颗,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8~24岁。脱落1颗22例,2颗8例,3颗4例,4颗2例。牙脱落至再植时间1小时以内23例,1~6小时13例。上前牙52颗,下前牙2颗,下前磨牙4颗。二、再植方法:脱落牙以0.5%双氧水(3%双氧水、生理盐水新鲜配制)和…  相似文献   

13.
笔者完成了双层牙冠半固定修复牙列缺损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61岁,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主诉:上前牙拔牙半年,要求修复缺失牙。  相似文献   

14.
费春艳  郑岩  张青 《口腔医学》2008,28(11):615-615
儿童在剧烈运动或嬉戏玩耍时,常因意外导致牙齿折断或脱落。光敏复合材料用于外伤牙的修复,以其美观、简便操作、破坏牙体组织少、易配色而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186例共205颗牙,男96例,女90例,年龄8~15岁,均为上前牙,由于外伤造成的冠折,96颗单纯釉质折断,80颗牙釉质及牙本质折断,29颗露髓。  相似文献   

15.
弹性义龈修复上前牙区牙龈退缩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弹性义齿材料修复上前牙区牙龈退缩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18例上前牙区牙龈退缩严重的患者在牙周治疗后进行弹性义龈修复,并对修复后义龈的舒适性,美观性及稳固性做随访.同时对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做对比研究。结果 18例患者在修复后,对义龈的美观性为94.4%,义龈的舒适性为88.9%,对义龈的稳固性为100%;义龈修复后的患者牙周情况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弹性义龈修复是治疗上前牙区牙龈退缩的一种疗效显著的保守方法,对患者牙周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属烤瓷修复上前牙6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 ,我们对 763例 12 3 6个上前牙采用了烤瓷修复 ,并对 63 8例 90 0个修复体逐年随诊 ,认为疗效较为满意且有点滴临床体会。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4 0 3~ 2 0 0 0 0 2 ,用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 763例 12 3 6个上前牙 ,失访 12 5例。能逐年随诊 63 8例 ,90 0件修复体 ,其中男 3 10例 ,女 3 2 8例 ,年龄在 16~ 65岁之间 ,观察时间最短 6月 ,最长 6年。1.2 方法1.2 .1 一般情况 ,按常规进行牙体预备及修复。牙体预备时 ,注意在保证牙体固位、抗力形前提下 ,磨出足够的金瓷间隙 ,颈部备出约 13 5…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断冠再接与玻璃纤维桩联合树脂桩核修复应用于恒上前牙外伤冠折的修复疗效。方法:65例82颗青少年上前牙外伤冠折断冠后保留完整患牙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1颗,应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断冠再接,对照组41颗,用玻璃纤维桩联合树脂桩核冠修复,随访12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1年成功率为97.6%,对照组1年成功率为92.7%。结论:断冠再接技术不但色泽外形上能与剩余牙体组织及邻牙匹配,且与复合树脂比较抗压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操作方便,是修复上前牙外伤冠折患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2006年应用3M复合树脂加强型的玻璃纤维桩与全冠联合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8—9月份修复科门诊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为30—42岁,平均年龄36岁。共28颗患牙,上后牙16颗,其中残根6颗,残冠10颗。下后牙12颗,其中残根6颗,残冠6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5年运用锥状螺旋种植体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结果。方法:总结1993年、1994两年间上前牙缺失行CDIC太锥状螺旋种植体修复的51例72枚种植体。结果:临床观察5年累积成功率为87.5%。结论:临床运用结果表明,该类种植体临床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美学效果理想,适合国人上前牙修复。  相似文献   

20.
上前牙缺失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深覆牙合、缺隙变窄、中线不正等 ,如果不能及时修复 ,随着时间的延长缺牙间隙会越来越窄 ,深覆牙合越来越严重 ,致使患者失去修复的条件。我们采用了矫治性修复治疗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单位 :0 10 0 5 0呼和浩特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   1.临床资料 :本文选病例 12例 ,均为女性 ,年龄 10~ 18岁 ,上前牙缺失数 1~ 3颗 ,缺牙时间 1个月至 10余年。失牙原因 :先天性缺失 5例 ,后天性缺失 7例。2 .治疗方法 :矫治性修复 ,典型病例如下。例 1,女 ,18岁 ,1997年 5月初诊。病史 :患者乳牙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