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人格特征,初步探讨影响流浪行为产生的因素.[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艾克森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12例住院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同期住院的104例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FES-CV量表中家庭环境、宗教道德观和组织性得分较低,矛盾性、独立性及控制性得分较高,EPQ-RSC量表精神质和神经质得分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环境中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以及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是流浪行为产生的风险因素.[结论]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差的家庭环境和相对缺陷的人格可能是其流浪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将 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治疗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48例 ,其中脱落 2例 )和对照组 (4 8例 )。对行为治疗组进行行为治疗共 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行为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PANSS评分、阴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得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第 6个月末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PANSS分、阳性量表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分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行为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使用MMPI对150例有攻击行为和150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控制力差和过度控制两类人格特征。MMPI的Pb、Re分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自我管理记录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成年精神科男女病房各2个,按性别采取抛硬币法随机抽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个病房,从每个病房便利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研究对象20例,共抽取8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自我管理记录单,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幻听护理和管理。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包括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ANSS) G2、G4、G15评分、冲动行为风险评分和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试验组34例、对照组30例完成研究。干预前PANSS(G2、G4、G15)、冲动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和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NSS(G2、G4、G15)、冲动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和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患者的PANSS(G2、G4、G15)和冲动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幻听自我管理记录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管理,有助于患者有效地识别、应对、管理幻听症状,改善幻听对其情绪及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书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功能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6例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和门诊康复患者以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对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书画治疗,并与21例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期为20周,分别于入组前、书画治疗4,8,12,16和20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TES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12周末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减分率、一般精神病理减分率和PANSS总分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书画治疗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中的激惹因子,测评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激惹因子评分高低将患者分为冲动组和非冲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发生率。结果冲动组患者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情烦躁、易激动发牢骚及容易发怒5个项目评分均高于非冲动组(P<0.01),而拒绝做日常事务项目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率为85.54%,高于非冲动组的7.69%(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OSIE中的激惹因子测定,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惹情绪,预测其冲动行为,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阳性症状为主型精神分裂症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的双相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为其鉴别诊断提供线索。方法采用MMPI测试软件,评估24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37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或抑郁的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人格特征,分别计算临床量表10个因子分值。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男性患者的社会内向因子分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40);双相障碍男、女性患者之间的临床量表10个因子分均未见差异。两组患者的临床量表10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的精神病态、偏执性人格、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划界的T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偏执性人格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划界的T分,其余均低于中国常模标准。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人格特征改变,两组患者MMPI无明显差异,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为主型患者的社会内向人格可能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书画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书画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采取正性强化、负性强化和行为量化评分等手段进行书法绘画治疗,共8 w,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书法绘画治疗.治疗前NOSIE、BPRS、SANS以及IPROS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书画行为疗法,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书画行为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进行为期8周的书法绘画治疗,应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与30例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能参加并完成书法绘画治疗.治疗前各量表评定,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量表的评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正规、系统的书画行为治疗,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和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分为3个阶段,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心理治疗及简单的娱乐活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SAPA与SANA、 MRSS、SDSS和再次住院次数和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有利于院外的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周怀忠  王朔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86-3988
目的:调查研究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38例,观察8周。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共72例患者完成随访,帕利哌酮组35例,利培酮组37例。治疗4周末帕利哌酮组PANSS各项减分率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帕利哌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2.9%,利培酮组治疗有效率为86.5%,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时两组PSP值有不同程度提高,帕利哌酮组提高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无明显差异,但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同时进行认知干预,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和WHO生存质量量表(QOL-100)评定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1、第2年末再入院率和PANSS、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和QOL-100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农村家庭病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36例家庭病床组与同期36例住院组进行对照,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评定临床疗效,6个月末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1)。家庭病床组有效率69.4%,住院组66.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家庭病床组SDSS评分明显低于住院组(P<0.01)。结论家庭病床是农村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途径,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书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书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功能康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6例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和门诊康复患者以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对1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书画治疗,并与21例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期为20周,分别于入组前、书画治疗4,8,12,16和20周末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TESS总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治疗第12周末起,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减分率、一般精神病理减分率和PANSS总分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书画治疗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院随访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出院30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各153例.随访组定时进行随访,一般为入组后2周、6周,以后每隔12周随访1次,特殊情况随时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1年、入组后2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与自制患者病情复发及再住院人数统计表作为评价工具.结果 入组后1年、2年随访组患者PANSS评分、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复发及再住院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出院随访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回归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64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治疗药物不变的基础上合并改良森田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疗效。 结果 治疗前后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SSPI量表总分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能显著改善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并且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8 w的、以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为措施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不实施该康复措施.两组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康复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前,所有量表评分两组间均元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对恢复和重建良好的行为和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病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病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还增加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月经期均接受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 I)与住院观察量表(NOSIE)的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月经期到来的一周内,PANSS、CG I和NOSIE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NSS、CG I和NOSIE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月经期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护行为训练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及一般性娱疗活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护行为训练,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2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病情,痊愈出院1年后,评价2组恶化率和复发率.结果 (1)干预前后,2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2)干预前,2组ESCA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研究组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3)出院1年后,研究组PANSS评分和恶化率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我护理行为训练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照顾能力,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冲动行为,将62例患者分为冲动和非冲动两组,并应用护士观察量表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在激惹因子中,两组得分有差异(P<0.05)和显著差异(P<0.01)。笔者认为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护士观察量表测定,有利于了解病人的激惹情绪和冲动行为,以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及对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