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检测86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浆CT-1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2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T—l浓度将AMI患者分为CT-1〈300pg/mL组(n=52)和CT-1〉300pg/mL组(n=34),记录患者1个月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观察AMI后CT-1水平的变化、CT-1与cTnI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AMI患者血浆C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T-1水平与cTnI成正相关(r=0.761,P〈0.01);CT-1〉300pg/m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1〈300pg/mL组(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CT-1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753,95%CI为1.112~3.438,P=0.012)。【结论】血浆CT-1水平能够反映AMI患者心肌坏死程度,也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历史对照的研究方法,在综合治疗指南、专家咨询意见和益气活血法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根据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分为治疗组(临床路径组,197例)和对照组(非临床路径组,40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9.2±4.2)dvs.(12.7±8.6)d,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46365.7±18266.9)元vs.(52866.O±35404.4)元,P〈0.01],治疗纽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2.5%vs.6.9%,P〈0.05)。【结论】以益气活血法为基础的AMI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可以降低AMI患者住院时间,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AMI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血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异常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研究。【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利钠肽前体超过450ng/L 11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首次严重心血管事件。【结果】干预组经抗心衰治疗后NT-proBNP浓度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共有37例患者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2.2%),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较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致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26例(40%,26/65),对照组35例(70%,35/5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首次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利钠肽前体异常者予以抗心衰治疗,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陈慕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27-1727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治疗组(n=33),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TC、TG、L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伐他汀在改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肖士桂  刘颖望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82-188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并评价其与近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将158例AMI静脉溶栓的患者分为再通组和未再通组,比较溶栓前、溶栓后24h的QTd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一周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与QTd的相关性。【结果】静脉溶栓再通组QTd明显减少(P〈0.01),未再通组无明显变化(P〉0.05);再通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12.7%比32.1%,P〈0.01)。AMI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的QTd明显大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P〈0.01)。【结论】成功的静脉溶栓能显著减少AMI患者的QTd,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QTd对判断静脉溶栓疗效、评价AMI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短期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分为三组:正常组24例,血清PCT水平〈0.5μg/L;轻度升高组43例,血清PCT水平在0.5~1.9μg/L之间;明显升高组33例,血清PCT水平≥2.0μg/L。随访观察不同组别AMI患者30d生存状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吸烟比例、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升高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升高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及MA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hs—CRP、吸烟、糖尿病等均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较高,可较好的预测患者的短期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再灌注治疗对前壁或非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灌注治疗的方式,分为择期PCI治疗组(PCI组)101例及溶栓组(对照组)9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并对存活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病死率明显高于PCI组,住院期间PCI组的心功能改善不明显,随访期PCI组远期左室功能改善明显。其中前壁AMI患者对照组死亡率和MACE数目均明显高于PCI组(P〈0.05)。结论:择期PCI治疗可以改善A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远期MACE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前壁AMI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AMI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否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探索其机制。方法:符合标准的AMI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发病6小时以内接受溶栓和常规治疗(如吸氧、止痛、镇静、应用阿司匹林、肝素、硝酸酯类、ACEI等)。治疗组(22例)溶栓后6小时以内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睡前服,连服6个月;对照组(26例)仅溶栓不予调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而对照组上述3项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腹泻,停药后再服未再发生。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小,AMI患者早期应用该药可明显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联合卒中单元的脑卒中患者392例为卒中单元组(治疗组),神经内科常规病房的脑卒中患者389例为普通病房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神经功能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BD院内感染(肺部感染及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院内感染发生率(6.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可以从联合卒中单元的病房管理模式中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观察组),以西医疗法治疗30例(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BNP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纽(P〈0.05),RBc.ICR明显降低(P〈0.01),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且能明显降低患者的RBC-ICR及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傅琼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67-168
【目的】探讨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中减轻患者不适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行结肠灌注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肾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舒适感明显增强。【结论】舒适护理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中恐惧、寒战、腹痛、紧张等不良反应,明显增强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0MI)患者血尿酸、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AMI组、OMI组和对照组的血尿酸、胆红素水平。结果AMI组血尿酸明显高于OMI组(P〈0.05)和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明显高于OMI组(P〈0.01)和对照组(P〈0.05);OMI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和低胆红素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AC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咯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治疗1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为(311.±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80.0%(6/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2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0.0%(21/75),与对照组患者的266.7%(20/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显著降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近期效果较好,不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等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106例UA患者分为三组,A组在常规治疗上每晚口服辛伐他汀20mg;B组在A组基础上每日加服氯吡格雷75mg;C组在B组基础上每12h给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疗程7d。观察三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检测凝血、血脂水平。各组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0d,随访期间A组、B组患者维持原治疗不变,C组治疗同B组。【结果】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P〈0.05),三组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血脂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1)。随访30d后,C组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胡艳娟  刘群友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49-2050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肝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88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除给予基础的综合治疗外,一组给予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另一组在腺苷蛋氨酸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治疗四周后,比较肝功能改善状况和近、远期的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各指标恢复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的短期和长期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后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郑筠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84-1184,F000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心理干预,入院第2d和术前1d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观察两组焦虑量表评分的变化及手术和住院时间。【结果】术前1d焦虑量表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前1d较入院2d焦虑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实验组却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焦虑症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绪、疾病知识掌握、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情况。【方法】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循环酶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Hcy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AMI)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2.76士4.89)μmol/L、(17.69土7.11)μmol/L、(26.734士13.56)/μmol/L、(9.90士2.56)/μmol/L;SAP组、UAP组、AMI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Hcy水平明显高于sAP组、uAP组(P〈O.01);UAP组Hcy水平高于SAP组(P〈0.01)。【结论】临床上常规检测Hcy,对高Hcy患者给予干预治疗,以降低高Hcy血症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清创方法对急诊伤口愈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急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在清创术过程中应用涡流式水流冲洗法并结合红外线治疗仪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在清创术中采用传统擦洗法对伤口进行清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清创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治疗组阳性例数(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0例)(P〈0.01);治疗组清洗伤口时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伤口愈合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涡流式水流冲洗法清洗伤口效果好,且对创面损伤小,能减轻患者痛苦,而红外线治疗对伤口愈合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申强  邓平  包忠武  艾庆  唐川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70-1872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高血压痛患者脑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20例非心脏手术高血压患者,110例预防性应用美托洛尔(实验组),另110例使用安慰剂(对照组),测定两组的心率、血浆BNP、cTnI、血糖和血脂,观察其心肌缺血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拔管后的心率、收缩压、心肌缺血发生率、BNP、cTnI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美托洛尔可有效减少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的风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