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腹膜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发生广泛纤维化,从而压迫血管、神经和输尿管等而出现临床一系列梗阻症状,其中以输尿管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最多见.其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病人不能及时就诊,早期不易被医生发现,常延迟诊治.腹膜后纤维化的 一线治疗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而目前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输尿管松解术、双J管置入引流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等方法治疗[13].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收治28例腹膜后纤维化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病人,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腹膜后纤维化(RPF)是因各种原因引起腹膜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发生广泛纤维化,从而压迫血管、神经和输尿管等而出现临床一系列梗阻症状,其中以输尿管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最多见。其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病人不能及时就诊,早期不易被医生发现,常延迟诊治。腹膜后纤维化的一线治疗主要取决于病人的病情,而目前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输尿管松解术、双J管置入引流及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等方法治疗[1-3]。2007年6月—2012年12月共收治28例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晚期肿瘤导致的输尿管梗阻多是由于晚期盆、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的浸润及转移直接压迫输尿管,或由于盆、腹腔肿瘤介入治疗、放化疗后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输尿管梗阻,进而引发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目前对于此类患者放置双J管治疗,置管失败者主要行肾穿刺造瘘治疗.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7例输尿管梗阻置管失败患者行经皮下肾盂膀胱分流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输尿管松解、带蒂大网膜包裹的方法治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4例。结果:随访0.5~3年,4例患者肾功能正常,肾积水基本消失。1例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因肾积水严重,行患肾切除术,随访3年4个月,对侧肾功能正常。结论:逆行肾盂造影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带蒂大网膜包裹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致上尿路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从1995年2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1例腹膜后纤维化并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9例术后肾脏功能有明显改善,6例静脉肾孟造影提示术后肾脏积水明显好转.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病例纤维化程度未见明显加重,病情稳定或无变化.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腹膜后纤维化的重要手段,输尿管松解加大网膜包裹或腹腔移位术、输尿管镜腔内手术等联合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RPF)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6例RPF误诊病例资料。结果 16例均以腰背部疼痛不适为主要症状,伴恶心、呕吐2例,血尿4例,伴肾区叩击痛11例,触及上腹部包块7例,伴腹胀6例,下肢水肿3例。CT扫描16例均见腹主动脉周围有低密度灶包裹,边界不清,6例累及髂血管,4例累及下腔静脉;8例腹主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正常结构消失,管腔轻度狭窄;10例出现肾积水,4例病变侵犯输尿管,病灶以上段输尿管明显扩张、包埋段输尿管显示不清;7例行增强CT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或稍强化。误诊为腹主动脉大动脉炎8例、输尿管肿瘤及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各4例。16例均行手术治疗,经术中病理均诊断为RPF,予手术缓解输尿管梗阻及周围组织血管压迫,术后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出院,随诊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当临床遇及腰背痛、腹膜后组织肿物或不明原因出现尿路梗阻症状患者,CT检查发现有异常密度灶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并伴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征象时,应想到本病可能,及时行CT增强扫描,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病情,仔细鉴别诊断,必要时可行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PF患者的超声征象,观察腹膜后有无异常团状回声,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回声、毗邻及血供情况。结果 10例RPF患者腹主动脉周围均可见团状低回声包绕,4例下腔静脉亦受累;8例伴泌尿系阳性征象,其中3例双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低回声病灶包绕输尿管;3例左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2例右侧肾积水,梗阻水平以上输尿管明显扩张。超声明确诊断5例,2例仅提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3例诊断为腹部包块。结论 RPF主要以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团状回声为特异性征象,特别是超声首诊发现不明原因的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时,应考虑该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黄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4):442-443
目的:总结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收治的9例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诊断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狭窄4例行肾盂输尿管整形术,膀胱输尿管尿反流致肾积水2例行输尿管膀胱移植术(Cohen术),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导致对侧肾积水1例和肾发育不良侧输尿管扩张积脓压迫膀胱颈致对侧肾积水1例行发育不良肾和输尿管切除术,输尿管上段狭窄致肾积水1例行输尿管部分切除吻合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除一例术后仍有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外,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对小儿单侧肾发育不良、对侧肾积水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2年10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确诊的13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13例患者中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10例,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伴有肿瘤者3例。(2)11例患者腹膜后腹主动脉中下段的前壁及两侧壁可见厚度不一的弥漫性条状低回声包绕,形态不规则,范围不等,1例表现为边界较清晰的低回声团块。10例团块内部回声均匀,2例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少量细线状纤维分隔样稍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团块内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其中3例团块同时包绕下腔静脉,3例病变向下延伸至髂血管周围。(3)11例患者(84.6%)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10例同时合并输尿管扩张。肾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者可见低回声病变包绕输尿管。输尿管局限性狭窄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腹膜后纤维化首选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临床病理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晓燕  张长淮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189-189,i015
引起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很多。有输尿管本身的病变如肿瘤、炎症,输尿管外的病变如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妊娠、肿瘤压迫等。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也能引起梗阻,但国内外文献尚无大宗报道。现报道5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讨论其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导致肾积水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RPF患者常见首发症状为腰背痛或腹痛(69.2%);(2)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和血清IgG4升高最常见。超声检查仅提示上尿路积水。RPF的静脉肾盂造影(IVP)和CT尿路成像(CTU)表现具有特征性。IVP肾盂输尿管显影不良时,CTU能较清晰的显示上尿路影像。CT扫描发现腹膜后软组织肿块9例(37.5%),优于超声检查;(3)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治疗22例;行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置双J管术1例。最终确诊为继发性RPF8例,其中4例为术前诊断,3例为术中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冷冻活检证实,1例为术后病理证实;(4)特发性RPF手术后肾积水均获长期缓解,而继发性RPF的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及其治疗方案。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RPF的重要手段,CTU优于超声检查和IVP。输尿管松解和腹腔化手术可以使特发性RPF输尿管梗阻得到长期的缓解,术中对肿块进行冷冻活检有助于鉴别特发性和继发性RPF,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松解和/或吻合术治疗管外压迫致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该组40例,平均48.6岁;单侧32例,双侧8例。B超检查均有患侧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其中轻、中、重度肾积水分别为5、23和12例。手术经腹腔路径24例,腹膜后途径16例,于腹腔镜下予松解和/或切除病变段后行输尿管-输尿管或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治疗。结果 4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0.5min(75~175min),平均术中出血125.5mL(80~250mL),均无输血,术后3d起均无明显漏尿。平均随访16个月(3-72个月)。30例行IVU、B超复查患肾分泌恢复正常;10例肾积水明显减轻,肾功能改善;吻合口无狭窄。结论 有熟练操作经验的腹腔镜下松解和/或吻合术治疗管外压迫致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初步随访效果良好,有微创优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径路腹腔镜下膀胱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腹膜外腹腔镜下膀胱外黏膜下隧道式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ich-Gregoir改良术)治疗10例输尿管出口梗阻患者,其中5例为单纯先天性输尿管末端狭窄;2例为巨输尿管症;3例为重复肾输尿管末端狭窄(2例为双侧性).[结果]10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手术时间(107±22)min,出血量(49±16)mL,住院时间(5.8±1.1)d,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随访3~12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明显好转或消失,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无一例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腹膜外径路腹腔镜下膀胱外黏膜下隧道式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抗反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是一种病因不明、进展缓慢、较罕见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其特征是腹膜后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压迫输尿管、大血管、胆管和腹膜后腔其他脏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巨大积水肾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分析了2004年至2008年56例因巨大肾积水接受了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5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0~180min,平均121min。所有患者均未输血,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检查标本发现36例存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另20例巨大肾积水继发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论】尽管巨大积水肾占据了大部分腹膜后腔,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仍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膜后纤维化与监测疾病转归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的腹膜后纤维化患者12例,分析治疗前后腹部超声表现,特别是腹部大血管、肾、输尿管等周围有无异常回声.结果 12例患者均可测及肾集合系统分离,其中7例在后腹膜大血管、肾及输尿管等周围可见范围不等的低回声或偏低回声团块.3例患者行肿块切除术,7例行输尿管松解术+激素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治疗后复查超声显示病灶消失或较治疗前缩小,肾积水减轻,肾功能好转,血肌酐下降.结论 超声有助于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且可监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0例腹膜后纤维化的超声征象进行总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腹主动脉周围均可见低回声团包绕,8例伴泌尿系阳性征象(3例双侧、2例右侧、3例左侧),4例下腔静脉亦受累;超声明确诊断的有5例,2例仅提示肾积水或输尿管扩张,另3例诊断为腹部包块。结论:RPF主要以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软组织回声团为超声特异性征象,特别是首诊发现不明原因的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下极异位血管切除、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和肾盂整形术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水成像(MRU)诊断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和肾积水患者28例,21例采取开放手术,7例采取后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术中切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切除异位血管和切除受压部分输尿管后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肾盂整形术。结果手术证实下腔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13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左髂总动脉压迫1例。术后3~6个月随访,肾脏、输尿管积水减轻;术后1~10.5年(平均3.6年)随访,20例肾、输尿管积水消失,6例明显减轻,肾盂分离小于20mm,1例肾盂分离仍有30~35mm,但无腰区胀痛症状,1例肾积水虽减少,但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不良。7例后腹腔镜下手术:1例因损伤腔静脉而中转开放,余6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90min。结论先天性血管压迫是输尿管和肾积水的原因之一;B超、IVU和MRU结合MRA、腔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手术仍是治疗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后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进食早、住院短、恢复快,手术时间不长于开放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PF)的超声及临床表现,提高该病的早期发现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IRPF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声像图特征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0例中31例(62%)表现为腰腹部胀痛;29例(58%)超声仅显示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14例(28%)超声显示肾积水合并腹膜后条形不规则低回声,包绕腹膜后脏器或血管;35例(70%)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16%)患者口服药物或内置引流管治疗.结论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IRPE,能为后续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RPF)的超声诊断,加深对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方法 对7例临床收治的腹膜后纤维化病例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超声图像均表现为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的浸润,都伴有肾盂输尿管扩张.结论 超声可直接显示腹膜后纤维斑块,同时发现累及输尿管及引起的肾盂、输尿管积水,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