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项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 174例产妇中的429例分娩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n=429);选择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429例分娩正常足月儿(出生体质量为2 500-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n=429)。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2007-2012年本院巨大儿发生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产次)、分娩前情况(分娩前末次宫高、腹围、妊娠图曲线异常)、体质量变化情况(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分娩时体质量)、胎儿情况(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合并羊水量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及分娩情况(分娩孕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异常)等因素。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观察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产次、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分娩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宫高、腹围、妊娠图异常曲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合并羊水量过多和及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男性新生儿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是女性的1.84倍。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龄、产次、宫高、腹围、合并羊水量过多或(和)GDM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影响因素。重视妊娠图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质指数(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平阳县人民医院确诊为GDM的孕妇95名为观察组,同期非GDM的正常孕妇128名为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监测孕妇血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监测孕妇HbA1c;监测孕妇体质量,计算BMI。记录孕妇分娩孕周、孕期HbA1c值、BMI进行分组,观察组按照HbA1c值分为≤6.5和6.5组,BMI以25 kg/m2分为正常组和超重组。记录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围生结局。围生结局包括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结果入组时,观察组孕妇BMI、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胰岛素治疗后,产前观察组孕妇HbA1c较入组时有所下降,两组孕妇BMI均增长高于入组时,产前观察组患者增长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及≤6.5的GDM孕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前,超重组GDM产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及体质量正常的观察组(P0.05)。结论 GDM可影响围产期结局,增加并发症风险,而有效控制血糖及体质量可显著降低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829例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台州医院分娩的829例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810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孕期体重增加、胎儿腹围、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性别、分娩方式等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发生率为5.67%,且男婴明显多于女婴。其中观察组孕妇文化程度、孕妇年龄、孕周、孕期体重增加、宫高+腹围、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分娩方式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孕产次、出生胎儿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周、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是诊断巨大儿的重要依据,巨大儿会增加母婴并发症,应该准确估计胎儿体重,加强产前预防、产前诊断,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该院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孕妇590例。孕前体重指数BMI≥25者为孕前超重组共114例,BMI<25者为对照组共476例,比较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于孕前正常体重者孕期体重增长按15 kg再分组比较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①孕前超重组在糖尿病筛查、糖耐量试验(OGTT)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宫高+腹围≥140cm的比例及巨大儿、产钳助产、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孕前正常体质量者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上述指标也高于孕期体重增加<15 kg者(P<0.05);③孕期食用水果多的6、7、8月孕妇糖筛、OGTT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P<0.01);④偏爱吃维生素C水果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高(P<0.01)。结论:控制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减少GDM的发生及降低剖宫产率。孕前、孕期应均衡饮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期增重及其总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3年3-9月选取成都市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829名单胎健康孕妇作为基线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于首次纳入时收集孕妇孕前等基线资料,于孕第(12±1)、(28±1)、(36±1)周及分娩前分别收集孕妇锻炼习惯、膳食摄入情况等信息和测量孕妇体重,分娩后收集分娩孕周等分娩信息。GDM诊断按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防治指南(201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中、晚期增重和孕期总增重与GDM的关系。结果 共682名孕妇纳入数据分析。控制生育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孕早期锻炼、产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膳食能量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孕早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早期增重不足组和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均增加(分别为OR=1.23,95% CI:0.63~2.38和OR=2.20,95% CI:1.12~4.35);与孕中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中期增重不足组和过多组GDM发生风险均降低(OR=0.47,95% CI:0.18~1.19和OR=0.78,95% CI:0.43~1.42);与孕晚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晚期增重不足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48,95% CI:0.77~2.84),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降低(OR=0.53,95% CI:0.28~0.99);与孕期总增重适宜组相比,总增重不足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2.16,95% CI:1.04~4.46),总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降低(OR=0.74,95% CI:0.38~1.46)。结论 孕早期增重不足和过多均可能增加GDM发生风险,孕早期可能是影响GDM发生的关键时期,孕中晚期增重对GDM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1年6-9月产前门诊建卡检查孕妇,以《妇产科学》诊断GDM标准,其中正常妊娠50例,产前检查诊断为GDM孕妇74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66例。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负荷试验(OGCT)和HbA1c,并比较各组孕妇三指标的阳性率和敏感度、可靠性、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G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的GCT及HbA1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糖耐量受损组相比,GDM组的GCT及HbA1c水平同样均显著升高(P〈0.05);GDM组和糖耐量受损组FPG、OGCT、HbA1c诊断阳性率大小顺序为HbA1c〉OGCT〉FPG;GDM筛查中HbA1c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1%、97.9%、98.2%和81.8%,均显著高于FPG、OGCT(P〈0.05)。结论 HbA1c在GDM患者诊断中具有快速,阳性率、敏感性、可靠性和特异性高等特点,在临床GDM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对母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86例巨大儿孕妇及同期86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糖尿病孕妇、过期妊娠及男胎孕妇发生巨大儿的几率大;当宫高+腹围>140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双顶径大于等于9.5 cm,股骨长径≥7.5 cm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巨大儿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根据宫高、腹围、双顶径等多项指标预测巨大胎儿的发生,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避免巨大胎儿引起的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巨大儿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因素、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280例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280例巨大儿孕妇有112例(40.00%)身高≥162cm,103例(36.79%)超重,138例(49.29%)经产妇,孕周>40周占53.93%;宫高+腹围≥138 cm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4.07,P<0.01),双顶径和股骨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产程异常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周及遗传因素有关;巨大儿的诊断要通过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巨大儿不宜作为剖宫产的常规指征,但出现异常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分娩巨大儿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常规产检并分娩巨大儿的孕妇89例为病例组,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孕妇39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型、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孕36周宫高及腹围水平等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BMI)≥24.0、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总体重增长超过16 kg、孕36周腹围身高比≥0.66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36周腹围身高比、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对孕36周宫高及孕36周宫高+腹围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及0.751(P<0.01);当孕36周宫高临界值为36 cm时,灵敏度为0.755,误诊率为0.124,而孕36周宫高+腹围临界值为140 cm时,灵敏度为0.663,误诊率为0.225。结论: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多样,尤其是针对孕前体型超重、高龄的孕妇更应加强孕期健康宣传教育及高危监测管理,控制其体重增长,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关注其宫高及腹围的变化。以孕36周宫高临界值为36cm来评估巨大儿发生的预测价值比孕36周宫高+腹围临界值为140 cm在灵敏度及误诊率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蒋红清  徐丽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3-2265
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围产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1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经产妇巨大儿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及随机选择的无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双顶径、胎儿腹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组(P<0.05)。与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比较,经产妇巨大儿正规产检比例、择期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探讨Bayes判别分析应用于巨大儿发生风险进行预测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69例巨大儿和169例正常足月儿按条件进行1:1配对,纳入可能与巨大儿出生有关的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有判别意义的指标,将有判别意义的指标带入Bayes判别模型中得到Bayes判别函数,并对判别函数进行回顾性考核和外部检验。  结果  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影响巨大儿出生的因素有产妇身高、孕早期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妊娠期糖尿病、孕周、宫高+腹围。建立的Bayes判别函数:巨大儿y1=-27.802+8.420×产妇身高+8.719×孕早期BMI+10.485×孕周+3.375×妊娠期糖尿病+2.862×(宫高+腹围);正常足月儿y2=-17.477+7.161×产妇身高+7.217×孕早期BMI+7.862×孕周+2.036×妊娠期糖尿病-0.085×(宫高+腹围)。建立的判别函数其Wilks'Lambda(λ)=0.512,P < 0.001,因而判别函数有统计学意义。对判别函数进行考核,结果内外部符合率均达到80%以上。  结论  巨大儿的出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构建的Bayes判别模型对巨大儿有较好的判别作用,为今后更为准确的预测巨大儿的发生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温岩  王先先  孙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4068-4070
目的:探讨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孕期诊为GDM并且血糖控制满意的孕妇23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251例作为对照组,追踪所有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4.0 kg为巨大儿。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即抽取脐血测脂联素水平,并记录出生体重、身长、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新生儿营养指数RI。结果:GDM组巨大儿出生体重、RI及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巨大儿脐血脂联素与出生体重、RI成负相关关系(P<0.05),与HOMA-IR成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巨大儿身长、头围、肩围及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不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脐血APN水平可直接反映巨大儿的体脂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血、母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新生儿脐血及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与母血脂联素水平、出生体重、出生身长、体重指数(BMI)、宫高、胸围、腹围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脐血脂联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BMI、胸围、腹围、孕周呈正相关(P0.05);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水平(P0.01),但与脐血脂联素无相关性;巨大儿母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产妇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产妇脂联素水平、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孕周为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129例,将确诊为GDM的53例孕妇纳入观察组,其余76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孕早期FBG、HbA1c水平及孕前BMI,通过Logistic寻求联合诊断因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孕早期的FBG、HbA1c水平及孕前B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31、7.426、6.548,均P<0.05);观察组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53、4.731、5.381,均P<0.05);孕早期FBG、HbA1c及孕前BMI单独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80、0.67,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5%、91.48%。结论孕早期FBG、HbA1c及孕前BMI对妊娠期糖尿病有较好的联合诊断价值,早期诊断并及早干预有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流动人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检出率及影响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观澜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850例妊娠妇女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850例妊娠妇女中GDM的检出率为9.65%;与无高危因素妇女相比,年龄≥35岁、异常分娩史、反复尿糖阳性、妊娠前体质量>75 kg、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巨大儿、携带HBsAg、妊娠≥3次的妇女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检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所有妊娠期妇女进行75 g OGTT、采用GDM新诊断标准后,其诊断率升高,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妊娠妇女应重点监测。【关键词】 糖尿病,妊娠;广东;居住流动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