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血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以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SS评分及血清CD8+、CD4+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血清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41-4542
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塞(CI)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我院98例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统计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治疗前两组组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46/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CI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并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44-4546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基于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疗效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2.41%,治疗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包括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沟通能力和情绪状态,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联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依照临床路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选取9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大剂量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周劲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30-2531
目的 比较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与单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内科2007-06-2010-06期间住院治疗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组)62例和对照组(血塞通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治疗结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8.7%,对照组总有效率66.1%,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血塞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血塞通注射液效果更理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脑梗死采取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1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配合血塞通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用药1周、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2周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可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0.4 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碧姬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62-1263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而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一部分,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自2008年5月开始,制定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标准,并依照标准实施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336例临床资料,根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是否存在CMBs分为无CMBs组154例,CMBs组182例;CMBs组按CMBs分布的位置分为大脑皮质、皮质下、基底节及幕下。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血液检验结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CMBs组中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的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IHSS评分。结果:与无CMBs组相比,CMBs组的尿酸和Hcy水平更高,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总胆固醇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几率均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脑卒中病史、Hcy和尿酸水平与CMBs的发生有关(P0.05);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均为CMB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不同部位CMB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Bs分布于不同部位患者的尿酸水平、Hcy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高Hcy、糖尿病、脑卒中病史、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分布的部位对NIHSS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步长脑心通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脑微小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微小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2 h后拔线再灌注。实验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步长脑心通组(BCNXT),每组20只。观察指标: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流量、脑组织EB含量、金属基质蛋白酶基因表达、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48 h模型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146.1±34.5)mm~3,步长脑心通组(97.2±25.8)mm~3(P<0.01);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自再灌注24 h开始恢复。与12 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步长脑心通组再灌24~48 h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好转(P<0.05);模型组大鼠再灌注后脑内EB含量升高,并于再灌后3h与48h出现两个高峰(P<0.05);步长脑心通组各时间点EB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步长脑心通组与模型组相比,在再灌24 h、48 h和120 h的MMP-9 mRNA含量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步长脑心通组各时相血流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0.05)。再灌注48 h模型组内皮细胞线粒体嵴肿胀,部分嵴断裂呈空泡样改变;内质网扩张呈空泡;紧密连接少见,血管基底膜尚完整。步长脑心通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完整;部分线粒体嵴肿胀断裂呈空泡样改变;基质均匀;内皮细胞所含吞饮小泡很少;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存在;整个基底膜连续完整。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微小循环障碍,脑血流量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异常。步长脑心通可明显改善MCAO大鼠再灌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减小脑梗死体积,这种作用与改善脑微小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致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35例颅脑外伤并盐耗综合征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病人治愈,1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于严重的颅内感染,2例死于严重的颅脑外伤。[结论] 意识状态恶化、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改变是其诊断的主要临床依据,治疗需补充血容量及补足盐液,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The Ontario Crippled Children's Centre was opened in 1962 to provide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any type of physical disability. During 1970, 451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registered at the Centre and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their charts.  相似文献   

17.
195例脑性瘫痪儿童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脑瘫儿童伴发的合并症。方法 对195例脑瘫儿童(男性113例、女性82例,年龄7个月~11岁)除做一般性检查外,常规做脑电图、眼底检查、听性脑干反应、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等,分析伴发合并症。结果 195例患儿中,伴单纯运动障碍27例(13.8%);168例(86.2%)伴有1种或多种并发损害,其中精神发育迟滞168例(86.2%)、视力障碍92例(47.2%)、体格发育落后40例(20.5%)、癫痫25例(12.8%)、听力障碍12例(6.2%)、头小畸型11例(5.6%)、行为异常3例(1.5%);伴二重损害15例(7.7%)、三重损害123例(63.1%)、四重损害30例(15.4%)。结论 脑瘫儿童多合并各种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Bobath-based rehabilitation performed at a pediatric cerebral palsy (CP) inpatient clinic. [Subjects and Methods]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28 children with CP who were inpatients at a pediatric servic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being an inpatient of our hospital aged 2–12 with a diagnosis of CP; having one permanent primary caregiver; and the caregiver having no medical or psychotic problems. All of the patients received Bobath treatment for 1 hour per day, 5 days a week. The locomotor system, neurologic and orthopedic examination,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 of the patients, and Short Form-36 (SF-36) of permanent caregivers were evaluated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to hospital,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and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Results] Post-admission scores of GMFM at discharge, and 1 and 3 months later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Social function and emotional role subscores of SF-36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discharge. [Conclusion] Bobath treatment is promising a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for rehabilitation technics.Key words: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Bobath  相似文献   

19.
有癫痫发作的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8例有癫痫发作的脑型血吸虫患者,经血清、脑脊液免疫学、脑电图、头部CT或MRI检查,结合疫水接触吸及临床表现而确诊。经分析结果表发:癫痫发作形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额叶、顶叶和额额顶交界部位病变以全面性发作或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颞叶病变以复杂部分发作多见。  相似文献   

20.
氨力农是一种非洋地黄、非儿茶酚胺类正性肌力药物 ,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 ,发现该药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 。为了观察其疗效 ,我们对 30例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发病在 4 8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例 30例 ,男性2 1例 ,女性 9例 ,年龄 4 3~ 72岁 ,平均年龄 5 9.3岁。所有病例均按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 ] ,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 ,均未见颅内出血。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受损 ,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