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12、γ-干扰素(IFN-γ)、IL-4因子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及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IL-2、IL-12、IFN-γ、Th1/Th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患儿应用小儿豉翅清热颗粒治疗对血清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流行性感冒患儿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翅清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IL-4、IL-8、IFN-γ、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翅清热颗粒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患儿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利于减轻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可托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治疗的85例扁平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外涂维A酸软膏治疗,每天一次,并每日取红花(6 g)泡茶饮;观察组患者每天加服复可托(口服),每次2 mg,每天一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FN-γ、IL-4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χ2=5.0585,P<0.05).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可托口服治疗扁平疣疗效较好,通过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除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2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4天、30天及对照组儿童的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表达水平及免疫指标(CD3+、CD4+/CD8+)。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IL-2、IFN-γ、IL-10、CD3+、CD4+/CD8+低于对照组,IL-4、IL-1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30天,研究组患儿IL-2、IFN-γ、IL-10、CD3+、CD4+/CD8+逐渐升高,IL-4、IL-13逐渐降低(P<0.05);治疗30天后,研究组患儿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改善两种类型细胞因子的平衡,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炎症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96例RRT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匹多莫德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等免疫指标水平,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变化,CD3+、CD4+及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IgM及IgG等免疫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WBC、TNF-α、PCT及NEU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及血清中IFN-γ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IL-4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匹多莫德可有效抑制RRTI患儿体内炎性反应,提高免疫能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曲肽注射液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联合干预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血清前蛋白(PA)及胃泌素(MTL)水平、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NEC患儿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奥曲肽注射液,研究组采取奥曲肽注射液~+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均持续干预14 d。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PA及MTL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水平、体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较对照组(75.76%)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A及MTL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量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采取奥曲肽注射液及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可有效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MTL含量,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增加体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白介素37(IL-37)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表达水平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分析。方法选取120例AR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IL-37蛋白及mRNA表达,辅助性T细胞1(Th1)、Th2、Th17、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提取2组PBMCs,并应用浓度为100、200 ng/mL的重组人IL-37蛋白(rIL-37)干预,分析干预前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IL-37水平及IL-37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h1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h2细胞、CD4+CD25+Treg细胞、Foxp3+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1β、IL-6、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IL-10、IL-27、IFN-γ、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7与IL-1β、IL-6、IL-17存在负相关性,与IL-4、IL-10、IL-27、IFN-γ、TGF-β1存在正相关性(P<0.05)。rIL-37干预后,研究组IL-1β、IL-4、IL-6、IL-10、IL-17、IL-27、IFN-γ、TGF-β1各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 ng/mL组干预PBMCs细胞各细胞因子变化水平相较于100 ng/mL组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IL-37表达明显下降,进而影响了Th1/Th2、Th17/Treg细胞平衡,导致抑炎因子水平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升高,在AR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对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9).研究组为rhGH 施他宁组;对照组为单用施他宁组.检测两组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指标(CD4 、CD8 及CD4 /CD8 )、体液免疫指标(IgM、IgA、IgG及C3)和血清免疫调节因子(IL-1、IL-6和TNF-α)的动态水平,并观察两组SAP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后10 d检测显示,CD4 、CD8 及CD4 /CD8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体液免疫指标IgM、IgA、IgG及C3的恢复程度较对照组快(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浓度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单用施他宁组(P<0.05).结论 SAP患者短期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rhGH能明显改善免疫功能,rhGH对患者免疫系统可能具有直接的调理作用,与生长抑素具有治疗的协同作用,降低了SAP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河南省许昌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糠酸莫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8 (IL-8)、γ-干扰素(IFN-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而CD8+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4、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而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组,28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2表达水平、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3~+/CD4~+、CD4~+/CD8~+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D3~+/CD8~+、CD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2、IL-10、IL-1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L-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NF-α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IFN-γ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D4~+/CD8~+、CD3~+/CD4~+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说明患者的免疫耐受力与免疫逃逸存在较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华 《大医生》2024,(5):32-34
目的 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10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憋、发热及肺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探讨OLP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流式细胞术( FCM)和酶联免疫法( ELISA)分别测定120例OLP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 IgA、IgG、IgM、C3、C4)、细胞免疫指标( CD8+、CD4+、CD4+/CD8+、CD3+、CD19+)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IL-6、IL-10、IL-12),并与1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对OLP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口腔护理等,并观察疗效。结果 OLP患者的血清中IgG、IgM、C3、C4均升高(均P<0.01), IgA降低( P<0.05);外周血中CD4+、CD4+/CD8+、CD3+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CD19+值较对照组高(P<0.05);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6和IL-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一个月的临床护理观察,在120例OLP患者中,显效者76例,有效者40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达96.67%。结论 OLP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情况。恰当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OLP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贾敏 《妇幼护理》2023,3(15):3771-3774
目的 探究奥司他韦联合阿奇霉素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EOS、SAA 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道感染患儿 84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奥司他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减退时间、肺功能水平、免疫指标以及 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肿咽痛、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5)。研究组的 FEV1、FVC、FEV1/FVC、MVV 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的 CD3+、CD4+、CD8+、CD4+/CD8+ 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的 EOS、SAA、hs-CRP、WBC 水平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对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奥司他韦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能促进临床症状减退,改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缓解炎症。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h1/Th2和Tc1/Tc2细胞的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PGE2与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共同培养120小时,测定细胞增殖程度。ELISA方法测定24、48、72和120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4+IL-4+T细胞和CD4+IFN-γ+T细胞以及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比值。各实验均以不加PGE2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随PGE2的浓度增加,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01);T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GE2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9,p=0.000)。②实验组培养120小时的IFN-γ浓度与第72小时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917),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随时间持续增高(p=0.046);实验组不同时间的IFN-γ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产生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400);对照组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高于48、72和120小时(p值分别为0.007、0.003和0.002);实验组细胞培养24小时时IL-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细胞培养48、72和120小时与对照组IL-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CD4+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767);实验组CD4+IL-4+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CD8+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441);实验组CD8+IL-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PGE2体外抑制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GE2作用24小时即可抑制IFN-γ和IL-4的产生,并且明显影响T细胞IFN-γ的高峰出现,对IFN-γ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对IL-4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明显;PGE2使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和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增加,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向Th2/Tc2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免疫制剂胸腺肽α1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6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免疫制剂胸腺肽α1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gA、IgG及IgM等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TNF-α、IL-6和IL-8等炎症因子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4%(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A、IgG、IgM、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A、IgG及IgM免疫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也无1例出现明显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免疫制剂胸腺肽α1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群,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阴道灌洗液中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3月-2019年03月本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根据宫颈病变类型分为慢性宫颈炎组(n=60)、宫颈上皮内瘤变组(n=72)和宫颈癌组(n=78),并根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高危组(n=120)和HPV低危组(n=90),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及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分析IgM、IgG、IgA和IL-2、IL-4、IFN-γ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外周血IgM、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外周血IgM、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阴道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4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组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和阴道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低于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IL-4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和阴道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低于慢性宫颈炎组,IL-4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HPV高危组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和阴道灌洗液中IL-2、IFN-γ水平低于HPV低危组,IL-4高于HPV低危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M、IgG、IgA水平与IL-2、IFN-γ水平呈正相关性,与IL-4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IgM、IgG、IgA水平和阴道灌洗液中IL-2、IL-4、IFN-γ水平表达异常,并与宫颈[]病变严重性和HPV感染危险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肺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肺表面活性蛋白(S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速(PEF)]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SP-A、TNF-α、IFN-γ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IL-6、SP-A、TNF-α、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8+降低,CD3+、CD4+、CD4+/CD8+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VC、PEF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FVC、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喉痛、咳嗽、鼻塞流涕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EU%、WB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感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外周血象及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李华 《大医生》2024,(2):52-54
目的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的效果以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6例甲型流感病毒患者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和研究组(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病毒转阴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咳嗽咳痰消失、咽痛消失、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甲型流感病毒的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状态,促进病毒检测转阴,且安全性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