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炒黄芪、酒黄芪、生黄芪三种不同的炮制方法,炮制完后,提取不同炮制方法下黄芪黄酮类、糖类成分,比较炒黄芪、酒黄芪、生黄芪三种炮制方法的黄酮类、糖类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酒黄芪毛蕊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生黄芪、炒黄芪(P<0.05),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炒黄芪(P<0.05)。酒黄芪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含量显著高于生黄芪、炒黄芪(P<0.05),酒黄芪、生黄芪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均显著高于炒黄芪(P<0.05)。炒黄芪、酒黄芪水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生黄芪(P<0.05),炒黄芪还原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酒黄芪、生黄芪(P<0.05),炒黄芪、酒黄芪多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生黄芪(P<0.05)。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的黄酮类及糖类成分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酒黄芪的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炒黄芪的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因此,须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显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白芍生品及其各种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白芍生品炒白芍;总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炒白芍白芍生品。结论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炮制工艺对白芍糖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炮制对黄芪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黄芪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盐麸制黄芪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其余炮制品均较生品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芪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有一定影响,这对阐述黄芪的炮制理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而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北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净制、醋炙、酒炙、麸炒、鳖血炙)与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d的相关性,为阐明炮制机理和炮制品的不同功效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Hypersil ODS C18 色谱柱 (4.6 mm×200 mm, 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测定波长210 nm,进样量20 μL. 结果 不同柴胡炮制品之间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差异较大,柴胡皂苷a的含量依次为:麸炒柴胡>生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柴胡皂苷d的含量依次为: 生柴胡>麸炒柴胡>醋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 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a、d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砂烫怀牛膝与炒制怀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砂烫法与炒制法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怀牛膝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为探讨怀牛膝的最佳炮制方法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怀牛膝5种不同炮制品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酒烫品>盐烫品>酒灸品>盐灸品>生品、砂烫品比炒制品有明显提高。结论:砂烫法炮制怀牛膝较传统的炒制法优。  相似文献   

7.
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东晖 《当代医学》2011,17(33):150-151
目的 探讨炮制对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丹参的不同炮制品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不同,丹参酮ⅡA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米炒品和酒制品.丹酚酸B的含量在原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生品饮片、酒制品和米炒品.结论 炮制对丹参药材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中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0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 :柴胡经不同的方法炮制后,柴胡皂苷a、d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柴胡皂苷a的含量变化依次为:生柴胡酒麸柴胡炒柴胡酒柴胡≈鳖血柴胡醋柴胡,柴胡皂苷d的含量变化依次为:生柴胡酒麸柴胡鳖血柴胡酒柴胡炒柴胡醋柴胡。结论 :本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柴胡及其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并为全面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为深入探讨柴胡炮制的意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七不同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HPLC测定三七生品及不同温度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为研究三七炮制机理及探索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中5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7及以上,回收率为97.6%~101.7%.3种炮制品(蒸制品、油炸品和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整体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均有新成分产生。炮制品中五种成分含量下降幅度和新产生成分含量增加幅度与加热温度相关。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新产生成分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三七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砂炒法是一种有前景的三七炮制方法。生品与炮制品三七的物质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这也许就是导致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的直接原因,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包括理化和薄层色谱(TLC)鉴别,检测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1)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均含有糖类、苷类、酚类、鞣质类、有机酸类、皂苷类、黄酮类、甾体、三萜类、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可能含有挥发油、油脂类成分。水提液中酚类、鞣质类和皂苷类成分有差异。(2)水提液中,奶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含量较低;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三种炮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3)水提取液中,醋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奶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低。(4)水提取液中,生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奶制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金樱子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炮制方法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硫酸-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结果:金樱子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蜜制,麸制,砂炒,清炒,盐制,生品。结论:金樱子多糖的含量与不同的炮制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黄不同炮制条件下炮制品中含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其含量差异,揭示中药炮制前后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大黄不同炮制品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总黄酮,在0.0048~0.096 mg/mL浓度线性范围内,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或增或减,说明炮制工艺对中药大黄各成分影响不同。结论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可作为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黄炮制后化学组分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采用比色法检测鞣质含量。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中蒽醌类成分和鞣质的含量有差异,游离蒽醌:熟大黄>酒大黄>生大黄>大黄炭;结合蒽醌: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鞣质: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结论:大黄炮制后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和量比关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蒸制时间糖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用硫酸一苯酚法测定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中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何首乌炮制后均较生品含糖量高,其中蒸制35h,100℃干燥,还原性糖和水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清蒸何首乌最佳条件为蒸制35h,100℃干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牛膝中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牛膝不同炮制品中多糖,比较各炮制品中多糖的差异。结果牛膝酒制品、盐制品、牛膝炭和生品中多糖分别为9.06%、8.20%、4.88%、6.05%。以酒制品中的多糖最多,牛膝炭中最少。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够影响牛膝中多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枳实生品、醋炙品及麸炒品等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枳实挥发油的53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含量最高的生品达到64%,含量最低的麸炒品也有33.0%。枳实挥发油成分生品为26种,醋炙品为37种,麸炒品为48种,枳实经不同程度加热炮制后,柠檬烯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挥发油的品种数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结论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也不相同;但含有部分相同的化学成分。同时,此方法适用于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进一步对枳实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温莪术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的影响,为优选温莪术的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得温莪术药材的各炮制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并比较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结果]温莪术的不同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在1.09%~1.38%(g/g)之间。[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温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依次为:生品〉醋炒品〉莪术片〉醋煮品〉酒制品。  相似文献   

18.
中药延胡索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容量法及电位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延胡索生品及醋炒、醋蒸、醋煮、酒炒和盐炒5种延胡索炮制品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另采用薄层扫描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6种样品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并对各种样品进行了小白鼠止痛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延胡索用醋炮制或用酒炮制均能提高其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煎出量,并能增强其止痛作用,其中醋制法较为显著。实验结果与临床上多用醋制延胡索入药的经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不同炮制工艺对大黄中蒽醌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和炮制时间对大黄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和番泻苷A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黄分别用酒炙、酒炖、醋炙和炒炭等工艺炮制,用HPLC法测定各种炮制饮片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炮制一定时间:大黄素:酒炙〉酒炖〉生片〉醋炙〉炒炭;大黄素甲醚:酒炙〉生片〉醋炙〉酒炖〉炒炭;芦荟大黄素:生片〉炒炭〉酒炙〉酒炖〉醋炙;番泻苷A:生片〉醋炙〉酒炙〉酒炖〉炒炭。结论:应规范大黄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药及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考查山药炮制与其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的关系。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山药及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按以下顺序减少 ;生品 ,蜜麸炒山药 ,炒山药 ,米炒山药 ,土炒山药 ,焦山药 ,炭山药 ,麸炒山药。测定结果 :经统计检验说明各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均较生品有显著降低 (p<0 0 1或p <0 0 0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