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对“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法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安平 《今传媒》2009,(7):21-24
一、时事新闻的概念 在著作权法的客体中,有两类被排除在外:第一类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第二类是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在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中,<著作权法>规定了以下三种作品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它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相似文献   

2.
试析《著作权法》中“发行”的意义范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中10次使用了“发行”这个词汇。同时,在著作权、使用权、出版权中包括有发行权;在出版、传播等词里含有“发行”的意思。正确理解《著作权法》中“发行”一词的意义,对掌...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前夕,我国修订了已实施十年的《著作权法》,次年,新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经修订后也正式施行。几年下来,与旧法相比,新著作权法在各方面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法律毕竟是滞后的,作为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工作人员,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逐渐发现,现行《著作权法》在涉及广电传媒行业的规定中,仍存在着一些疏漏和不足,现仅就其中的几个小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以期对该法的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专门就缔结著作权使用合同问题规定了一系列条款,在其他章节中,也有许多关于遵循合同原则及对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规定。这都体现了著作权法“缔结合同使用作品”的原则。为了认真贯彻这些规定,我们对广西8家出版社近些年来签订出版合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视野     
《视听界》1999,(3)
部分代表委员谈《著作权法》第43条修改3月11日《新闻出版报》讯,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对《著作权法》(修正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其焦点是现行《著作权法》的第43条。于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中有一条与国际版权公约大相径庭的条款:“广播电台、电  相似文献   

6.
编辑怎样使用新著作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著作权法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几经周折,在各界的关注下,终于在2001年10月27日诞生了.这是我国为迎接人世而修订完善的一部重要法律.虽然,我国在加入WTO的一系列多边和双边谈判中没有承诺完全开放出版业,特别是没有完全放开编辑出版环节的市场准入,但我们也可以从新旧著作权法的比较中看到出版业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而且保护是暂时的,开放是必然的,作为出版业主体的编辑人有必要认真研读新著作权法,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对四川农业问题的一次谈话中说,全国二十亿亩耕地,八亿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是富不起来的,经过十年、二十年努力,变成三亿农民,其他农民从经营土地中分离出来搞别的,中国农民才能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带战略性的思想。他说,四川一亿亩耕地,需要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第一搞养殖业;第二搞开发业;第三搞林牧业;第四搞加工业;第五搞服务行业。搞服务行业,就牵涉到发展小集镇,比如搞洗澡、理发、照相、戏园子,还有运输业、建筑业。经过若干年之后,你们有三千万农民搞种植业就行了,五千多万人分离出来搞别的,不然农民就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8.
自新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后,不时听到出版社有人对新法啧有烦言: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作者的权利,相对地缩小了出版社的权利。其实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的新实施条例有许多对出版社有利的地方,出版社只要认真学好学透,在保护作者合法权利的前提下用好用活相关规定,就可取得对出版社有利的权利,以充分维护出版社的权益,趋利避害,争取到更大的出版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23日至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上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新闻媒体对人大常委委员、著名词曲作家谷建芬和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版权局前任局长宋木文在会上就修改著作权法的发言作了报道。我与文学艺术和科学界、新闻出版界的朋友们一样,对此次修改著作权法十分关注。作为修改著作权法的积极鼓吹者和前期参与者,对修改著作权法的必要性和主要原则、方法和内容谈一点意见,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已于去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著作权法》的制定和施行,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繁荣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科学事业,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都将起积极的作用。在实施《著作权法》中,作为图书出版社、报社、期刊社的编辑处于什么地位?将起些什么作用?又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并要注意些什么?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著作权法”涉及三个著作权法史的时间概念:300年的人类著作权法史、100年的中国著作权法史、20年的新中国著作权法史.这三个著作权法史时间表征了“中国著作权法”两个概念维度: “著作权法”概念与“中国”概念.本文从“不变”与“变”两个角度分别阐释了“著作权法”概念与“中国”概念的要义,并指出,有三种世界概念支配了我们对“中国著作权法”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下简称《著作权法》)是1990年9月7日颁布,次年6月1日实施的.这部法律适应了当时的国情,也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它在保护著作权人与有关人的权益,在推动与发展我国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功绩是不可抹煞的.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日益翻新,以及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加强,《著作权法》的缺陷日益暴露,法律的滞后性表现更为明显.本文拟就《著作权法》的缺陷及应如何完善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日本第156次国会例会通过了日本著作权法修正案,从2004年(平成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01年中国修订的著作权法相比,日本新著作权法有以下特点:在电影作品的保护期限方面,中国是50年,日本是70年;在涉及教育的权利限制方面,中国对使用人的限制多,日本对权利人的限制多;在对侵害著作权的司法救助方面,中日水平不相上下,但不同的是,日本增加了积极否认的特别规则。以下就该法案修改的三个主要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法》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 《图书馆杂志》1994,13(5):15-17
我国图书情报服务产业在改革中刚刚兴起,《著作权法》的颁布,对图书情报工作有限制,也有拓展,直接冲击的将是还很脆弱的图书情报服务商品化、正在变革的图书情报工作方式等。笔者试就《著作权法》对图书情报工作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上期本栏目着重介绍了新著作权法中涉及报刊社、互联网部分的修改,事实上,本次修订中涉及广电媒体的条款更有针对性。本期我们继续探讨著作权法的修订给广电媒体带来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广为国内外注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从6月1日开始实施了。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沈仁干同志,请他介绍一下《著作权法》中涉及新闻传播媒介的规定,并对新闻机构在执行《著作权法》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或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些看法。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同志在审议《著作权法》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所有法律草案中,著作权法是最复杂的一个法,调整的关系最广,审议时间最长。”请您先谈谈《著作权法》产生的简要经过以及制定《著作权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 9月 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 1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共同来回顾和总结我国版权保护已经走过的 10年历程。   10年前的 9月 7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经过立法机关、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我国颁布了第一部著作权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著作权法颁布 10年来,我国的版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著作权法颁布并实施后不久,我国就先后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及《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录制其…  相似文献   

18.
合作作品制度是著作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在解决合作作者之间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著作权法普遍对其有所规定。就合作作品的立法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狭义模式、广义模式和折中模式。狭义模式认为,合作作品  相似文献   

19.
姚叶 《科技与出版》2021,(3):140-145
纵观2012年及其之后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2020年公布的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条文中的“三步检验法”与“其他情形”有时同时存在,有时单独存在,立法态度不定.尽管2020年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条文的内容有了明确规定,但争议仍在继续.就争议之本源,盖立法机关对于“三步检验法”的误解与误用,对“三步检验法”与“其他情形”关系欠缺考虑.因此,在著作权法第四次修改时,应当予以补正,以更好地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与使用人之间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20.
台湾《出版人》杂志1992年秋季号以“引爆新著作权法”为题,报道了“新著作权法对图书出版的影响”座谈会的情况。座谈会于1992年6月29日在台湾中山堂召开。主持人是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理事长黄肇珩女士,会上内政部著作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全禄、北辰律师事务所律师萧雄淋就新著作权法的修改原则、立法精神及出版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回答了出版业者的提问。座谈会部分发言涉及新旧著作权法的区别,颇值一读,兹介绍于下,以供大陆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