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昏命案打破小镇平静 日本觊觎中国已久,早在晚清时期就派遣间谍潜伏中国内陆地区.这些日本间谍大多以商人的身份与中国人接触,为了刺探情报,日本间谍甚至于与当地人结婚成家以取得信任,秘密从事着刺探情报的活动.中野顺三就是居住在北海的一个日本间谍. 北海原来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的一个小镇,因为靠近海边,又是广东与广西南部的大门,外国商船可以在此登陆.日本人也正是看出北海的战略位置,所以派遣了大批间谍人员潜伏北海,为日后的侵略收集请报.  相似文献   

2.
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日军派出不少间谍潜入中国,到处搜集情报.这对他们打赢甲午战争起了不小的作用.不过,也有不少日本间谍在中国落入法网,命丧中国.例如,清政府破获的三起日本间谍案中,就有五名间谍被处死. 石川伍一案 石川伍一是日本秋田县人,1866年出生.青少年时期,他就读于兴亚学校专攻中文.1884年来中国上海,在日本海军大尉曾根俊虎手下任职.三年后,他被派往日本在华的秘密情报组织——汉口乐善堂.  相似文献   

3.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测绘仪器及手枪等,在调查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所经地区的气候、水井及可容驻兵力情况。据此,中国官兵确认了中村等人的军事间谍身份,遂于当晚将其处死。按照国际惯例,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敌国军事间谍,然而日本关东军欲借此事件扩大事端,大肆渲染,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有关于中村事件的大量珍贵档案,现将部分文电刊载,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种种行径。  相似文献   

4.
军事间谍,千变万化,防不胜 防,殊不知经济间谍比军事 间谍更可怕、更狡猾。据国外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一项新技术或新发明中,绝大部分内容是通过各种情报或间谍途径获取的。美国杜邦公司用几年时间,花了2500万美元研制成功的合成尼龙工艺,日本获悉后,只花了700万美元购买了专利,两年时间就投产出口,很快赚取了9000万美元。美国康宁公司以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1,(8):2-2
1931年6月,日本参谋本部派中村震太郎大尉到中国东北进行军事侦察,6月22日在兴安地区被当地中国驻防军队抓获。从其行囊及身上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测绘仪器及手枪等,在调查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所经地区的气候、水井及可容驻兵力情况。据此,中国官兵确认了中村等人的军事间谍身份,遂于当晚将其处死。按照国际惯例,主权国家有权处死敌国军事间谍,然而日本关东军欲借此事件扩大事端,大肆渲染,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辽宁省档案馆珍藏有关于中村事件的大量珍贵档案,现将部分文电刊载,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种种行径。  相似文献   

6.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1):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2):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去年4月初,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抛出了“国家秘密法”,又称“防止间谍法”。它一出笼,立即在日本新闻界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4月18日日本新闻协会编辑委员会集中15家报社的编辑、评论员等,成立了旨在对付防止间谍法的小委员会,专门研讨这一法律草案中跟  相似文献   

11.
在二次大战期间,武夫是日本情报界备受尊敬的超级间谍,当年他的情报曾使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居功不小。然而武夫目前却是穷困潦倒,终日以酒浇愁,被自己国人所唾弃。  相似文献   

12.
我不是间谍     
他从川端康成笔下美丽的伊豆走来,却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在日本,别人骂他是卖国贼;在中国,他是"可怕的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潜伏在中国心怀叵测的间谍,而他自己却说要永远献身于中日两国的外交事业,把"民间外交使者"的角色扮演下去……他在学习、游历与教学,甚至是平凡的生活中,亲历、观察、记录着中国式变革的欣喜与阵痛。  相似文献   

13.
去年4月初,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抛出了“国家秘密法”,又称“防止间谍法”。它一出笼,立即在日本新闻界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4月18日日本新闻协会编辑委员会集中15家报社的编辑、评论员等,成立了旨在对付防止间谍法的小委员会,专门研讨这一法律草案中跟采访报道自由有关的问题。日本为什么要搞国家秘密法呢?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雪驹 《现代传播》2023,(12):40-47
日语“情報”一词即指情报、信息,这指涉了两者的同义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报、信息、新闻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代日本间谍即与日本在华新闻活动密切相关。1886年,日本军人荒尾精创办了日本在华首个正式情报据点汉口乐善堂,展开了对华情报调查活动。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将“办报”作为“集体行动形式库”,加入东亚同文会所,通过办报刊延续其情报生涯。将汉口乐善堂情报活动纳入日本在华报业活动中予以考察,可厘清近代早期日本在华报业的人际网络、地域分布、情报属性的历史语境,也充分证明了近代日本在华报业的性质、特点、走向与日本对华战略在结构性关系上的共存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间谍电影,呈现出阶段性起伏的创作特点,更呈现出本土化的样态。间谍电影的这种历史发展状况,反映在电影研究领域,自然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文章依循创作的时间脉络,梳理考察中国间谍电影的学术研究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后不久。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接二连三出现一系列重大泄密事件.使国民党军在作战上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连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也险些被刺杀。经过紧张的调查。国民党当局在其内部发现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组织。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一间谍组织的幕后操纵者居然是一个年轻貌美的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  相似文献   

17.
<正>庇护于德国驻日本大使佐尔格凭借高超的隐蔽能力,原本可以在中国长期潜伏。但是,1931年底,他奉莫斯科之命,主持营救在上海被捕的共产国际办事处负责人牛兰(使牛兰最终免除死刑),导致国民党特务机关高度怀疑他是苏联间谍,并有逮捕他的可能。别尔津大将获知后,忍痛于1932年11月,把他撤回莫斯科,调往日本。按理说,已在中国暴露红色身份的佐尔格,潜人日本也很难安身。但是,德国与日本的法西斯同盟关系,却让他钻了空子。1933年初,纳粹党魁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一贯忠于希特勒"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二战结束后,美国上演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片名为《我是一个美国间谍》。出演影电中主角的,是一位名叫克拉拉·菲利普斯的女士。令人叫绝的是:电影就是以她的事迹为素材,以她本人为原型,又由她本人主演而拍摄的,因为她就是那个美国间谍。高衣袋的来历是因为胸罩故事发生在菲律宾,一个由7000多岛屿组成的美丽的群岛,是太平洋、南中国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是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海上交通枢纽。日本为了实现南进战略,必须将菲律宾据为已有,1941年底,日寇击败了美菲联军,占领了它。1942年5月,就在菲律宾首府马尼拉,有一个神秘的女人,组织了一个地下小组,开始进行艰难...  相似文献   

19.
1950年,美国在朝鲜半岛燃起战火。潜伏在中国内地的国际间谍也蠢蠢欲动。以李安东、山口隆一为首的国际间谍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授意下.企图在这一年的10月1日国庆大典时,炮击天安门检阅台,谋杀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向中国境内派遣了大批间谍,其中,日军特工总部打入国民党中央政府核心的间谍对中国初期战局威胁最大,造成中国军队封锁江阴要塞全歼日舰于长江水面的军事计划破产,几乎置蒋介石于死地,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则付出了生命代价。三案并发,震惊中枢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军很快占领平、津及华北广大地区,侵略矛头明显指向南方。上海、南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南京。身任中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蒋介石,根据日军最新动向,经过反复谋划,在8月5日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决定先发制人:立即采取闪电军事行动,密令海军突然封锁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