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测定肾脏汞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变化、(LM)法特染切片等手段,观察外用红升丹及其不同制剂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发现外用实验剂量的九一丹对小鼠肾脏的病理损害不明显,而实验剂量的五五丹及红升丹对小鼠肾脏产生了明显的病理损害,从而为红升丹及其制剂的临床合理运用提供了依据。使用红升丹及其制剂后,肾脏中MDA的含量增加,说明红升丹毒性的机理可能与引起肾脏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神效瓜蒌散治疗乳腺癌的机制。方法:设置不同剂量神效瓜蒌散组,对乳腺癌细胞SKBR-3进行台盼蓝染色法、MTS试验、划痕实验等体外实验验证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预测神效瓜蒌散作用于乳腺癌的机制,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预测。结果:神效瓜蒌散能够在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和迁移,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神效瓜蒌散可能通过ER、HSP90等靶点作用于乳腺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通过 Western blot 观察到神效瓜蒌散作用的乳腺癌细胞SKBR-3的ERα表达下降。结论:神效瓜蒌散可能主要通过抑制ER内分泌通路治疗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方法: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损伤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丙二醛(MDA)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经阿霉素损伤后,血清LDH含量增加,MDA活性增强,SOD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有抗氧化作用和对阿霉素所引起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白花丹素、紫杉醇在体外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大鼠肝脏经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进行体外肝细胞培养.经糖原染色法(PAS)鉴定后,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氯化两面针碱、白花丹素、紫杉醇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氯化两面针碱、白花丹素、紫杉醇对肝细胞IC50分别为(3.501 5±0.672),(...  相似文献   

5.
用二甲苯所致的急性炎症模型观察了神效止痛膏的抗急性炎症作用.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了神效止痛膏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神效止痛膏有很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高剂量五五丹长期应用于大鼠皮肤后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及诱导凋亡研究,考察其毒理学意义以及其对毒性凋亡机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定性检测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凋亡过程中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五五丹的肾毒性与用药剂量和时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肾组织凋亡以及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均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2~3周时达高峰,停药后,凋亡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五五丹可通过调控Bax及Bcl-2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引起肾脏细胞凋亡,效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关系,2~3周时达高峰,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提示机体对五五丹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通过调节其相关代谢或增强其损伤修复功能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清宫长春丹系宫延秘方,主要成份有人参、当归、白芍、牛夕、麦冬、熟地、山药等24味中药。药理实验观察到:对小白鼠有提高耐乏氧、延长游泳时间、镇静及促进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对家兔有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作用;对蝌蚪有延缓成蛙时间的作用。根据上述几项药理实验的情况来看,清宫长春丹具有:安神镇静、补血、强壮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毒性实验证实,清宫长春丹的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神效栝蒌散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纽接受TA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神效栝蒌散每21天为1个疗程,共行2个疗程。结果:从总临床客观缓解率和主要不良反应上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效栝蒌散联合西药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及甘油三酯(TG)浓度的影响,以寻找其作用耙点。[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和比色法检测血清NO和TG浓度,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异同。[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都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NO浓度,降低血清TG浓度。但升高NO的作用丹参酮ⅡA优于丹酚酸B;降低TG作用丹酚酸B优于丹参酮ⅡA。[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都能调节血清NO及TG浓度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一氧化氮(NO)及甘油三酯(TG)浓度的影响,以寻找其作用耙点.[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别用放射性免疫方法和比色法检测血清NO和TG浓度,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异同.[结果]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都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NO浓度,降低血清TG浓度.但升高NO的作用丹参酮ⅡA优于丹酚酸B;降低TG作用丹酚酸B优于丹参酮ⅡA.[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都能调节血清NO及TG浓度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剂量的醒脑注射液给实验动物以腹腔或肌肉注射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对各剂量组动物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进行观察计数 ,研究其对动物血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10、2 0、30天 ,各剂量组大鼠及狗的血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表明该药对上述动物血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不同剂量的醒脑注射液分别处理不同实验组大鼠和狗 ,连续给药 2 0天 ,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不同时间对各剂量组动物的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尿素氮 (BUN)进行测定 ,以研究该药对此类指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各不同时间里 ,各剂量组的大鼠和狗的 AL T和 BUN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在实验后对各组部分大鼠的肝、肾等内脏进行病理切片检验 ,亦未发现异常 ,表明该病对动物肝、肾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检查红斑狼疮细胞(LEC)方法有多种,目前省内医院多采用血块法,本文采用玻片法检测34例,阳性率为73%,与血块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该法采用末梢血为标本,操作简单,阳性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血液流变性与心病辨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例心病辨证为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心血瘀证患者各20例,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并分别与肺气虚证、肝血虚证、肝血瘀证患者、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表明:心病的“同病异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分别与异病同证组及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提示血液流变性可作为心病临床辨证客观化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常规液体平衡盐疗法基础上,应用联合抗过敏疗法与新鲜全血合用治疗25例流行性出血热Ⅲ期重叠病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检测28例围手术期恶性肿瘤患者输血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结果显示输血后10天内IgG、IgA、IgM普遍降低,差异显著(分别为P<0.025,P<0.05,P<0.025)。而此后,3种Ig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输血对围手术期恶性肿瘤患者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糖尿病与瘀血关系密切的认识,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观察治疗了属中医气阴两虚型,有或无瘀血表现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5例,结果表明:显效17例,占48.6%,有效13例,无效5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各种慢性血管并发症的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3项均有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  相似文献   

18.
红细胞膜上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C_(3b)受体,它能够吸附并清除血液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本文应用简易的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试验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方法,对30例血液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再障患者及自免贫患者C_(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降低,白血病患者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相对较高。本文对血液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可做为血液病患者治疗,预后的一个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血糖对脑卒中病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检测200例脑卒中急性期(发病后24 h内)患者的首次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血糖正常组。根据颅脑CT或MR I记录高血糖组病灶的性质、大小及部位。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和血糖正常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糖正常组脑卒中急性期预后与高血糖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组和大病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分别较缺血组和小病灶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高血糖组不同病变部位患者血糖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大病灶较小病灶、近中线部位较远离中线部位患者血糖升高明显,血糖可作为急性脑卒中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高血糖可加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应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黄志  郭智超 《重庆医学》1997,26(2):71-73
本文报道了90例小儿神经疾病脑脊液和动脉血酸碱气体分析结果。发瑞神经地,脑脊省府 酸碱气体变化是非常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它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怀服炎,并可帮助判断神经疾病的预后,指导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