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叙述了攀钢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有机胺(离子液)循环吸收法、氨-硫铵法、气固悬浮循环流化床脱硫法等3种脱硫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有机胺循环吸收法用于脱除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具有脱硫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可副产硫酸,符合攀钢烧结烟气特性要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梅钢7×105 m3/h烧结机烟气的脱硫脱硝为背景,研究了实际工程应用中臭氧对烟气的氧化和半干法对氧化产物(NOx和SO2)的吸收等问题。结果表明,臭氧喷入点位置对烟道内NOx氧化影响不大,喷射格栅保证了臭氧和烟气的均匀混合。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对脱硝影响显著,NOx的吸收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高于95 ℃时,脱硝效率为0;而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变化对SO2吸收几乎没有影响。优化后的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系统连续运行数据表明,出口SO2质量浓度均值为16.83 mg/m3,出口NOx质量浓度均值为72.33 mg/m3,均达到了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运行成本为10~11元/t,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SCR工艺技术相比,臭氧氧化 半干法吸收协同脱硫脱硝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钢铁行业启动超低排放,烧结烟气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迫在眉睫,然而烧结烟气成分复杂、温度较低,应用常规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存在局限性,需要开发科学、高效的脱硝技术。主要介绍了适合烧结烟气的臭氧氧化脱硝技术的原理,以及该方法目前在其他行业烟气脱硝中的应用现状,并且对臭氧结合钙法脱硫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汞具有剧毒性、易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是我国大气汞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总排放量的30%左右。面对汞污染的压力,如何实现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中汞的高效脱除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针对有色冶炼烟气中汞排放的特征,阐述了烟气中汞形态转化和分布规律,综述了冶炼行业汞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冷凝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和液相吸收法等,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现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阮志勇 《中国冶金》2018,28(5):72-78
铁矿烧结是钢铁行业SO2和NOx的主要排放源,采用氧化- 氨法工艺对铁矿烧结烟气进行协同脱硫脱硝研究。结果表明,预先氧化烧结烟气、提高吸收液中SO2-3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增大液气比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而烟气温度及烟气中NO质量浓度和SO2质量浓度的升高,均不利于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在适宜的条件下,脱硫率和脱硝率分别达到97.95%和47.54%,烟气被氧化后进行氨法脱硫脱硝,最终脱硝产物为N2和NO-3。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烟气需要脱硫超净排放的要求,介绍了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石灰-石膏半干法烟气脱硫、氨法烟气脱硫、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和赤泥法烟气脱硫等方法的脱硫机理、工艺流程以及优缺点;并通过对这几种脱硫方法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推荐采用干法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循环吸收法有色冶炼烟气脱硫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有色冶炼废气污染的现状,介绍一种用于有色冶炼烟气脱硫的新技术——离子液循环吸收法,以及在巴彦淖尔冶炼厂尾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离子液循环吸收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硫资源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冶炼脱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色冶炼废气污染的现状,介绍一种用于有色冶炼烟气脱硫的新技术——离子液循环吸收法,以及在巴彦淖尔冶炼厂尾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离子液循环吸收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硫资源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冶炼脱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氨-酸法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冶炼厂制酸尾气和鼓风炉烟气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大量有害酸性的烟气,导致环境的污染。在有色金属制造业及其他冶炼业资源紧张和高质量环境要求下,冶炼烟气制酸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低浓度软锰矿与细菌脱除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软锰矿浆脱硫反应体系特性对提高脱硫率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软锰矿和细菌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实验结果表明软锰矿及其它共存组分对脱硫效果有影响。通过对软锰矿与铁、锰氧化细菌体系的研究,发现低浓度软锰矿浆催化吸收二氧化硫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脱硫效率会显著降低。通过向软锰矿浆中加入细菌,利用细菌的作用,能恢复体系中的Fe,Mn离子催化SO2的活性,实现催化剂再生循环,保持较高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铜冶炼烟气脱硫工艺方案选择,从原理、工艺流程、脱硫效率、工艺成熟程度、副产物综合利用、投资费用、运行成本等方面,综合比较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钠碱法、氨法、双氧水法、有机胺法、柠檬酸钠法等湿法脱硫技术,喷雾干燥法和循环硫化床法等半干法脱硫技术,以及活性焦脱硫法等干法脱硫技术,认为湿法脱硫仍是铜冶炼行业应用最广泛可靠的技术,其中以双氧水法、有机胺法等技术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环保排放标准,降低冶炼机组脱硫成本,针对冶炼企业存在的烧结烟气污染问题,对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设计了自动喷氨和燃烧加热技术,对脱硫反应环节和热风炉燃烧供热过程进行建模,预测并控制烟气出口SO;的浓度和反应器温度,将干扰因素的扰动降至最低水平。国内多个冶炼企业改造后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模型预测的智慧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使得每年氨水节约成本10万元,煤气节省12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25%,当设备入口烟气中SO2的平均浓度为422.43 mg/m3(标准状态)时,出口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低于28 mg/m3,能够满足预期的排放要求,喷氨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在中央的重要会议上,都将环保问题作为重点讨论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对很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考验,对各个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来讲,环保问题更是不容忽视,因此,在有色冶炼行业当中,需要不断地更新环保技术,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目前有色冶炼烟气脱硫的一项新技术是离子液循环吸收法,与传统的烟气脱硫技术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多的优点,既能够满足环保的需求,又能够尽可能的节约经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钢铁行业同时脱硫脱硝刻不容缓。本文在氨法脱硫基础上,复合一种氧化脱硝技术,对烟气中的SO_2和NO_x进行联合脱除,考察了不同工艺制度对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硝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添加剂OHK用量、吸收液中SO_3~(2-)浓度均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相比常规氨-硫铵法,氧化法联合氨-硫铵法脱硝率由23.18%升高到45.67%,提高了22%左右,且脱硫率能保持在98%左右;烟气中的NO被氧化为NO_X后一部分被(NH_4)_2SO_3还原为N2,另一部分被吸收液吸收转化为NO_3~(-1)。  相似文献   

16.
刘科 《铜业工程》2021,(2):46-51
双氧水脱硫技术在各行业被广泛应用,该技术被应用在贵溪冶炼厂倾动炉杂铜冶炼烟气中SO2治理,烟气经文丘里洗涤器降温、除尘后进入脱硫塔,利用双氧水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SO2在脱硫塔内与稀释的双氧水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脱除的目的,含酸雾烟气经电除雾脱除酸雾后达标排放。该工艺具有流程短、脱硫效率高、精确控制、阻力小等优点,同时产生的稀酸可回收利用,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前烟气脱硫基本上是采用湿法脱硫工艺,主要的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氨法、氧化镁法、双碱法、钠碱法、氧化锌法等,脱硫效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氧化锌法是后期发展起来的用于铅锌冶炼企业的脱硫工艺,国内应用较少,一直处于摸索试验中。根据某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从以上6种脱硫工艺中选择了氧化锌法脱硫工艺,在细节处调整和改进,使得生产顺畅,烟气能够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刘定平  马佩佩  夏松  黎柳升 《烧结球团》2020,45(2):51-55,60
针对日趋严峻的钢铁行业污染问题和日趋严格的排放要求,分析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特点,提出旋流雾化氨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通过构造喷雾切圆旋流场,在湍流-声波-相变复合凝并作用下,有效控制脱硫塔的出口SO_2及粉尘质量浓度。对柳钢110 m~2烧结机脱硫塔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增装湿电除尘器的情况下,当入口烟气流量和温度大幅度波动时,改造后的出口SO_2质量浓度稳定控制在32 mg/m~3以下,出口粉尘质量浓度稳定控制在10 mg/m~3以下。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脱除了氨法脱硫过程中形成的气溶胶,使烧结烟气氨法脱硫工艺实现了稳定、高效、经济的污染物协同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19.
有色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是工业污染的危险废弃物,然而如果能够对有色金属废渣进行循环再利用,那么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废渣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循环利用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期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以氨为碱源的焦炉煤气湿式氧化法脱硫(HPF法)生产工艺系统投产以后,入脱硫塔焦炉煤气温度、再生系统空气量、脱硫循环液温度等指标的变化,从而使脱硫循环液中的(NH4)2S2O3、NH4CNS、(NH4)2SO4等脱硫副盐生成量加大,为了保证脱硫塔后焦炉煤气中H2S达到50PPm以下,必须提高外排脱硫液量,这些因素将增加焦炉煤气中的氨损失。由于再生后废气中携带有大量的氨气,被排放到大气中,也会使焦炉煤气中的氨产生损失。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硫铵产率有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