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并高血压患者118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确诊为高血压患者9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GS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和初诊时两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GSP与HbAlc情况均有变化,但研究组GSP与HbAlc降低速度比对照组快(P<0.05);研究组相关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lc与GSP在T2DM合并高血压疗效评定与诊断具重要监测价值,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10.26±0.34)%,治疗后为(8.02±0.45)%;治疗前糖化血清蛋白为(5.89±2.02)mmol/L,治疗后为(3.21±1.09)mmol/L;对照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3.01±0.12)%,治疗后为(3.03±0.09)%;治疗前糖化血清蛋白为(1.21±0.67)mmol/L,治疗后为(1.20±0.45)mmol/L。可见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对诊断和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2010年于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DM)的患者200例和对照组207例进行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观察糖尿病血糖水平和持续时间与HbA1c和GSP的关系。结果:DM患者的HbA1c和GSP与血糖持续时间和水平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和帮助判断治疗水平,对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临床价值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临床收治确诊6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指标,临床联合血糖检测可对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经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测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临床上联合血糖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血糖控制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及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7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HbA1c,空腹血糖(FBG)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比较2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FB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A1c检测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和相关配套的试剂,严格根据标准操作程序检测HbA1c,空腹血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能准确的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46例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糖耐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常璞  包杰 《江西医药》2021,56(9):1532-1534
目的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10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上述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比较其诊断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有利于保证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的血脂浓度、血糖、糖化蛋白的检测和分析,来研究患者的血脂、糖化蛋白与糖尿病的联系。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段为2010年6月~2012年3月。进行对照的是106例非糖尿病人群。对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空腹状态下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的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以及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跟正常人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血糖增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的上升而数值增大,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的上升反而逐渐减小,呈负相关。结论血脂和糖化蛋白都与糖尿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此研究对糖尿病的确诊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常璞  包杰 《江西医药》2021,56(9):1532-1534
目的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10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上述受检者均接受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比较其诊断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有利于保证糖尿病诊断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浓度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化血清蛋白(GA)的关系,并初步建立不同血糖水平其相对应的GA值。方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受试者1000例,按病情将其中5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FBG、HbA1C及GA水平。结果观察组FBG、HbA1C及G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能准确地反应糖尿病患者2~3周的体内糖代谢情况,为G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研究我院一年来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80例,其中90例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90例为健康产检孕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分别进行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与对照组孕妇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检测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可快速诊断,并且该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例99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9例健康体验者为对照组,给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MA)监测。结果经过监测后得知,研究组HbA1c、尿MA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HbA1c、尿MA监测,可提升糖尿病肾病诊断率,以便于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观察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例,将其设为B1组(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孕妇95例设为B2组(对照组);针对所有孕妇,临床均实施空腹血糖检测,实施糖耐量检测以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最终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妇分别完成检测后发现,在空腹血糖指标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糖耐量两方面,B1组与B2组孕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即时检验,针对疾病的诊断表现出显著价值,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健康体检者184例,男119例,女65例,年龄22~66岁,为本院体检各项指标正常,无糖尿病和心、肝、肾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男132例,女52例,年龄22~77岁,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为(6.01±0.12)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8%。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为(9.12±0.23)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有相关性,二者之间呈正比。结论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很好的防治和治疗糖尿病的发生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联合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清蛋白(GSP)的水平,评价其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5例糖尿病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用统计学处理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结果相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清蛋白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r=0.8263。结论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敏感性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町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妊娠糖尿病患者、正常妊娠孕妇以及健康体检者各56例,对其展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正常妊娠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妊娠组、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妊娠糖尿的诊断和临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重要价值。方法 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患者90例设为无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三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微血管病变组、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增高,患者的微血管病变风险相对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值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尽早发现微血管病变的相关临床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伏格列波糖片对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已收治的患者当中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卡波糖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伏格列波糖片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其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更加理想,P <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38±1.41)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02±1.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21±1.23)%,其血糖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加稳定,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少,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伏格列波糖片不仅能稳定血糖水平,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值得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