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研究区域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了解矿区内地质特征。测量岩心电性参数,掌握深部电性变化规律。开展激电剖面和激电测深测量,查明矿带纵向变化情况,为矿区深部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由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要依靠电法勘探对其空间位置进行定位,利用矿物电性差异进行测量,为此研究电法勘探在寻找矿区水文地质中的应用。电法勘探可以准确测量出矿物的电阻率,查明矿区矿物电性特征,并通过测量结果绘制出矿区水文地质相应涌水量的剖面图,对矿山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对矿山资源进行评价。在寻找矿区资源时需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物探成果图对矿产资源进行精确定位,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勘测。  相似文献   

3.
低频EH4大地电磁测深是进行固体矿产深部探矿预测有效的物探手段,尤其是对矿体分布与构造形态一致的矿种效果较明显。本文以河南省嵩县东湾金矿区为例,根据矿区内岩(矿)石岩性、矿化蚀变不同造成物理电性、电阻率不同的特征,通过EH4大地电磁测量测深,测得含矿构造的几何形态,推测成矿有利部位,并进行钻探验证,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青羊厂铜矿矿体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区找矿目标明确,地质体电性差异较大,适合开展电磁测深工作。通过在矿区使用EH4电磁成像系统进行物探勘查,了解了成矿构造破碎蚀变带的空间展布情况以及构造围岩的电阻率特征。仪器系统的野外布置规范合理,测量过程以张量观测模式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时间序列着重处理,优化了反演数据质量,选择TE模式成图减小了静态和地形影响。根据电性差异,推测了含矿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宽度及深部形态,对低阻破碎带进行钻孔验证,5个钻孔均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成果,推测的构造破碎带与矿体形态契合度较好。EH4电磁成像系统适合在构造控矿的矿山进行矿体勘查,能有效指导钻探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量,为矿区使用地球物理勘查手段提供前提条件,也是成果解释的物理基础。实践表明,岩矿石标本电性参数的测量,受测量方法、方式的影响不大,测量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标本的采集、加工及测量过程,只要这些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做到精益求精,就能接近电性参数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6.
潞西金矿位于三江构造转换带西南缘与印度地块——高黎贡山变质地体东缘过渡区的陇陵-瑞丽北北东向断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与岩性主要为侏罗系泥质灰岩和二叠系泥硅质岩。在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广岭坡、麦窝坝、勐莫矿段实施了γ能谱测量,通过各测区γ能谱测量总强度曲线及放射性测量结果统计特征值的分析,圈定了有利成矿地段,配合矿区其它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南戈滩多金属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解析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初步认为南戈滩矿区奥陶—志留系沙柳河群((O-S)sa)为主要的赋矿地层,花岗闪长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动力,NE向构造为主要的容矿构造。区内多金属矿(化)体磁性特征与围岩差异性大,开展的磁法测量效果明显,磁异常发育地段与矿(化)体对应较好,表明南戈滩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南戈滩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研究南戈滩多金属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解析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初步认为南戈滩矿区奥陶—志留系沙柳河群((O-S)sa)为主要的赋矿地层,花岗闪长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动力,NE向构造为主要的容矿构造。区内多金属矿(化)体磁性特征与围岩差异性大,开展的磁法测量效果明显,磁异常发育地段与矿(化)体对应较好,表明南戈滩矿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下张家地区土壤测量、物探工作数据分析大致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等情况;矿区内圈定3处综合异常,在矿区内圈定4个磁法异常(M10、M11、M12、M13),圈定1个激电异常(D7),推测本区构造八条。本次找矿成果与本区域矿化类型相吻合,可继续探寻石英脉型金铅锌多金属矿化体的赋存情况。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区域构造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和环太平洋构造域复合部位的滇东北台褶束的东部,经历了长期多次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形迹。矿区位于彝良—洛旺复式向斜北、西部边缘的两河向斜。对矿区地层、含煤地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煤层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对煤层可采性进行评价,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矿区内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进行数据处理与综合研究,查明了区内不同岩(矿)石磁性特征和不同地质单元对应的磁场特征。从磁法角度给出了矿区北西部岩体与地层的关系问题—岩体早白垩世早期-晚侏罗世侵入地层;进一步确定断裂构造是矿区内重要的控矿因素;明确了矿区中部的岩体侵入边部的断陷盆地破碎区具有成矿的良好的地质条件,对找矿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柴北缘裂谷带,构造发育,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b岩组和中下侏罗统大煤沟组,成矿条件较好。对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及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对研究区以后的地质找矿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电法勘探对所勘查矿区地层结构、构造进行了解。此次研究,我们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南北方向布线,勘探深度约为150米,有效点基本覆盖工区。最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反演计算、成图等有效工作,以此对矿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解释。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格尔木二道沟白钨矿床是近年发现的新矿床,文章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方面介绍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矿区已经发现的白钨矿体从赋矿层位、含矿岩性、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初步认为矿区内发现的白钨矿与地层及构造关系密切,其中石英脉是矿区内白钨矿的主要载体,白钨矿在垂向上存在一定的分带特征,元素也从地表W元素向深部W、Cu、Bi元素组合变化,同时分析了区内成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成矿条件,提出了二道沟白钨矿床为中高温石英脉型白钨矿床。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毛坪铅锌矿为水文地质复杂类型矿山,研究表明矿区北部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灰岩地层(岩溶裂隙含水层)来水对矿区井下涌水的补给量超过50%,为矿区涌水重要的补给源地;本文主要结合矿区北部区域已开展的物探、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研究分析二叠系地层水文地质特征、构造特征及构造导水能力,研究分析矿区北部主要的导水通道。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新岭银铅锌矿矿区的工作以及现场地质现象的实际观察测量分析,结合相关的地质资料,并通过整理和分析对矿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地质特征、蚀变、矿床成因类型等相关地质资料,确定了含矿地质构造特征,矿体赋存条件(厚度、品位、形态)、类型,对以后的外围找矿深部研究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新岭花岗岩体对变质碳酸盐地层存在新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可能存在矽卡岩型工业矿体,重新圈定了含矿构造,确定了矿体数目,开展了重新估算储量等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7.
宝鸭塘矿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河台镇,为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初步认为北东向、北东东向构造具控岩、控矿作用,主要容矿构造为北东东向构造,成矿条件较好。文章主要从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床特征解析了控矿因素与成矿的关系,为指导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都兰县叶陇沟金矿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段,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白沙河岩组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部位,区内岩脉发育。通过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初步查明了该区元素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异常强度和浓度分带特征,并在该地区圈出了1 处峰值较高的金异常,经对异常进行1∶2.5 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检查,缩小了异常范围,并发现了2 条蚀变破碎带,金品位2.8~7.28 g/t。从矿体形态、产状、结构构造及成矿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地层与岩浆关系、矿体与异常分布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概述矿区的地层、断裂构造体系和岩浆岩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叶陇沟地区金多金属矿的成矿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的关系,建立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勐糯铅锌矿位置详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勐糯向斜的东侧,整个矿床呈南北向展开,主要受地层结构、岩性和其构造控制明显。目前,矿区在构造控矿因素分析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结合该矿区研究较弱环节、前人探究的资料及多次对矿区野外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勐糯铅锌矿的矿区构造概况、矿区构造特征、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及构造控矿因素作出分析,完善勐糯铅锌矿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个旧卡房矿区仙-龙勘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概况,在此基础上,探究该地层控矿因素等成矿规律,得出了勘查区内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控矿地层为个旧组卡房段(T_1g_1~1)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