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金  姜葱葱  李国忠 《砖瓦》2011,(10):15-17
以膨胀珍珠岩为吸附材料,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制备了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运用扩散-渗出圈法确定了膨胀珍珠岩的最佳吸附量为65%(质量分数,下同);采用DSC及SEM对最佳吸附量的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转变过程及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的内部孔隙基本被石蜡完全填充,其自身成为了密实颗粒;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石蜡的相变温度基本一致,其相变潜热与对应质量分数下石蜡的相变潜热相当。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蜡、膨胀珍珠岩、VAE乳液制备出复合相变材料,将其掺加到石膏中制备相变建筑节能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导热系数测定仪等手段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焓较石蜡试样变化不大。相变建筑节能材料较石膏试样结构致密度下降,但导热系数有所降低,且随着复合相变材料掺加量的增大,导热系数降低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硬脂酸丁酯与十八烷基蜡复合制备相变温度点为22.07℃,相变潜热值为34.82 J/g的复合相变材料(石蜡含量40%)通过喷雾干燥法,把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膨胀珍珠岩中,制备了复合相变颗粒;辅以水泥、可再分散如胶粉等制备了相变储能保温砂浆最后测试了其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硬脂酸丁酯与十八烷基蜡复合制备相变温度点为22.07℃,相变潜热值为34.82 J/g的复合相变材料(石蜡含量40%)通过喷雾干燥法,把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膨胀珍珠岩中,制备了复合相变颗粒;辅以水泥、可再分散如胶粉等制备了相变储能保温砂浆最后测试了其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膨胀珍珠岩改性实验,探究了表面处理方法、粒径尺寸、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因素对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影响,制备了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热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定性分析了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外墙保温砂浆中的技术经济性能。结果表明:水解时间为8 h,水解温度为60℃时,改性膨胀珍珠岩的吸水率下降,憎水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石蜡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做支撑基体,制备了膨胀珍珠岩-石蜡复合相变材料,采用苯丙乳液对复合相变材料封装,利用封装后的复合相变材料替代部分细骨料制备了相变储能砂浆,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苯丙乳液对复合相变材料有很好的封装作用;随着复合相变材料替代率的增大,相变储能砂浆的力学性能下降;当复合相变材料替代率为70%时,相变储能砂浆的抗压强度为12.7 MPa,满足规范中对建筑围护结构砂浆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相变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石蜡熔合膨胀珍珠岩制备复合相变材料,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容留量、渗透性以及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耐久稳定性良好.容留量结果表明浸渍时间为2 h,浸渍温度为50 ℃时,石蜡与膨胀珍珠岩融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6,(1)
选用优质多孔载体材料膨胀珍珠岩与相变储能材料月桂酸、石蜡,通过简单的物理熔化法进行熔融复合,制备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且对制备好的两种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做一系列实验,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月桂酸-癸酸复合二元酸作为PCM,以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和膨胀石墨3种多孔颗粒作为封装载体,用真空吸附-熔融浸渍法制备了3种多孔相变储能颗粒.通过SEM观测多孔颗粒吸附PCM前后的形貌,并用TG-DSC测试多孔相变储能颗粒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结果表明,3种多孔相变储能颗粒的相变温度均在人体舒适度范围内;多孔颗粒的微观结构与PCM吸附量存在直接关系;经受150次冷热循环后,多孔相变储能颗粒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并与石膏掺混制备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壁材结构微胶囊和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中,微胶囊壁材以无机硅为主,兼有少量有机硅组分,可有效防止壁材开裂且提高微胶囊包覆率;复合壁材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和潜热分别为24.57℃和122.8 J/g,粒径为0.5~1.0μm;掺加微胶囊后,由于石膏结晶状态改变,石膏基体凝结时间延长且强度降低,当掺量达到10%时,相变储能石膏复合材料的潜热为16.1 J/g,具备一定的蓄热调温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月桂酸和膨胀珍珠岩制备复合相变材料,掺入水泥砂浆制备相变保温墙体材料,研究其相变墙体保温砂浆的基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的掺入,减小了相变墙体砂浆的堆积密度、干制品密度、导热系数和保水率,但吸水率有一定程度增大,为制备高性能的相变储能材料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砖瓦》2015,(5)
系统研究了石蜡-膨胀珍珠岩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学性能,为制备高性能的相变储能材料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郭振华  马康  兰北辰 《山西建筑》2012,38(26):122-123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采用真空吸附法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吸附后,膨胀珍珠岩的所有微孔基本被石蜡填充;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焓相对于单一石蜡的相变焓有所降低;石蜡与膨胀珍珠岩复合的最佳质量比为3∶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真空吸附法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吸附脂肪酸相变材料,然后用石蜡包裹制备了脂肪酸/膨胀珍珠岩/石蜡复合相变材料,并将其掺入砂浆中制备了相变砂浆。DSC及SEM分析表明,脂肪酸进入膨胀珍珠岩微孔后其热性能未受影响,且石蜡的包裹效果良好。相变砂浆的分层度和抗压强度均满足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的要求。掺入复合相变材料能有效改善砂浆的热性能,温度最高点的延迟时间达24 min,最大降温幅度达4.5℃。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共混法、真空负压吸附法和直接混合法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定形二元石蜡/脱硫石膏复合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固态石蜡与液体石蜡质量比为1.0∶1.0时,二元石蜡的相变温度为54.8℃,相变潜热为96.32 J/g;当二元石蜡与膨胀珍珠岩质量比为2.5∶1.0时,定形二元石蜡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分散性;随着定形二元石蜡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当定形二元石蜡体积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热惯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石蜡和膨胀珍珠岩为原材料,采用真空吸附原理制备了复合相变颗粒(膨胀珍珠岩/石蜡),对其进行了SEM分析、FTIR分析、DSC分析、TG分析,并进行了导热系数的测定与分析。采用模压定型法制备了复合相变板材,将其与屋顶结合制成了复合相变蓄能屋顶,对其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石蜡和膨胀珍珠岩靠分子间作用力进行物理上的嵌合,复合相变颗粒保持了石蜡高相变焓值的热物性,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复合相变蓄能屋顶具有良好的蓄能效果,表现出较高的热惰性,能够维持室内温度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17.
复配石蜡/膨胀珍珠岩相变颗粒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固体石蜡与液体石蜡熔融混合复配制成低熔点相变石蜡,其中以固液比1:1制备的相变石蜡熔点为25.1℃,潜热为104.3kJ/kg.500次冷热相变循环后石蜡的热物性仅轻微衰减,热化学稳定性好.利用多孔膨胀珍珠岩吸附熔融石蜡可以制备石蜡,膨胀珍珠岩相变颗粒,其中石蜡:珍珠岩质量比为3.5:1.0的相变颗粒不团聚,石蜡含量最高为77.78%.通过SEM、FT-IR、DSC等表征手段测得:该相变颗粒熔点为25.6℃,潜热为80.3k/Ag,具有优良的热物性;相变颗粒仅仅是石蜡和膨胀珍珠岩的嵌合,可以加入到墙体材料中用于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18.
相变石蜡复合膨胀珍珠岩保温隔热干粉砂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膨胀珍珠岩为担载介质,相变石蜡为储能物质,以乳化法工艺实现了相变石蜡在膨胀珍珠岩中高效、稳定与大容量的担载,比较直接吸附法提高了3.5倍.并以此复合相变膨胀珍珠岩,制备了新型相变储能保温隔热干粉砂浆.以此干粉砂浆为原料,所研制的相变储能保温隔热材料具有比热容和蓄热系数大,导热系数较小的特点,同时相变石蜡在相变储能保温隔热板材中表现出优秀的工作稳定性能和防渗出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膨胀珍珠岩为基质的相变材料的隔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的隔热性能均优于珍珠岩,在研究条件下,用相变温度为25℃的石蜡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相变储能保温建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石蜡为相变储能物质,以水泥、粉煤灰、增塑剂、减水剂、聚丙烯纤维、膨胀聚苯颗粒和膨胀珍珠岩为原料制备了纤维增强相变储能保温建筑材料。并通过自行设计的检测设备检测该相变储能材料的调温性能、稳定性和节能效果。检测结果表明,含石蜡相变储能材料相对于普通材料具有优越的调温效果、节能效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