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浸渍电气线圈的无溶剂漆,通常其粘度随着温度呈指数关系下降;树脂的凝胶化在烘焙温度下一般需几分至十几分钟,因此,造成了浸入电气线圈后无溶剂漆烘焙时的流失性。本文根据流体力学的泊赛依尔定律对无溶剂漆在线圈中流失的规律性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说明了旋转烘焙的优越性,测定了在旋转状态下无溶剂漆烘焙时的绝缘电阻变化,以模拟绕组的形式比较了与其他工艺方式的耐潮性能。最后还介绍了用旋转烘焙工艺制成的中型交流同步发电机的实际效果。认为这种工艺是值得重视和推荐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中小型低压电机绕组绝缘浸渍处理的需要,我们研制了B级环氧无溶剂滴浸漆。本文着重介绍该漆的性能及固化过程。此漆是以环氧树脂为主体树脂,配合聚酯树脂及其它成份组成的双组份B级无溶剂滴浸漆,性能优异,价格便宜。在研制过程中,我们对该漆进行了各种分析,证实了其优异的机电性能和耐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初期烘焙工艺对无溶剂漆挂漆量的影响。从大量的挂漆量对比试验中发现:采用随炉升温并在低温阶段烘焙一段时间然后再提高温度烘焙才能提高挂漆量。作者经0.618法试验发现不同的漆有不同的最佳低温烘焙值。最佳低温烘焙值由漆的组成和性质决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充分的试验室评定和长期的现场运行经验,牵引电动机制造厂GarrettAiResearch公司正采用无溶剂硅有机树脂浸渍牵引电动机绕组。这些电动机适用于快速装运系统中轻型和重型的铁路机车车辆。该公司将有溶剂硅有机漆改为无溶剂硅有机漆,以提供耐温更高的绝缘浸渍。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溶剂逸出,所以在绕组的  相似文献   

5.
无溶剂漆相对于溶剂型浸渍漆,具有漆膜干燥快、浸渍次数少,抗潮能力强,可以缩短浸漆烘焙周期等优点。所以深受电机行业的欢迎。但对浸沉无型溶剂漆来说,美中不足的是存在着漆液贮存稳定性差的问题。漆液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对工件的渗透能力越来越小。当增稠及聚合达一定程度后该漆就不宜继续使用。所以对每种漆都有一个贮存保管期的要求,而用户对无溶剂漆的贮存保管期更为关注。因此工厂为了保证被浸渍工件的充分浸透和良好填充,对漆液粘度大小有一定的限制。为了摸清国内大量使用的  相似文献   

6.
无溶剂漆滴落浸渍法是微电机和小、中电机绕组绝缘处理的崭新工艺。探讨滴浸过程中无溶剂漆在绕组中的运动,对于合理确定与控制滴漆时间等工艺参数,掌握正确滴漆方法,提高电机绝缘处理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树森 《变压器》2004,41(7):34-38
3.24.2.3无溶剂漆 无溶剂漆由合成树脂、固化剂和活性稀释剂等成分组成.其特点是固化速度快,粘度随温度变化快,流动性和浸透性好,绝缘整体性好,固化过程中挥发物少.  相似文献   

8.
张飞飞  王延民 《防爆电机》2010,45(2):43-45,50
介绍了JF-9950K F级高压无溶剂快干漆的性能及JF-9950与JF-9950K漆的工艺对比试验。试验证明了:JF-9950K F级高压无溶剂漆快干漆继承了JF-9950的优点,在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化温度方面有显著优势,而且与原JF-9950具有极好的相容性。JF-9950K浸渍树脂配套绝缘系统模拟线圈绝缘整体性好,电气、机械和热稳定性与JF9950基本一致,完全能满足定子线圈及定子绕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船用电机绝缘研究和应用的概况,B-F级通用无溶剂漆全面推广应用,成型绕组的对地主绝缘采用单面补强富树脂云母箔VPI方式及旋转烘焙,磁极线圈的一体化措施,增厚型涂层材料和电沉积绝缘的发展,换向器V型环腔整体浇注环氧树脂以及可控反应原理的应用等,使我国船用电机绝缘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滴浸工艺是将经过精密计量的,能迅速胶化的无溶剂漆,连续滴落到经予热的旋转着的绕组端部上。由于绕组经过予热,滴入的漆粘度下降,流动性提高,在重力和线匝间毛细现象的作用下,漆很快地渗透填满全部绕组匝间,随之无溶剂漆在较高温度下开始胶化和固化。滴浸工艺是电机绝缘处理的一项新工艺,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外在五十年代末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上。近十年来,滴浸工艺在各补类型的低压电机上已大量使用,目前可应用到功率300千瓦以下的电机上,并逐步发展应用到环形线圈和变压器线圈上。国內在六十年代初期开始搞滴浸试验,近年来,发展很快。一机部将滴浸工  相似文献   

11.
牵引电机绕组C级绝缘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电机绝缘结构中使用无溶剂有机硅酮树脂早已显出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无溶剂漆整体浸渍工艺使绕组的树脂填充率明显提高,热传导性好,从而可以增加电机的功率。 2.整体性更好,介电值的安全系数提高。 3.与其它类型的浸渍漆相比,改善了瞬时过载能力。 4.采用这种绝缘结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重量比。此外,如果用户在实际应用中没有达到设备允许的各种使用条件,那么C级绝缘可使安全系数增加,延缓设备老化。从无溶剂硅酮树脂问世以后,阿尔斯通  相似文献   

12.
聚酰亚胺H级无溶剂浸渍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马来亚胺作为无溶剂漆主要组分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特性(溶解性和共聚性),针对马来亚胺型无溶剂漆所存在的易开裂、粘度大,贮存稳定性较差等缺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韧性好、易于操作的马来亚胺滴浸漆(ME—D)和一种粘度较小,贮存稳定性较好、具有优异电气机械性能的马来亚胺沉浸漆(PMI—Ⅰ)。通过热、电、机械性能及模型线圈试验,表明此两种无溶剂漆性能满足H级浸渍漆要求,可用来处理H级电机的绝缘绕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赛克改性聚酯亚胺树脂为基础树脂,研制出低温快速固化F、H级通用无溶剂滴浸漆,t-T、η-T特性曲线说明该漆具有优异的工艺特性。热分析、富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酯亚胶树脂的结构组成是影响无溶剂漆的耐热性、介电性能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船用电机绝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船用电机绝缘研究和应用的概况,B-F级通用无溶剂漆全面推广应用,成型绕组的对地主绝缘采用单面补强富树脂云母箔VPI方式及旋转烘焙,磁极线圈的一体化措施,增厚型涂层材料和电沉积绝缘的发展,换向器V型环腔整体浇注环氧树脂以及可控反应原理的应用等,使我国船用电机绝缘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F—H级无溶剂聚酯亚胺滴浸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赛克改性聚酯亚胺树脂为基础树脂,研制出低温快速固化F,H级通用无溶剂滴浸漆,t-T,n-T特性曲线说明该漆具有优异的工艺特性。热分析,富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酯亚胺树脂的结构组成是影响无溶剂漆的耐热性,介电性能等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分析、总结了电机绕组浸漆后烘焙过程中“下而翘、翘而平”和“下而平、平而不翘”烘焙曲线势趋形成的机理,并确认该种烘焙曲线的趋势,分别代表A级绝缘和B、F、H级绝缘电机绕组结构的特点,从而可以判断电机绕组浸漆后烘焙的效果;同时,还阐明了烘焙温度与绝缘电阻的关系,如何确定电机出炉的最佳时刻,在不同温度下电机绝缘电阻值的换算方法,并为判断电机的绝缘质量和运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无溶剂漆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绝缘材料,由于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几年来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无溶剂漆浸渍绕组时,可以提高电机电器的绝缘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大大的缩短浸烘周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 在本快干无溶剂漆的研究、试制、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衡阳绝缘材料厂、湘潭电机厂、田心机车车辆厂、广东江门电机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合作。现将研究、试制、应用情况加以总结,提供有关单位参考。 一、甲基丙烯酸巨酯树脂的 制造工艺和性能 聚丁二烯环氧甲基丙烯酸巨酯无溶剂漆是由七种材料组成,其中六种材料已有工厂正常生产产品,只有甲基丙烯酸聚酯树脂自制,该树脂经过三次试生  相似文献   

18.
一、无溶剂漆的流失性浸渍电气设备线圈的无溶剂漆,通常是由不饱和聚酯、环氧、聚酯——亚胺等高聚物组成的。许多试验表明,熔融流动态的高聚物动力粘度与温度有指数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丙烯酸环氧酯为基础制得了有一定耐热性的无溶剂浸渍漆和有溶剂浸渍漆。将丙酸环氧酯与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脂族和芳族活性稀释剂共混。加入适量引发剂和阻聚剂,就可制得聚丙烯酸环氧酯无溶剂浸渍漆。将丙烯酸环氧酯与含芳杂环结构的缩聚树脂进行共缩聚,并加入适当溶剂,则获得改性聚丙烯酸环氧酯有溶剂浸渍漆。这两种浸渍漆均具有粘度较低,贮存稳定性较好的特点,无溶剂漆的挥发损  相似文献   

20.
从改性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出发,用能降低熔体粘度的活性烯释剂烯丙基甲酚(AC)和增韧剂双酚A二烯丙基醚(DE)以及少量扩链剂M作改性剂,在催化剂作用下,与BDM加热得到预聚树脂,并在温热下配加适量较低粘度的环氧树脂(ER),制成了系列在较低温度(80℃左右)流动性好、工艺性优良、常温十分稳定的单组分耐热无溶剂树脂(漆).通过凝胶时间(GT)、粘接强度(LSS)、IR、DSC、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力学、电学性能等测试手段,分析和表征了共聚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系列无溶剂耐热树脂可作为高性能电绝缘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