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山市自来水厂原水取自碗窑水库,为解决由于取水口位置偏低引起的原水水质问题,采用直立式钢管分层取水装置进行分层取水实现在优质水层取水的目的。具体介绍了直立式钢管分层取水装置的基本原理,在水库正常蓄水的情况下(施工时水深46m),取水装置的吊装、定位、锚固、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测等主要水下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孔取水的水库难以改建成分层取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新方法——水下施工安装条件下的直立式钢管分层取水装置。该装置将竖向钢管、三通连接不同高程的水平取水口,通过抱箍将钢管固定在混凝土坝体内;竖向钢管底部采用三通与水平钢管连接,然后伸入原放水管内,并浇注水下混凝土固定接头;取水口设拍门,通过坝顶启闭室控制开闭,根据需要分层取水。该装置构件在陆上预制,通过潜水员水下安装。装置结构简单,工程投资小,在无需放空水库的条件下较好地解决了深孔取水存在的水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卓胜 《吉林水利》2021,(10):47-50,54
对茶坑水库建成后的水温结构和垂向水温分布进行计算预测,通过对照同类水库分层水质变化规律,从满足优质原水供应和解决灌溉水温方面对稳定分层型水库分层取水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设计角度介绍了茶坑水库的竖井式分层取水方案,该取水方案对现有分层取水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可较好地满足供水、灌溉和生态环境对水库水温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水库不同高程取水直接影响取水水质及后期处理成本,以某小型水库分层取水建筑物为背景,介绍了水库分层取水的必要性,即水库采用分层取水方式进行取水可以最大限度确保流向水厂的水质,减少水厂处理成本。结合工程布置情况,对取水建筑部布置及选型方案进行了说明,即取水方式分2层取水,取水口高程分别为440.0、459.0 m高程,采用平板钢闸门控制。根据取水建筑物布置,对配套的进口拦污栅、分层平板钢闸门、启闭设备、坝内埋管、出口闸阀室及拦污栅与闸门配套埋件等金属结构布置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对相应金属结构设备主要结构形式、构成材料、不同结构部位防腐工艺要求及后期运行方式等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同类型水库分层取水工程金属结构布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坝大库分层取水措施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合理选择大型水库分层取水措施并进行下泄水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采用MIKE3数学模型方法,模拟某高坝大库分别采用单层进水口、两层进水口、叠梁门多层取水等3种不同电站取水方案的水库水温结构及下泄水温,对比分析不同分层取水措施对下泄水温的调节作用和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层取水措施能有效提高水库泄水温度,减缓水库下泄低温水的影响;叠梁门结构能够实现表层取水,对水库低温水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多层进水口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下泄水温控制考虑的水库分层取水建筑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联芳 《中国水利》2007,(6):45-46,58
水库分层取水建筑物主要有两大类,即竖井式和斜涵卧管式。斜涵卧管式只能适用于取水深度、流量较小的水库,竖井式可用于取水流量较大的深水水库。通过设置不同高程进水口或竖向流道,由闸门控制实现表层取水,提高下泄水温。结合江坪河水电站工程分层取水建筑物设计实践,对竖向流道型和分层进水口型分层取水建筑物进行了方案比选,对选定的竖向流道型分层取水建筑物,从结构布置、流道设计、金属结构、操作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江坪河水电站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峡口水库利用除险加固的机会,经过对周边水库分层取水装置及水质情况的调研,会同设计人员分析、比较、论证,采取了分成3层塔式进水口的取水方案,确保了优质原水的供应。表2个。  相似文献   

8.
沙斯塔大坝分层取水改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效鹄 《水力发电》2008,34(3):17-19
沙斯塔水电站进水口增设了分层取水结构的水温控制装置,成功地解决了下泄水温、下游生态恢复与发电之间的矛盾.其水温控制装置的改建过程和设计思想对我国水电建设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水温控制标准要根据下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而定,单纯提高下泄水温不一定对鱼类有利;水温控制装置的设计应考虑枢纽功能、水库调节性能、水库分层以及调度运行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斜卧管式分层取水结构作了简介,联系其在临汾市病险小水库工程中应用,结合典型工程,对斜卧管式分层取水结构的改造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水库下泄的低温水对鱼类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水电站进水口须采用分层取水结构型式。本文介绍了目前的分层取水技术研究背景、叠梁门分层取水新技术及其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该技术目前已在一些大中型水电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