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力格油田有油井198口、注水井95口、联合站1座、接转站3座和计配站12座,定员215人,实有180人,缺员35人;单井集油采用双管掺水和三管伴热两种方式,工艺先进;联合站、接转站分别配有注水、外输、加热炉、化验和调度等岗位,站内工艺流程复杂。为此,在宝力格油田设计实施了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188口油井、89口注水井、1座联合站、3座接转站以及12座计配站生产参数远程检测、站内要害部位自动控制;对单井和重要岗位实施远程视频监视,实现了计配站无人值守。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湿气管线冻堵的分析和采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为了适应青海油田采油一厂的发展,接转站进行了重建扩充,扩充后的接转站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接转站从重建以来,站内的气体分离器和空气冷凝器一到冬季就出现冻堵的现象,我们通过分析和一些措施,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从2008年接转站重建以来,我站的气体分离器和空气冷凝器在冬季的冻堵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消耗总量越来越大。市场资源供需矛盾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资源领域进行研究与探索。不断地利用新科技,新的管理方式来提高油田的勘探开采率,油田计量接转站优化设计在油田开采实践与应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油田计量接转站进行优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油田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提高原油的产量与质量。本文将从简析油田计量接转站优化设计的现状,浅谈油田计量接转站优化设计存在的问题,简析油田计量接转站优化设计的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做以简要的分析,旨在了解油田计量接转站的优化设计情况,了解其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掌握优化设计油田计量接转站的具体措施,为其在实际生产中积累经验,为实际生产技术提供指导和借鉴,使其能在更广的领域中使用和推广,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油气集输工艺接转站的能量供应通常采用加热炉消耗原油的供热方式,用能效率相对较低。为了全面了解接转站的能耗状况,本文以江苏油田某集油站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基本理论,首先建立了油田集输系统不同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现场采集的数据,对集油站能耗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接转站年内不同时期的能耗,并进一步讨论了气温、油田采出液含水率、伴热热水温度和原油采出液温度对单位能耗的有关影响规律。并创新性地利用?分析方法找出了接转站内用能薄弱环节。研究表明:加热炉耗油量随一年四季变化较明显,原油采出液单位能耗随含水率和加热炉温升的增加线性增加,伴热热水单位能耗随伴热热水加热炉温升增加而增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减少集输过程能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油田生产单位集输系统原油损耗的主要发生地点在联合站和接转站,随着特殊油藏的开发及增产措施的应用,原有的集输工艺渐渐不适应现状,导致原油损耗增加,针对集输站点开式及闭式两种流程的不同特点进行温度控制、设备更新等专项改造,可以有效地降低集输系统的原油损耗率。  相似文献   

6.
新木油田10#接转站辖区内地面条件恶劣,一部分油井处于江心岛和泄洪区中,地面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要求环保及安全生产兼顾,针对这一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应新木油田10#接转站生产的先进工艺技术,主要是以地面设施高架为主的一系列新方法,经过现场应用,达到了安全生产、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延长油矿靖边油田在产能建设上具有建产区块分散,多油层复合开采,层系间地层水不配伍等特点。特殊的地形地貌、原油和地层水物性决定了油田地面工艺必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展适合靖边油田特点的特色技术。近年来,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靖边油田确立了以联合站为中心,以接转站、增压点为二、三级布站的建站方式,形成了撬装建站、简易注水、双流程建站、原油分层脱水处理、采出水分层回注等为主要特色的油田地面建设新型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三低”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以垦东32接转站密闭外输工艺改造及其配套工程为例,对接转站实施密闭外输工艺改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对其它同类集输泵站的改造、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超低渗透油藏地面系统持续优化简化,集输系统优选混输泵、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供注水系统采取系统稳压、水泵变频、数据监测、安全防护等手段,优化了站场工艺流程,增压点、接转站、脱水站、供水站实现泵-泵连续输送,降低了建设成本,形成了适应数字化管理的站场泵-泵系列化工艺技术,推动了长庆油田站场系统工艺流程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庆油田采油三厂各井站自动化程度低、站内故障率高、信息反馈速度慢等问题,为了提高站内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使用最新的工控嵌入模式技术,开发了井站监控系统,并在南三接转站进行了现场试验,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优越,可靠性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