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土石坝病险智能诊断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基于规则与案例的混合推理技术应用到土石坝病险诊断系统中,为土石坝病险智能化诊断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文中针对土石坝病险诊断的案例特点,提出了基于规则与案例混合推理的土石坝病险智能诊断系统框架模型,设计了案例模糊检索策略,并给出了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故障智能诊断的方法及关键因素,研究了专家知识库的框架,构建了模糊神经网络故障智能诊断的推理结构,基于事例的专家知识库与模糊神经网络推理能较好地实现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预报.  相似文献   

3.
推理机制是模拟人类思维方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事例推理的实现和应用,并给出例证.引入基于模糊关系矩阵的模糊推理算法,提出实用事例结构模型和实现事例推理的模糊匹配算法,分析了模糊事例在GSM网络优化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用结合启发性推理和基于模型的推理来改善专家系统问题求解能力的方法。启发性推理是用规则表示的知识来进行的,而基于模型的推理是用框架表示的知识来进行的。以框架表示的有关模型的知识是存放在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内,这样利用现有的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简化了知识的存取,增删等工作。规则存于知识库内。该方法吸取了两种推理的优点,提高了效率,改善了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般化假言推理是模糊逻辑中一个重要的推理规则。至今仍没有一个十分有效的一般化假言推理方法。本文在文「1」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加权”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GMP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内部机制更为合理的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模糊Petri网模型的反向推理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模糊Petri网的基本结构上的反向推理算法.通过建立模糊Petri网模型的关联矩阵、库所向量和变迁向量,运用矩阵运算的基本方法实现.通过该算法的运行,可以在模糊Petri网模型中抽取出一个子模型,从而把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转化为一个只与问题相关的小的系统来处理.采用数学运算的方法实现的反向推理算法简单,具有通用性,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模糊Petri网结构.对于其它的大系统生成子系统的问题,这种矩阵运算的方法也可以借鉴.同时对该算法中的矩阵运算和模型中的图形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算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故障诊断中基于符号表示的常规推理技术和基于神经连接的神经网络推理技术的不同特点并进行了优劣比较;详细考察了用于推理的模糊神经网络基本构造及逻辑基础;给出了基于纯模糊逻辑系统和Takagi—Sugeno模糊逻辑系统的几种常用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模型;最后应用一种网络结合max-min算法分析了一个故障诊断实例,并得出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确、高效地针对问题建立模型是应用贝叶斯网的关键,而从数据中学习贝叶斯网往往因为搜索空间庞大而效率低下.提出基于案例和规则推理的建模方法,建立领域知识库,使用框架和一阶概率逻辑表示贝叶斯网,当面对新的问题时,使用相似度和偏离度两个指标进行案例匹配,对选中的案例使用组合和剪枝技术修正,得到新问题的求解模型.整个过程以案例推理为主,并用规则推理辅助.这种方法能够复用历史案例,提高贝叶斯网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种人工智能的方法,构造专家系统的整体框架。在系统实现中,采用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和C-F模型进行知识库的设计,用正反向混合推理控制策略进行不确定性推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专家系统中的基于模糊语言逻辑的一类新的近似推理模型ARM。在ARM中,我们把领域专家知识表示的基本单元表征为一个三元组(P,β,LTV),其中P是一个模糊断言;β∈[0,1]是可信度;LTV是自信度,即语言真值。作为知识表示基本单元的三元组(P,β,LTV)将事实、模糊关系(模糊谓词)、模糊产生式规则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模糊推理网络。基于ARM的专家系统中的推理机制包括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给出了在正向推理、逆向推理和双向推理中模糊断言的可信度、自信度和真值的传递运算方法。这类近似推理模型ARM已用于建造“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专家系统”的推理机制。目前,就这个专家系统运行的实例来看,其推理结果与领域专家的观点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11.
模糊推理本质上就是某种插值方法,但在稀疏规则库的条件下,当输入的事实落入规则"空隙"时,采用传统的CRI方法是得不到任何推理结果的,从而诞生了模糊插值推理。由于模糊插值推理是模糊推理重要分支,并且学者们对其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故对现有的模糊插值推理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传感器参数融合在实现自动控制、显示和工况监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借助计算机仿真和模糊推理工具葙中的模糊推理功能,可以对一个设施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实现设施状态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3.
描述逻辑ALCRP(D)在经典描述逻辑ALC的基础上添加具体域和角色构成谓词算子,用于确定性空间的推理,但不能用于模糊空间的推理.通过以描述逻辑ALCRP(D)的模糊扩展为例,构建出模糊描述逻辑Fuzzy-ALCRP (D),给出Fuzzy-ALCRP (D)的Tableau判定算法,并给出一个Fuzzy-ALCRP (D)在模糊RCC8空间中的推理实例.  相似文献   

14.
氧化沟系统的溶解氧控制具有多变量、大时滞的特点,采用PID或者简单模糊方式难以进行简捷和有效的控制.本文采用模糊推理策略来控制氧化沟系统的溶解氧浓度,设计了溶解氧的模糊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推理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快速响应能力,超调量比较小,为污水处理系统自动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加权论证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amdani'论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模糊加权推理方法.模糊神经网络是以改进模糊加权论证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网络加权和成员函数最优化的相互匹配在应用发展规则系统的条件下进行.模糊规则可根据网络加权而获得,网络模型的有效性和最优化程度可以由仿真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6.
模糊空间描述逻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空间推理和模糊逻辑的模糊空间描述逻辑FSDL,它可以作为支持不确定性推理的空间语义Web和空间本体的理论基础。FSDL在经典描述逻辑上增加了能描述空间关系的复杂关系项和模糊化概念、关系的语法、语义。随后给出了表推理算法,并证明了其正确性和完备性。最后,基于FSDL定义了模糊RCC5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MATLAB的FuzzyToolbox进行事成模糊推理和分析,并以其在洗衣机模糊控制系统的应用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选择解模糊判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adaptive fuzzy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 over the neural network. It can be used to design a fuzzy classifier. However, there is the “Dimension Calamity” with the number of inputs increasing in the adaptive fuzzy system.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fuzzy classifier with a fixed number of fuzzy rules is proposed. This classifier is combined by several fuzzy reasoning machines so that one fuzzy reasoning machine recognizes only one class. Every fuzzy reasoning machine includes two “If-Then” fuzzy rules. The total fuzzy rules number of the classifier is confirmed by the number of classes of the patterns being classified. The classifier uses the “Error Back-Propagation Training” arithmetic as the learning arithmetic. Compared with the BP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the new classifier and BP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are both tested by the famous iris dataset and Ripley's synthetic dataset. It is proved that the new classifier has a good classification abi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even if the data have been pollut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运用模糊逻辑进行不精确推理和用模糊数来表示不确定性等问题。并将这种推理方法应用于咨询型专家系统中,使得在这类专家系统的人机对话中采用自然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