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stract

A general-purpose simulator for gas production from hydrates is developed, which considers kinetics of dissociation, heat, and multiphase fluid flow. Production behavior of the Class I hydrate reservoir by depressurization techniqu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uggest gas production rate at the well is higher than gas release rate in the reservoir and most water released is left in pores. With continuous dissociation of hydrate, average hydrate saturation, reservoi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ecrease continuously. In addition, the closer to gas layer, the faster the hydrate dissociation. Results of gas production simulation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t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
���ɵز��е���Ȼ��ˮ�������ѧ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从天然气水合物中开采天然气的方法,主要有热激发法、化学试剂法和减压法。文章通过适当简化,从理论上推导出减压法开采天然气的数值模型和水合物分解前缘边界曲面离井筒距离表达式,并对推导出的偏微分方程经过线性简化和自相似原理,推导出多孔介质水合物地层中压力和温度的分布方程和天然气产量方程。通过实例,研究了多孔介质水合物地层中压力和温度的分布规律,即离井筒越近,压力和温度越小。进行了影响水合物分解前缘边界曲面离井筒距离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减小井筒压力和增大地层温度可以使离井筒越远地方的水合物层分解释放出天然气,天然气的产量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最终趋于一稳定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张磊 《钻采工艺》2021,44(6):74-77
天然气水合物是能源领域尚未开发的领域之一,有巨大的潜力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降压、热刺激、碳交换和抑制剂注入是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四种开采方法。文章提出了采用双水平井降压 +二氧化碳置换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应用油藏模拟器 CMG对矿藏条件下水合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了多组分、多相流体和热流在地下的流动和传输,以及甲烷饱和度和温度分布,估算了水合物解离产气量和出砂量。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进行,甲烷饱和度降低,顶部的水合物优先开始分解,二氧化碳置换区域地层温度提高 2~5℃,温度升高促进甲烷持续解离,形成了一个连续交换和生产的循环过程;同时随着甲烷产量的增加,生产井出砂量也随之增加。采用双水平井开采技术,扩大了水合物储层的波及面积,有效增加了产气量,达到商业开采价值规模。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形成与分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实际海洋水合物资源的赋存状态及温度、压力条件,在人工多孔介质中物理模拟海底水合物稳定带的水合物藏进行了水合物的形成与分解的实验研究。分析甲烷水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形成与降压开采过程,揭示了其温度、压力和产气速率的变化规律。采用逐步降压的方法测定了多孔介质中水合物在特定温度下最小分解推动力,比较了不同降压模式下的累计产气量。结果表明,水合物形成过程中通过不断注水保持系统压力,甲烷可完全生成水合物,最终水合物藏中仅有水和水合物两相;实验条件下水合物的分解主要受压差影响,压差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累计产气量越高;在一定温度下水合物的分解需有一个最小推动力。比较不同降压模式发现,累计产气量只与压差有关,而与降压模式无关。  相似文献   

5.
水合物地层中常含有饱和的孔隙流体,饱和孔隙流体的存在改变了水合物藏的传热及传质特性。通过实验模拟了饱和孔隙流体下多孔介质尺寸、分解温度、压降和注入流体类型对水合物的降压分解过程中产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孔隙流体下,产气速率受多孔介质尺寸、压降和注入流体类型影响较大,而受分解温度影响较小。实验范围内,水合物在大压降和小尺寸介质中分解更快速。水合物分解初始阶段,分解速率随着流体盐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中后阶段,分解速率随流体盐度的增加而降低。气体扩散阻力因盐溶液水化离子氛存在而增加并进一步阻碍水合物的分解。实际水合物藏开采过程中可通过增大压降和降低溶液盐度来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6.
LHCX凝析气田水合物形成预测及防止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霞 《天然气工业》2005,25(12):87-88
天然气水合物是采气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水合物的生成可导致气体输送管线及加工设备的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文章针对LHCX凝析油气田,对水合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论述,采用统计热力学方法对该气田不同压力条件下水合物形成的温度进行了预测,计算出了M1井、M3井不同产量条件下井口流动温度及M1井、M3井地面给定输出压力下的井口节流温降情况。根据计算结果得知:该气田气井在产量10×104m3/d、压力大于5.0 MPa时,井筒中不会形成水合物;在地面给定输出压力下,M1井通过气嘴节流后的气流温度高于水合物形成温度,不会形成水合物,而M3井通过气嘴节流后的气流温度低于水合物形成温度,将形成水合物。另外,还对水合物的预防及清除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LHCX凝析油气田情况,建议采用加注甲醇(己二醇)和地面加热升温措施以防止水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南海北部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储层降压开采的气产量和采收率,基于我国2017年水合物试采W17站位水合物层含有少量游离气且下伏泥层的条件,根据实际试采数据,针对单垂直井和垂直井网两种布井方式,利用TOUGH+HYDRATE软件进行了水合物层降压开采数值模拟,研究了开采井产气/产水特征及开采区温度场、压力场、水合物饱和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而分析了渗透率、井间干扰对压力场、温度场及流场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层在降压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使水合物沉积层渗透率增大,从而使气、水产量增加;②在降压开采初始阶段,开采井的气、水产量短时达到峰值后急剧减小,水合物迅速分解、吸热及游离气的涌入使得井筒附近温度降低,而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气、水渗流阻力增加,压降传播速率降低,水合物分解气产量和井口气产量不断降低,水产量则缓慢上升;③水合物的分解由压降和周边流体渗流、传热联合控制,井筒附近及水合物层上下界面处的水合物优先分解,井口产出的天然气有较大部分来自于周边水合物层中的游离气和孔隙水溶解气;④采用垂直井网进行水合物开采,每口井的控制面积减少,单井的产气/产水速率及累计产气/产水量均明显低于单垂直井,但垂直井网开采总的气产量更大、水合物采收率更高;⑤井距决定了每口井的控制面积和最终累计产气量,井间压降叠加效应加速了水合物的分解,井间区域的压力及温度显著低于单井,但井间对称流场的干扰会阻碍气液流动,在井间中心区域将形成“静止区”。结论认为,多井联合开采可以提高井场总的气产量,但需要根据钻井成本、水合物层渗透率、预计生产周期、井场总气产量和水合物采收率等指标来综合确定合理井距。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水合物下伏游离气是水合物系统天然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构建水合物下伏游离气藏垂直单井开发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元节点上的气体密度和密度增量来计算天然气开发中气藏压力变化和井孔气体产能。利用Dako试验气田的产能记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反映了其良好的可靠性。模型显示气体产能与气藏压力、气体饱和度以及采气时间都有很好的正相关,而气体累计产量与采气时间呈近似线性关系,降低井孔流体输出压力有利于提高产能。模拟计算表明布莱克海台水合物下伏游离气藏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对于平均气体饱和度为20%的气藏,计算的单井产气率为46%,69 m厚的气层10 a可产天然气9.6×104 t。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水合物储气量及分解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强  张保勇 《天然气工业》2006,26(7):117-119
利用可视化实验设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40、T80及其复配溶液构成的5组反应体系中Ⅱ型气体水合物的储气及其分解情况,利用定温压力搜索法测定了水合物分解热平衡条件,并运用含气率、分解速度及分解热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合成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含气率高、分解速度小。从传质和传热两方面分别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和水合物分解热对实验体系中气体-溶液-天然气水合物三者界面之间物质和热量传递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适当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天然气水合物的储气量,水合物的高分解热是其分解速度低的主要原因。水合物的高储气性和分解安全性为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Natural gas hydrate has been regarded as a potentially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 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orld. Many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dissociate hydrate, among which heat inje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ones. So, the investigation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heat injection mode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tual hydrate produc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hydrate dissociation and gas production behavior by hot brine injection was conducted with a self-designed 2D sand-packed system. Two patterns of heat injection (continuous heat injection and intermittent heat injec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gas production, water production,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a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produced by continuous heat injection is notably more than that by intermittent heat injection; with the same heat injected,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continues heat injec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intermittent heat inje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heat injection, the water production rate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at of water injection, which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water injection rate, heat injection patterns and water production from hydrate dissoci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xperiment, the result of continuous heat injection is superior than that of intermittent heat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1.
��Ȼ��ˮ�������↑��������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目前世界各国新能源研究的重点。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较早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进入天然气水合物气田的初步开发阶段,我国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人为地打破这种稳定的方法主要有热激发、降压、化学抑制剂等,文章对这几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应用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比较,并根据目前仅有的开发实例对开采方式进行了探讨。如何解决天然气水合物的低成本开发技术问题,仍是最难克服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按凝析油气体系定容衰竭相态模拟实验过程,测试了大港油田千米桥凝析气藏烃类体系水合物的生成条件,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统计热力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中的可靠性。然后在前人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凝析气藏开采过程动态相态变化预测方法的建立以及采出井流物烃组成的动态相态数值模拟预测,讨论了适合于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从井筒→井口→常温高压分离器→节流膨胀分离器→透平膨胀分离器多级分离回收工艺上下游一体化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凝析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阶段,能更好地为凝析气藏从气井井筒到地面多级分离工艺流程乃至到天然气处理厂工艺流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防治工艺设计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吐哈油田丘东和大港油田千米桥两个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及防治措施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洋钻井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洋钻井安全的影响,根据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特征,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动力学和热力学条件,研究了不同钻井工况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气规律,估算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的产气量。结果表明,在钻进天然气水合物层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气速率和累计产气量逐渐增大;在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一定的情况下,近井天然气水合物层内的天然气水合物完全分解产气量与井身轴向半径呈平方关系;随着钻井液与天然气水合物层温差增大,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速率呈指数增长;浅水区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层易导致其分解,随着水深增加或井筒压力增大,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越来越困难。研究表明,钻穿天然气水合物层时,提高钻进速度可减少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钻井过程中应根据钻前预测结果调整钻井液温度和密度来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同时采取必要的井控措施,以保证在适当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气条件下安全钻进。   相似文献   

14.
��ѹ��Ԥ����Ȼ��ˮ�����γɷ����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高压气井的不断勘探与开发,由于受气体的焦耳-汤姆逊效应的影响,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的预测愈加重要。针对高压气井测试与生产过程中的压力高、流速高、天然气及地层水成分复杂等特点,应用热力学理论,结合部分室内实验,研究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和预测方法,建立了计算模型和预测软件,以判断和预防高压测试系统中水合物的形成。还介绍了在水合物生成条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实测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误差较小,可用于高于100MPa压力条件下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涉及水合物的生产、运输和再气化等过程,其中水合物的生产过程、运输过程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采用6种不同粒径的冰颗粒形成甲烷水合物,并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开展甲烷水合物分解实验。通过分析认为,冰颗粒对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冰颗粒粒径越小越容易形成水合物,形成时间也较短;而在分解过程中,大粒径的冰颗粒形成的甲烷水合物在2种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强的自保护效应,能长时间保持亚稳定状态而不发生分解反应。根据实验中出现的这些特性,提出对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的设想,在水合物形成过程中选取一个最佳的粒径冰颗粒合成水合物,并且在-4℃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储运。 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三维成藏物模实验系统的构建与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成藏模拟装置侧重于合成少量均相水合物或含水合物沉积层,受制于装置体积,而某些影响因素如地温梯度等难以在室内实验中再现。为此,提出了建立水合物成藏大型三维物模实验系统来解决相关问题的技术思路。首先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了系统的设计指标:最大工作压力为32 MPa,模拟地温梯度介于3~6 K/100 m,可再现自然界扩散、渗漏、原位3种水合物成藏机理。据此建立了物模实验系统:①系统主体高压反应釜容积为196 L,内置30个PT100温度传感器、30个电阻率探测电极、16对声偶极子,构成覆盖整个沉积层的传感器点阵;②系统可在海底和陆地水合物成藏典型温压条件下模拟多种天然气供气方式,考察水合物的动态生成行为,以及成藏后新鲜海水循环下的水合物动态演化行为。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指标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实验流程可确保安全、稳定、长期运行;传感器经过标定后,可以准确测定各个物理量。最后,通过测定实验介质的多项物性参数值,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高压、低温条件下,烃类气体与水形成水合物,堵塞天然气管道;为此,石油、天然气工业界需要研究抑制水合物的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许多水合物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压力、较大的相变潜热与冰蓄冷器相当的蓄冷密度,故可利用水合物进行蓄冷,以解决诸如城市空调冷负荷高峰与城市用电尖峰一致所造成的电网峰值不平衡等问题,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是极具发展前途和吸引力的。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通过对制冷剂R142B气体水合物分解放冷过程的研究,探讨了分解过程热传递机理,建立了热力学分解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分解速度与放冷过程温差、水合物晶体疏松度、水合物密度有关,放冷数学模型分析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从而为水合物蓄冷技术进入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高效开采Class 3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水合物藏缺乏下伏流动层,比较接近有上、下盖层的Class 3水合物,业内对其开采的经济性和能效比有质疑且相关研究成果鲜见。为此,采用HydrateResSim模拟水平井加热减压联合开采Class 3水合物,研究了其开采的能效比、气水比、采收率等参数。首先定义水合物开采所获得的天然气的热值和水合物开采过程输入物藏热量之比为水合物开采的能效比(EER),采用能效比对水合物开采过程进行评价;然后,设定开采井的温度为42 ℃,在0.2 p0(p0为水合物藏初始压力,1.383×107 Pa)、0.5p0、0.8p03种压力条件下进行水平井加热减压联合开采模拟。结果发现:①开采前期能量消耗大,产水量多;②只有在0.2p0、42 ℃条件下,气水比长期大于100,采收率在50%左右,同时,EER达到188;③而0.5p0和0.8p0条件下的开采指标较0.2p0小很多。进一步分析0.2p0、42 ℃条件下水合物开采过程中井内热流数据,得到加热只分解了5.28%的水合物,其他大量水合物由减压驱动力分解,因而能效比较高。结论认为:水平井加热减压联合的方法能够高效开采Class 3水合物。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work a new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H2S and CO2 containing sour gas hydrate 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tempera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a gas hydrate thermodynamic inhibitor (methanol) is presented. The average absolute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sour gas hydrates dissociation temperatures (AADT%) considering pure and mixed acid gases in the presence of methanol inhibitor is about 0.274%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other available thermodynamic model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quite reliable over wide ranges of methanol and acid gases concentrations and can be used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ther gas hydrate inhibitors regarding the design of sour natural gas flow assurance systems in oil and gas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20.
深水井生产过程中,当地层高温流体流向井口时,由于温差的存在,会通过井筒向地层传递热量,破坏水合物地层的原始温度和压力环境,诱发水合物分解并产生大量甲烷气,导致突增的附加高压直接作用于水泥环,甚至会引发地层失稳、海底滑坡等灾害,严重威胁深水井的井筒完整性.鉴于此,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井筒温度场模型,计算水泥环第二胶结面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