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广泛应用于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该技术在提高野外施工效率获得TB级地震数据的同时,给室内数据处理带来了相位和初至不清晰、特有噪声严重、数据量大的挑战。在分析可控震源采集数据的相位和初至波变化特点、不同类型的噪声及其特征等的基础上,讨论了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处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针对可控震源子波零相位特点,采用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小相位处理技术,以满足反褶积等处理技术对相位假设的需求;针对可控震源采集的地震资料初至不清楚的不足,采用初至波优化处理及人工智能初至拾取技术,以满足处理中基于初至波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条件;针对可控震源地震资料存在的谐波干扰、"黑三角"强能量干扰、邻炮干扰等特殊噪声,采用针对性技术予以识别与压制,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针对可控震源采集的地震数据量大的特点,采用数据特征统计方法与数据压缩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质量分析与监控。某沙漠区可控震源采集地震资料处理实例证明,上述处理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地震勘探目标逐渐向深层和地表复杂地区转移,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震资料信噪比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由于地震数据中既有有效波,又有噪声,要将噪声从地震数据中去除掉,怎样来判别噪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模式识别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好的估计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自适应噪声衰减不但能有效地衰减干扰噪声,同时能很好的保留有效反射波的低频成分。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战略突破区。经多年对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的分析和方法攻关,从地震资料特征出发,选择有效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从资料处理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品质的技术思路与关键技术。围绕噪声衰减技术、静校正技术、一致性处理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研究,使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日臻完善。采用该方法对簰洲二维地震资料、江汉平原区域地震大剖面和沔阳三维地震资料的实际处理,表明这些方法在平原海相资料处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区、厂区等特殊环境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时,经常会受到机械设备的强噪声干扰及工频干扰.常规消除工频干扰的滤波方法会伤害有效信息,并且对频带较宽的机器噪声亦不适用.通过对地震数据信噪模型分析,重点研究利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来消除工频干扰、机器噪声.针对常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仿真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有效抵消地震记录中的工频干扰和机器噪声,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并且有效地震信号失真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西部B区具有平原区、山区和砾石区特有的各种复杂噪声的单炮记录,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中线性干扰压制、自适应面波衰减和异常振幅衰减等三项干扰压制技术,分别对该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线性干扰、面波和异常振幅等的衰减处理,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在分析三种噪声衰减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GeoEast处理系统中这几种噪声衰减技术的组合处理流程,并对此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应用GeoEast噪声衰减技术是衰减混合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采用非纵测线法采集的地震资料中存在很强的相干噪声,其同相轴表现为双曲线特性,应用常规噪声压制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采用T-X域时差变换滤波技术,即在T-X域内将曲线型相干噪声线性化,通过视速度差异去除噪声,从而达到压噪目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制噪声,增强地震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善地震资料品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均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油气勘探中,接收到的地震信号包含有效信号和噪声干扰,即要求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出微弱有效信号,去除干扰信号.小波变换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具有多分辨和适应时变信号处理的特性,能将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各尺度上分解所得的小波变换系数代表原信号在不同分辨率上的信息,根据时频分析结果进行去噪处理,试验显示局部特征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于是针对地震数据及其噪声干扰的特点,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易于分离有效信号和噪声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对消除面波干扰及其他规则干扰效果很明显,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有效改善了地震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重复性噪声对实施四维地震监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维地震油藏监测过程中,油藏开采引起的储层弹性特性变化的大小以及重复采集地震资料的重复性噪声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四维地震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经验表明,只有当流体驱替所引起的声阻抗变化大于4%时,才有望在地震资料中观测到地震差异。然而,对于重复性噪声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用正演模拟方法对地震资料重复性噪声水平及其对四维地震监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油藏条件满足地震监测要求的前提下,重复性噪声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四维地震监测的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地震资料的可重复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地震资料常见的与线性噪声传播方向相反的线性噪声,本文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中去噪模块的特点,提出了在叠前采用数据重组的方式,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叠前相干噪声压制技术,实现了对反向线性噪声的压制。与叠后f-k滤波相比,本文方法实现简单,更有利于提高叠前地震资料信噪比。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滩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往往发育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干扰波的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针对滩海地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和提高资料的保幅程度是滩海地区连片资料处理的关键所在。针对胜利滩海地区地震资料的噪声类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总结了区域异常噪声衰减处理、线性噪声衰减、多次波压制等几种噪声压制技术,通过实际资料的处理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上地震勘探采集资料中的点源干扰能量强,横向变化幅度小且出现位置不固定,极大地影响了海上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和解释精度。采用了基于形态学的噪声压制技术对点源干扰进行处理,设计了形态学滤波器分离点源噪声和有效信号,实现了点源干扰的压制。采用该方法对模拟地震资料和海上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并与传统的F-K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成功压制点源绕射干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留原始地震信号的低频信息,完全恢复了信号与噪声重叠处的有效信号振幅。处理过程中,该方法不受随机噪声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随机噪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震记录往往受高能噪声的影响使有效信号淹没在噪声中,使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降低。针对高能噪声(尖脉冲、面波和声波等)的特点,提出了利用Gabor变换将地震数据变换到时间-频率域中,在三维空间(时间-空间-频率)对信号进行刻画,然后在局部范围内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衰减高能噪声并保护有效波。  相似文献   

13.
文中将基于沃尔什变换的滤波技术应用于压制地震资料噪音、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中。该方法通过对地震信号进行序谱分析,以实现对噪声的压制。通过理论模型试算以及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认为该方法在压制噪音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且简单易实现、运算速度快,在压制噪音、提高信噪比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王鑫 《石油物探》2011,50(3):295-300,306,7
抽油机噪声是老油区二次地震资料采集中遇到的主要干扰之一,其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在野外采集过程中通过检波器组合压制抽油机噪声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通过方形阵列记录抽油机噪声,并分析抽油机噪声的波场特征,认为抽油机噪声主要沿地面传播,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快速衰减,频率成分也较单一。基于抽油机噪声的特点,在已知检波器二维线性组合频率方向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检波器三维矢量组合的频率方向特性。以方形阵列采集的数据为基础,对比了不同三维矢量组合方式压制抽油机噪声的效果。优选出了合适的检波器组合方式并应用于胜利油田CH地区实际地震资料采集,采集的资料信噪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英雄岭山地恶劣的地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地震勘探久攻不克,"五上五下"均未取得成功。2010年砂37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推动了该地区新一轮的地震技术攻关。通过实施"宽线+震检联合压制噪声"的技术,使得地震资料品质获得大幅度提高。2011年在该区域又开展了山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通过多井组合激发提高有效波能量、多检波器组合压制噪声、高密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综合静校正技术及多域联合信噪分离技术的实施,使三维地震资料品质有了新的突破。根据新资料开展滚动处理和解释,结合地面地质、钻井资料等,有效落实了英东一号构造,发现和落实了多个钻探目标,为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焉耆盆地南部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存在较多难题 ,利用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 ,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精度一直是该地区资料处理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综合应用各种静校正、一致性处理、叠前噪声衰减、高精度叠加等技术和方法 ,解决了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存在的静校正复杂和信噪比低的两大难题 ,提高了该地区地震资料处理的精度。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以上的技术和方法对该类复杂地表条件的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噪声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已有的去噪技术存在着噪声去除不干净、有效信号丢失、不能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等问题。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简写为EWT)是一种能自适应分解原始信号的算法,其相较于经典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写为EMD)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完善的数学理论基础。将EWT算法引入到地震资料噪声压制中,选取合适的小波函数并利用EWT算法对目标地震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其各个频率尺度的固有模态分量;然后根据原始地震信号的主频设定阈值范围,选取主频值在阈值范围内的固有模态分量进行重构,最终获取去噪后的地震信号。结果表明将EWT噪声压制算法应用于数值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中,可以很好地实现有效信号和噪声的分离,结果均比常规算法的去噪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8.
受过往船只噪声和平台等障碍物侧反射的影响,导致海洋地震勘探资料中存在侧面反射噪声,该类噪声具有非线性和宽频带的特征,常规方法对其难以有效衰减。为此,分析了侧反射和大船干扰两种主要侧面噪声的形成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窗种子提取的侧面噪声压制方法。通过对含侧面噪声的种子炮提取障碍物反射源或侧面噪声源的坐标值,自动控制噪声形态;再通过噪声时窗优化,实现了f-k域无假频滤波衰减侧面噪声。含模拟侧面噪声单炮记录的测试和实际含侧面噪声三维地震数据的试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制侧面噪声并保护有效信号,在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种改进的全变分地震图像去噪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屈勇  曹俊兴  朱海东  任聪 《石油学报》2011,32(5):815-819
消除地震记录中的噪声是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它对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和解释都有重要意义。在对传统全变分图像去噪模型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入扩散张量的改进全变分图像去噪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全变分模型中扩散项沿地层纹理方向的滤波作用,使得地层沿层理方向的连续性得到一致性增强;同时控制垂直于地层层理方向上的扩散以保护边缘信息。对川西某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地震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同相轴的连续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20.
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信噪比地区,其地震资料虽经过多轮勘探但地震剖面品质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其中的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干扰波十分发育,造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达不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信噪比的要求.为了获得这些地区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系统研究了宽线及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接收线距、接收线数及组合接收面积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疆库车凹陷和阿木特地区,分析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表明: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是抑制地震资料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该技术可在其他低信噪比和干扰波发育的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