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分析化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1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镇北地区长81储层砂岩主要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研究区孔隙类型主要以剩余粒间孔和次生孔隙为主,长石、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是产生次生孔隙的重要原因;小孔和中孔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细喉道、中喉道和微细喉道是镇北地区长81储层主要的渗流通道。依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形态以及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把研究区的毛管压力曲线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主产油层长6、长8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少量长石砂岩。储层颗粒分选性中等-好,磨圆度为次棱角-棱角、次棱角-次圆,其中次棱角占绝大多数,孔隙式胶结。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粒内溶孔、长石溶孔、铸模孔及微裂隙等。总体上镇泾地区储层由于受岩性、成岩等作用影响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小梅 《河南石油》2007,21(6):29-32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主产油层长6、长8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少量长石砂岩。储层颗粒分选性中等-好,磨圆度为次棱角-棱角、次棱角-次圆,其中次棱角占绝大多数,孔隙式胶结。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粒内溶孔、长石溶孔、铸模孔及微裂隙等。总体上镇泾地区储层由于受岩性、成岩等作用影响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樊家川长6储层为新的开发区域,其中长63为主力油层.为研究其致密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开展了岩石薄片鉴定、常规物性及高压压汞分析等,对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不同孔隙结构与成岩参数的识别函数,分析了不同孔隙结构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结果表明:①樊家川地区长63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  相似文献   

5.
应用岩矿分析技术、高压压汞技术,对华庆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低,岩屑成分、填隙物成分都很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为主,面孔率较大;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分选中等-较差;储层孔隙结构总体具有细微孔喉的特点,孔隙形状较规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孔渗测定、压汞资料和测井数据分析,认为红井子-马坊地区长8长9储层具有以下特征:研究区主要以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并含少量岩屑砂岩。长9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类型长81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长82则主要以粒间孔为主,长9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对储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旬邑地区长8储层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结构压力参数与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由于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远砂坝次之;压实和胶结作用会使储层致密化,损失部分孔隙,但溶蚀作用改善了孔喉的储渗能力、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使储层岩石破碎形成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蟠龙油田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长6储层主要以长石砂岩为主,少量为岩屑长石砂岩。主要以残余粒间孔和长石粒内、粒间溶孔为主,孔隙度主要在3%~12%,均值为7.9%,渗透率中值为0.71×10~(-3)μm~2,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长6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喉细小,根据压汞资料将长6储层细分为3种孔喉类型,并以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依靠铸体薄片、压汞资料、电镜扫描及测井资料等各种储层研究的实验和技术,研究了华池地区长6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储层特征,并建立储层分类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华池地区长62储层主要发育极细-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碎屑组分以长石为主,其次为石英、岩屑。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含少量晶间孔和微裂隙,其中溶蚀孔以长石溶孔为主,面孔率平均为2.40%。孔喉结构为小孔细喉型,孔隙度平均为9.15%,渗透率平均为0.15 m D,属于低孔-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本区原生孔隙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孔隙空间,增大储层物性。华池地区长62储层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划分为4大类,其中Ⅰ类储层最好,多发育于主砂体带中心。  相似文献   

10.
根据钻井、测井及分析鉴定资料,红井子地区长91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复杂,岩屑及填隙物较多,成岩作用类型多样,孔隙结构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少量浊沸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砂岩碎屑成分、粒度大小、沉积微相、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红井子地区长91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以及砂体厚度4个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铸体薄片、岩心观察及试油的结果,建立了红井子地区长91储层综合分类标准,最终优选长91油气聚集的有利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其中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油气储集层。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细砂岩和长石细砂岩为主,颗粒间多为线、点—线接触,孔隙和薄膜式胶结,总体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特征。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其中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率小于3×10-3μm2,为特低渗储层和接近致密储层。研究区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形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是储层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岩石薄片观察、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资料及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分析等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志丹油田永金地区长6 储层的孔隙成因类型及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永金地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及粒内溶孔为主,长石溶蚀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孔隙大小以中、小孔为主,喉道以细、微喉为主,这些孔喉是长6 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及渗流通道;在此基础上对孔隙结构进行了分类,并认为中小孔细喉型(Ⅰ类)、小孔微喉型(Ⅱ类)是研究区长6 段主要的储层类型,而微孔微喉型(Ⅲ类)为非有效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 6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等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长 6 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储层呈现出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 长 6 储层砂岩总体处于晚成岩 A 期,其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 影响储层物性及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可使粒间孔隙急剧减小,物性变差。 主要的胶结类型为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及黏土矿物胶结,它们均使得物性进一步变差,而长石、岩屑颗粒及浊沸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改善了碎屑的孔喉结构,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是物性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张韩地区长82储层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原生粒间孔为主,但孔隙大小分布离散、孔喉半径较小、非均质性强,储层产油能力较差,驱油效率较低。储层物性差是平均喉道半径、中值压力、排驱压力、歪度、最大进汞饱和度、孔隙体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储层岩性、物性、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及产能等资料,将长82岩储层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Ⅱ类是后期开发的优选储层。  相似文献   

15.
长庆油田靖边-吴旗地区三叠系长63油组储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靖边-吴旗地区延长组低渗透储层发育,研究程度低,勘探、开发难度大。应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岩石薄片和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研究研究区长63储层特征,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长63油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细砂岩,碳酸盐岩胶结为主,粒间孔为主要的孔隙类型,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岩性、胶结物含量、孔隙类型和沉积相类型几个方面。研究区好储层、中等储层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远砂坝微相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岩性主要是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及长石溶蚀孔隙,孔喉组合主要是细孔细喉型与细孔微细喉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主要受岩石成分、沉积相带、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长6油层组储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综合评价其储层主要属于Ⅰ、Ⅱ类储层。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西仁沟地区延长组长 2 储层为典型的低渗储层。 针对其形成因素复杂、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采取微观观察与宏观钻井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及钻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长 2 储层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形成于分流河道沉积背景下的长 2 储层砂岩具有沉积物粒度偏细、成熟度较低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圈闭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圈闭;大量发育的泥质和钙质夹层造成油水纵向分异程度较差,并进一步分隔油层,使单油层层内非均质性增强。 总体上西仁沟地区长 2 储层的宏观展布受局部构造、储层岩性和物性的综合控制,对优质储层的展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孔隙结构特征作为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资料。日益成为油气储层综合评价和油气藏精细描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岩石薄片、常规物性及高压压汞等分析结果,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超低渗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富含长石和岩屑砂岩,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其喉道半径较小,产油能力较低,驱油效率不高,喉道分布的集中程度和均匀程度较差,粗细喉道分异性较强:砂岩孔隙结构可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类,其中中等和较差孔隙结构是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中最为典型的孔隙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9.
孔隙研究是储层研究的核心,对油气的聚集和运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区长2储层内有效孔隙发育较差,属低孔低渗型致密储集层。在大量岩心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技术等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王家湾区长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喉道类型多样是其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储层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为主。划分出了四类孔喉结构,其中前三种为研究区有效储层,后一种为非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