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赵艳美 《职业与健康》2002,18(10):159-159
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病人最常用、最基本的药物。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们自身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破坏,在静脉用药时,非常容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甚至坏死,影响血管功能,从而导致该段血管皮肤发红、肿、疼痛、变硬,有的甚至数日后皮肤发黑,形成长条形疼痛。据我们实际观察及文献报道:在输入化疗药物时单纯采用一般静脉保护原则(如:输注化疗药物前后输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以减少药物在血管的存留时间等),当时即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为45.69%,1 d后发生率为100%。为减轻患者疼痛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科自2000年1月起在输入化疗药物时除坚持一般静脉保护原则外采用局部75%酒精纱布湿敷,经过60例的临床观察,现  相似文献   

2.
妇科恶性肿癌如卵巢癌、子宫癌、绒癌等患者在术后均需行2、3年的化疗治疗。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损害较重,久之会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如何正确应用静脉血管及有效地保护静脉  相似文献   

3.
PICC导管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经患者健侧上肢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静脉化疗.结果 78例患者全部置管一次成功,留置时间均为首次和大剂量化疗,导管留置20周以上,无1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和皮肤损伤及导管护理并发症,全部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行PICC置管化疗并进行正确的导管护理,可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为患者减轻痛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化疗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用于静脉化疗的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或细胞毒制剂,对静脉血管有较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化疗药物不慎外渗不仅影响化疗过程以及化疗药物的剂量准确性,而且可以引起局部皮下及深部组织红肿、水泡、烧灼、疼痛,甚至坏死、溃疡;长期反复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可对静脉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以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有必要。我科自2007年9月起,对需要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相似文献   

7.
观察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静 《工企医刊》2007,20(6):47-48
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有细胞毒性,大多对血管刺激性强从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性反应。它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影响化疗效果,还严重影响了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临床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很多,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喜疗妥软膏局部外涂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对2004年7月~2007年10月在我科行肿瘤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2岁~78岁;对照组男20例,女9例,年龄30岁~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8.
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病程长,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极易损伤血管发生药液外渗漏,若处理不当可引起周围组织坏死.为规范化疗护理操作,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2009年我科积极吸纳革新知识和技术,对100例患者行化疗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保证了病人静脉通畅并安全使用药物,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探讨化疗患者血管保护的有效护理措施。静脉化疗是我科乳腺癌术后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对静脉血管损伤极大,除此之外,还不可避免人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通过对科室三年来320例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现如今我科化疗患者血管的机械性损伤率减少。  相似文献   

10.
陈秀容 《中国校医》2008,22(1):17-17
临床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常出现渗漏现象。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的肿胀淤紫、疼痛、甚至静脉炎。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差,痊愈时间长,连续多次静脉输液增加了静脉穿刺成功的难度,直接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2004年以来,我们以生马铃薯片外敷治疗老年患者药物外渗效果极佳(化疗药物除外)。  相似文献   

11.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渗漏的护理王瑞静,张艳玲我科自1996年2月至1998年6月共行静脉化疗600人次,发生血管外渗漏10例,现将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及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经静脉化疗600人次,发生血管外渗漏10例,发生率为1.66%,其中经静脉...  相似文献   

12.
静脉化疗是大部分乳腺癌患者规范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易给静脉造成损伤,常表现为注射部位血管出现红、肿、灼热及疼痛。特别是乳腺癌患者静脉选择的限制,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更多的伤害,如皮肤坏死、心理损害以及影响化疗的正常进度等。而锁骨下、颈内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3种深静脉穿刺留置化疗方法,因其费用高、留置时间长、出现的各类并发症以及出院后仍需定期到医院做静脉置管护理,而使大部分乳腺癌患  相似文献   

13.
肿瘤病人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病人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而锁骨下静脉穿刺解除了反复浅静脉的穿刺对静脉的损伤及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有效地解决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血管损伤和疼痛.提高舒适程度及工作效率,主要适应症为需要长期或持续化疗、静脉全营养者。  相似文献   

14.
张荔  晏晴 《医疗装备》2020,(7):194-195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配合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注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观察组采取PICC配合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注化疗药物,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采取PICC配合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注化疗药物,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有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化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大多通过静脉给药(静脉滴注或/和静脉注射)。无论哪种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都很大,对组织都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在输注过程中,如有外渗,会导致血管及局部组织坏死。为保证化疗的正常进行,必须正确保护静脉。现将近两年来对188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化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的刺激性较强,长期使用会使血管变黑或色素沉着,一旦外渗甚至会造成局部皮肤坏死,因此,如何护理好静脉血管对化疗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对2001年3月∽2004年3月中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毒性刺激,使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据报导,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达57.65%。一旦发生静脉炎,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对继续化疗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对化疗病人静脉的保护,一直是化疗病人护理的重点。本院采用二种不同的局部处理方法预防静脉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化疗作为一种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普遍应用于临床 ,而静脉给药是主要途径之一。在化疗过程中 ,化疗药物不可避免地会对病人的血管造成一定损伤。这与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药物的酸碱度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1] 。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可使血管痉挛收缩 ,药物因向心性循环阻力作用逆流于毛细血管 ,使毛细血管强烈收缩 ,引起局部疼痛 ,继之红肿 ,重者甚至溃烂、坏死、肢体功能障碍。这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而且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现将我科 5 6例化疗药物静脉渗漏的…  相似文献   

19.
黄晓岚 《中国校医》2008,22(2):212-21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80岁。因“发现肺部阴影1年,多发皮下肿块1个月”于2007年4月4日入北京大学医院。患者于2006年3月在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体检时诊断为右侧肺癌、右侧胸膜肥厚。病理诊断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同年4月及5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化疗”后,病情稳定。今年3月,患者全身皮下陆续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初起无疼痛及其他不适,1周后肿块出现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0%硫酸镁湿敷联合康复新应用对长春瑞滨(NVB)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197例及2007—2010年312例接受含长春瑞滨方案化疗的患者发生长春瑞滨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85%,试验组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P〈0.05);在缓解疼痛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硫酸镁+地塞米松+维生素c+生理盐水湿敷,辅以康复新外用,治疗长春瑞滨外渗,疗效显著。选择正确输液方式、静脉血管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发生外渗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药物的再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