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近几年,我国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每每牵动民众的心。本文从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现状和原因入手,分析事件频发背后的制度缺陷,提出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法》就食品安全事故做了明确的定义,即"食品安全事故"是指:"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而关于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却未有明确定  相似文献   

2.
<正>食品安全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当前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和复杂化趋势。这些问题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面临着监管难度大、监管效率低、信息不对称等挑战。监管机构资源、技术和人员的限制导致监管覆盖面有限。传统监管方式依赖人工抽检和定期检查,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人们往往把视线集中在城市,而忽略了农村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食品安全长期处于公众视线之外,积累成了痼疾。关注农村食品安全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一方面是农村食品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和大量存在的过期食品逍遥倾售。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大多食品原材料或半成品甚至成品大多来自农村,如大米、面粉、蔬菜、肉等等,这就决定了农村才是我们食品安全战争的"主战场"。我国食品安全的事件频发,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有利于及时发现食品源头所存在的问题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李佳洁  李楠  罗浪 《食品科学》2016,37(9):258-263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众对食品安全风险越来越关注。本研究从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出发,构建了认知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的4 个维度,并以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为例,从4 个维度解释了公众对这种系统性风险存在较大争议的原因。提出了食品安全系统性的新的认知视角,为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风险交流,帮助公众正确理解食品安全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和信任危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受访者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另据中消协专项调查显示,中国生产的大米、小麦粉、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食品安全法>的诞生,将对事关公众身体健康、企业诚信与行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公众对食品安全情况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了解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情况的需求,才能有效提高食品检测管理行动的成效。本文依据新疆各地居民对食品安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并提出了改进食品安全监察工作的一些建议。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各国,每年都会发生公共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一些危害严重、影响广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公共食品监管的问题上,人民大众最有发言权,本文根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与"毒食品"有关联的系列词汇频频见诸报端,牛奶中毒、毒豆芽、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地沟油……这些涉及食品安全的话题总能引起公众的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所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纵观世界范围,各国政府都在保障本国食品安全方面做着巨大努力。本文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为例,对其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及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英、美、加3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成果,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际情况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为我国下一步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出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等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严重问题。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庞大,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相对严重不足,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要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监管人员作用,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飞行检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也成为国人心中的忧患。鉴于此,必须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积极探讨应对策略,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每个人及社会都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爆发较多问题,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例如"三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开展全面系统的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促进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多。对于近几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本文剖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当前,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情况复杂,问题较多。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都会引起大地震撼。同时,新技术、新工艺不确定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量存在,滥用、超量使用食品  相似文献   

14.
何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1):45-48
近年来,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质疑。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我国公民的身心健康。继2005年两会期间发现的安徽阜阳"毒奶粉"后,含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和药残严重超标的"多宝鱼"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信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与2010年的双汇集团的"瘦肉精"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凸显出来。随后2010年的"染色馒头"事件更加剧了治理食品安全的紧迫性。据统计,1998-2007年,中国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62起,中毒12655人,死亡1943人。本文通过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根治问题却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监管部门的治理使该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每年仍有大量的食品不合格、食品中毒等事件频发,因此,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和采取有效额管控与防范措施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大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期加深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较之以往已有较大的提升,在消费观念和健康观念方面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现阶段,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已由填饱肚子转向能否带来幸福感,食品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目前,由于社会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7.
正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众健康,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全程监管,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却不如人意,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通过法治手段保障食品安全是确保西部地区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法治保障是我国西部地区食品安全的应有之义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食品安全的需要食品安全问题现阶段是重要的社会话题,关系着民众的生命健康。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袤,由于自然条件、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众对生活水平改  相似文献   

18.
唐黎标 《烹调知识》2014,(12):49-50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城乡居民关注焦点。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的问题,总结美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功经验,进而提出改进我国食品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正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心理底线,并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抛开利益与金钱,单单在国民健康这点来说,问题食品,就已经让我们“身心受创”,尤其是下一代的身体健康问题,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让整个食品行业的信誉和形象一再下滑.再加上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销售渠道不断延伸,中国食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记者: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信任程度一再下降,请您客观评价一下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 孟素荷: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危机是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危机.2011年,我国有6.2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死于食品安全的不到200人,其中80%为家庭食物中毒,算起来还不到交通事故的1/300,但引起的恐慌及震荡却远大于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