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定量测定不仅有助于小米产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化,促进小米产品的精深加工,而且对于谷子品质育种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AACC)14-50方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影响,优化完善了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测定。测定谷子籽粒小米黄色素含量,以β-胡萝卜素制作标准曲线,利用水饱和正丁醇振荡提取3 h,10000 ×g 离心8 min取上清,在445 nm下定量测定小米黄色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吸光度和质量浓度在0~5.0 μg/mL范围内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0.9999。该方法测定小米黄色素,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92.77%~103.18%,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适用于小米黄色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谷子籽粒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定量测定不仅有助于小米产品质量评判的标准化,促进小米产品的精深加工,而且对于谷子品质育种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参考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AACC)14-50方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影响,优化完善了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测定。测定谷子籽粒小米黄色素含量,以β-胡萝卜素制作标准曲线,利用水饱和正丁醇振荡提取3 h,10 000×g离心8 min取上清,在445 nm下定量测定小米黄色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吸光度和质量浓度在0~5.0μg/mL范围内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该方法测定小米黄色素,相对标准偏差3%,加标回收率92.77%~103.18%,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适用于小米黄色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小米黄色素的研究Ⅱ-提取工艺及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开发研究了小米黄色素,对其提取工艺条件及几种提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v(乙醇):m(小米)=3:1,室温提取3~4次,每次2~4h。研究了光、热、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以及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小米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还原性和耐氧化性;但耐光性差,宜避光保存;Fe^3+对色素有破坏作用,K^+、Na^2+、Ca^2+、Mg^2+、Zn^2+、Cu^2+、Fe^2+无不良影响;可与Vc、蔗糖和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调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小米黄色素的稳定性和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米黄色素水溶性较好,色素溶液对光、热比较稳定;在酸碱、金属离子、氧化剂、蔗糖等添加剂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含氧酸根阴离子、还原剂、维生素C、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中稳定性较差.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小米黄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小米黄色素的稳定性和其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米黄色素水溶性较好,色素溶液对光、热比较稳定;在酸碱、金属离子、氧化剂、蔗糖等添加剂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含氧酸根阴离子、还原剂、维生素C、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中稳定性较差.抑菌活性实验表明,小米黄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米黄色素的初步研究--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从小米中提得天然食用黄色素,通过显色反应、薄层层析和光谱分析,并与玉米黄色素和β-胡萝卜素标准品相对照,确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类胡萝卜素,可能有:玉米黄素(3,3’-二羟基-β-胡萝卜素),隐黄素(3-羟基-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3,3’-二羟基-α-胡萝卜素)等。应用试验表明,小米黄色素可用于多种食品、饮料及糖果着色。安全无毒,着色力强,色泽明亮自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小米黄色素的生产、应用和研究以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天然玫瑰茄红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食品色素是最近20多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类食品添加剂,玫瑰茄红色素是从玫瑰茄花萼中提取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抗氧化、保肝、降血脂、降血压等重要生物活性。目前,玫瑰茄红色素提取方法主要有:盐酸―乙醇提取法、微波辅助法、膜技术提取法等,并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精制。玫瑰茄红色素包括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和飞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四种花色苷,主要着色成分为后两者。我国已批准玫瑰茄红色素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GB/T12493–1990(08.125)]。该文综述玫瑰茄红色素提取方法、纯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对该红色素综合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天然黑豆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食品色素是最近20多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黑豆红色素是从黑色大豆种皮中提取的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延缓衰老作用、保肝作用、抗肥胖、降血脂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目前,黑豆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盐酸-乙醇提取法、微波辅助法、超声辅助法等,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精制.黑豆红色素包括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三种花色苷,主要着色成分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黑豆红色素已经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GB2760-1996).文章参考国内、外最近5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黑豆红色素提取方法、纯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对黑豆红色素的综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棕色是间于黄色和红色之间的一种复合颜色,棕色素则为色素中的黄色物质与红色物质混合而成的复合色素。天然棕色素常提取于植物成熟的果实、种子、果壳或果核中,用于着色棕色食品,如可可色素用于巧克力着色、板栗壳色素用于配制酒调色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见天然棕色素的研究概况,包括来源、提取方法、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药理活性、稳定性、应用情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桔皮黄色素是从桔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植物色素。它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化妆品着色,在世界许多国家已被使用。天然桔黄素与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桔黄素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着色逼真、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等优点,除此还具有营养与疗效功能,可作为提高食品、饮料营养成分与保健作用的添加剂。经检测表明桔皮色素中含有丰富的Ca、P、Fe、Zn等矿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骨骼的形成,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化学合成色素的警惕,合成色素的应用正逐步受到限制,我国目前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规定婴儿代乳食品,不准添加合成色素。近几年来,随着食品、化妆品及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天然色素的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出现了供不应求、价格  相似文献   

11.
红曲色素组分、功效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曲色素是一种天然、安全、营养的食用色素,其具有良好的着色性和多重功能活性,因此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红曲色素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并对红曲色素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红曲色素的功效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小米黄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小米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研究了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液中小米黄色素含量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小米黄色素提取含量有较显著影响,当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3.4:1,提取时间为2.7 h,乙醇体积分数为96%时提取液中小米黄色素含量达到理论极大值0.336 mg/100 g.  相似文献   

13.
板栗壳作为食品加工废弃物,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可用于提取板栗壳棕色素。板栗壳棕色素是一种性质稳定且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天然色素,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综述了板栗壳棕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酶法提取法等,以及板栗壳棕色素在食品、纺织品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板栗色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天然食用红木色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红木种子的主要着色成分——红木素和非木质红色素的结构、性质、提取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红木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柑桔果皮中的桔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从桔皮中提取了色素,经UV光谱鉴定和化学分析,此色素主要成分是类胡萝卜色素(Carotenoibs),而且性质比较稳定,着色效果很好,是一种食品、医药工业上的理想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紫苏的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的梗、叶和籽中富含色素、萜类物质、酚类物质、脂肪酸以及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活性成分,都有很好的医用和食用价值。紫苏在食品中可以起到抗菌、着色、调味等功能;在药品中可以起到降低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记忆力、抗氧化、抗抑郁、抑制酶活性等功能。紫苏叶常用来治疗感冒风寒、咳嗽、气喘,因其具有独特风味在饮料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紫苏梗有止痛安胎、理气宽中的功效,可以用来开发孕妇的保健品。紫苏籽富含油脂,不仅可用来生产保健食用油,还可以用来生产化妆品中的精油,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文章综述了紫苏的活性成分、提取物特性及其在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紫苏的抗菌机理,为其在食品防腐剂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调味剂、食品防腐剂、乳化剂、增稠剂、营养剂和保鲜剂。这类添加剂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且资源丰富,日益受到行业的重视。一、天然色素现今利用无毒无害的天然物质提取食品色素,成为一种趋势。植物色素是开发应用最多的天然色素。据资料统计,目前有30余种。如姜红素、栀子黄色素、高梁红色素、辣椒红色素、胡萝卜素、甜菜红色素、甘蓝紫色素、苋菜红色素、胭脂树橙素等,来自农副产品的还有花生内皮、玉米淀粉黄浆、葡萄酒皮渣等。动物色素为少,有一种胭脂红色素,多用于饮料着色。在微…  相似文献   

18.
柚子皮是柚子加工的副产品,其不但具有食用功能,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柚子皮功能性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柚子皮的营养成分、功能性活性物质的功效作用、功能性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柚子皮功能活性物质诸如柠檬苦素类似物、黄酮类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天然色素具有包括抗癌、抑菌、抗衰老、改善肠道菌群、降血糖、降血脂在内的多重功效,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柚子皮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涉及到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碱浸法、酶取法等多种方法,研究方法广泛。展望了柚子皮在食品、工业、医药保健的应用前景,为柚子皮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蓝色素有栀子蓝色素、藻蓝蛋白及靛蓝。栀子蓝色素是由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制得的。藻蓝蛋白色素多从螺旋藻、蓝藻、念珠藻等藻类植物中提取加工而成。植物靛蓝是用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花青素也是食品中常见的色素,某些花青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食品中的蓝色着色剂使用。作为食品中的蓝色着色剂,研究最多的为紫甘蓝色素。紫甘蓝色素是从十字花科红球甘蓝及紫球甘蓝等的叶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色素。本文对我国食用蓝色素的种类、来源进行了概括总结;对食用蓝色素的生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还对食用蓝色素的使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以期为今后我国蓝色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报道云南石梓资源分布,色素提制工艺和性能,并对该色素的营养成分作初步分析,证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同时应用此色素在饮料、果酒、糕团等食品上进行着色试验,以探讨云南石梓色素工业生产和普遍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