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5亚段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新层段已经取得了突破,显示出巨大的勘探潜力,马五_5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鄂尔多斯盆地马五_5的勘探成果。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手段,对靖边气田西南部奥陶系马五_5的白云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粗粉-细晶白云岩及泥晶白云岩,属于白云岩型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特征;优质储层的发育明显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岩溶古地貌的控制;颗粒滩为马五_5储层发育的有利微相带;溶解-中等充填粒(晶)间孔白云岩相为有利成岩相带;沟槽对储层的岩溶改造作用改善了储集空间并提供了天然气运移的通道。最终优选出三个Ⅰ类有利区。研究成果对于该区天然气勘探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7,(3):106-110
根据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系统总结了研究区马五_4储层特征及其储集性能的影响因素,根据物性相关性分析得出马五_4储层表现为裂缝孔洞型储层的特征,储集空间以膏模孔、岩溶角砾间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储层主要受沉积、岩溶古地貌及孔洞充填物的控制,根据以上这些参数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在平面上圈出了研究区有利储层目标区块。  相似文献   

3.
苏伊士湾中新统蒸发岩广泛发育,部分钻井在蒸发岩层系测试获得工业油流,展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为了厘清蒸发岩层系储层特征及展布规律,以埃及North West Gemsa区块中新统South Gharib组为例,利用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物性分析及测井资料等,对SG组岩性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G组岩石类型多样,以盐岩为主,夹硬石膏、杂卤石、光卤石及白云岩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样品压汞曲线形态及孔喉半径分布显示出细歪度、微细喉等特征,渗流条件较差;白云岩及叶片状硬石膏物性条件相对较好,为研究区重要的储层发育岩石类型,其余蒸发岩类物性整体较差,一般不能作为储层;有利储层分布区主要位于区块西部,为SG组下步勘探重点区域。该研究成果对苏伊士湾地区中新统蒸发岩层系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沉积岩石学、油气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大量钻井岩心观察、测井分析、薄片和扫描电镜鉴定、物性及压汞分析,研究了大牛地气田马五_5亚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马五_5亚段储层岩石类型以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隙型为主,裂缝–孔隙型次之;平均孔隙度为5.41%,平均渗透率为1.05×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马五_5白云岩是表生期向下渗流的岩溶水与地层本身沉积的泥晶灰岩交代作用形成,其分布与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大牛地气田西部、北部的侵蚀高地以及东部、南部的侵蚀沟槽区,中部的斜坡台丘及斜坡区白云岩欠发育。  相似文献   

5.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_(1-2)亚段储层属于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钻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孔隙和阴极发光等分析测试手段的研究,发现该区马五_(1-2)储层发育10类典型孔隙,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的充填残余孔和非选择性溶孔是有效孔隙,硬石膏溶模孔和盐模孔的充填残余部分有效。统计大量的物性数据,认为马五_(1-2)储层属于特低孔渗储层;靖边气田岩溶储层的物性明显好于该区;马五1中自上而下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有逐渐变小的趋势。δ~(18)O值的垂向变化表明,马五1中自上而下大气淡水的影响逐渐减弱,即同生期岩溶作用和表生期岩溶作用逐渐变弱,致使溶蚀孔洞的数量逐渐减少,物性向下变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实验分析资料等的研究表明,直罗油田长2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成岩作用较强的特征,与整个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的特征一致。根据12口井200个岩心样品的分析资料统计,长2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主要发育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裂隙孔,喉道以中细喉-细喉为主。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长2_2砂层组砂体的连通性好于长2_1砂层组。长2油层组砂岩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强,砂体的平面展布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非岩溶白云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外,非岩溶白云岩储层也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根据岩心观察、显微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6亚段的沉积微相,分析了非岩溶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岩类型以砂砾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溶蚀孔,属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沉积环境为局限台地,包括潮缘滩、云坪、灰云质潟湖、灰质潟湖和膏质潟湖微相;储层分布明显受古隆起附近潮缘滩微相和选择性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和充填作用等多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了储层致密化;裂缝的存在改善了致密白云岩储层的物性,并且沟通了保存下来的孤立残余粒间孔和岩溶溶蚀孔。总之,潮缘滩微相中的埋藏白云石化、顺层岩溶作用和裂缝改造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相对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张颖 《石油知识》2023,(2):54-55
开展福山凹陷流沙港组储层特征研究对该区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岩心、薄片、物性测试等资料,分析流沙港组储层的基本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流沙港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和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物性以低-中孔、低-中渗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物性最好。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和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9.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别什肯特坳陷区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地质认识不足。通过岩心、薄片观察以及物性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分析,并运用交会图、测井相分析等方法,对卡洛夫—牛津阶灰岩储层展开了岩性、物性、储集空间、储层类型以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卡洛夫—牛津阶储层岩石类型以含颗粒泥晶灰岩、泥晶颗粒灰岩为主,微亮晶颗粒灰岩次之;储层物性整体较差,呈现低孔、低渗和低孔、中渗特征;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伴有部分微裂缝和少量生物体腔孔;储层类型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作用控制明显,有利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于生屑滩、生屑丘以及颗粒丘微相中,少数分布于灰泥丘微相中;溶蚀和构造破裂作用对改善储层物性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卡洛夫—牛津阶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李国欣  赵太平  石玉江  胡琮  陈阵  凡雪纯  李栋  赖锦 《石油学报》2018,39(10):1141-1154
基于岩心分析、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储层的岩性以粉晶、细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孔为主,偶尔伴生成岩裂缝。根据成岩作用、成岩矿物和储层物性,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10亚段可划分出晶间孔相、溶蚀相、成岩微裂缝相、压实压溶相、钙质胶结相和膏质充填相6种成岩相。结合成岩相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引入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分析方法,实现了单井成岩相的测井识别,分析结果与试气资料吻合较好。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定性分析与常规测井相结合可揭示孔隙的发育状况和分布,判别测井成岩相,为储层评价和预测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1.
1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污水含油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石油化工企业的污水分析与处理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提出了在污水含油分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总结了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乙酰化是保护糖类羟基最常用的方法。将糖类羟基乙酰化反应用催化剂分为碱、无机酸、有机酸、Lewis酸、硅铝酸盐、离子液体和其他催化剂,分别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外降低催化裂化(FCC)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剂、助剂及工艺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改善汽油组分构成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降低汽油烯烃技术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国内采用降烯烃技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凝灰岩储层作为致密油气储层的一种,其微纳米孔隙对油气的储存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二叠系风二段凝灰岩储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特征,选取哈山地区哈11井6块凝灰岩样品,采用总有机碳含量测定、全岩矿物组分分析,通过CO2和N2吸附实验对凝灰岩储层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合多重分形理论,分析孔隙的非均质性及连通性。结果表明:所选凝灰岩样品TOC平均为0.931%,矿物组分以长石、石英、黏土矿物以及白云石为主。微孔主要发育0.33~0.38,0.50~0.68及0.72~0.86 nm3个孔径区间内的孔隙,介-宏孔主要发育2.94~16.09 nm孔径区间内的孔隙。广义分形维数(Dq)随着q的增大而减小,奇异分形谱呈凸起的非对称抛物线状,凝灰岩储层孔隙具有多重分形特征。微孔(0~2 nm)具有较小的奇异谱谱宽(Δα)和较大的Hurst指数(H),而介-宏孔(2~100 nm)具有较大的Δα值和较小的H值,表明微孔具有较好的均质性和连通性。介-宏孔的非均质性受孔体积的影响,随着孔体积的增大,孔隙非均质性增强,连通性降低。TOC和矿物组分对孔隙非均质性含量和连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TO...  相似文献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1, pp. 22–24, November, 1989.  相似文献   

18.
地震参数在泌阳凹陷白云岩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储集层预测技术的发展。提取众多的属性参数进行判断已成为地震解释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储集层预测和评价时,通常使用与储集层预测有关的各种地震属性.以各种方法从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属性包含有丰富的地下地质信息不同的地震属性值可能与某些地质参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利用地震属性参数可以有效地预测岩性和有利储集层描述油藏特征及孔隙度变化、寻找死油区。描述 了地震属性中的振幅、阻抗频率及能量衰减四种基本类型参数的特征意义。并对泌阳凹陷核二段白云岩区进行了振幅频率衰减阻抗等属性提取分析.成功地预测出白云岩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基于测井信息的地应力预测方法,结合研究区资料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Z区长8储层地应力剖面的建立及地应力平面分布特征研究。地应力预测的关键在于地层孔隙压力、垂向应力及水平应力的估算。地层孔隙压力的估算方法包括等效深度法等3种方法;垂向应力的估算方法是基于瑞士地质学家Heim提出的方法;水平应力估算根据单轴应变模型等4种模型。研究区垂向应力估算采用了Heim法;最小水平应力估算采用了单轴应变模型中的Newberry模型;最大水平应力估算利用双井径测井资料的方法进行计算,最终建立该区长8超低渗透率储层地应力剖面。基于单井地应力数据统计分析,研究揭示了长8超低渗透率储层地应力平面特征;依据研究区地应力平面等值线特征,该区开发井的井排方向设计应选择西西北—东东南方向。由于目的层垂向应力平面分布呈现非均匀性特征,注水压力设计也应参考实际的地应力非均质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