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加权改进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对比度图像融合时会造成图像细节模糊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双正交自适应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取小波系数局部模极大并进行自适应加权修正以融合高频系数。采用对2幅原图像的低频系数加权自适应的方法对低频系数进行融合。对多聚焦图像和多光谱彩色图像分别采用计算图像信息熵和均方根误差、计算图像平均梯度的方法对融合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融合规则得到的融合图像具有良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护局部对比度信息是图像融合的关键问题,而图像边缘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最敏感的局部对比度信息.基于对偶树复数小波变换(DT-CWT),提出一种保护图像边缘信息的加权系数融合算法.对于低频部分,使用邻域熵极大值准则将系数添加到融合图像中;而对于高频部分,首先分别对各小波子图像进行边缘提取并对其特征增强,接下来使用边缘信息优先的加权系数融合策略进行特征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多分辨率图像融合方法相比,能得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以提高图像融合质量。首先应用小波变换将图像分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再对小波的高频和低频系数采用融合算法进行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小波系数进行融合。文中对低频系数采用基于Sobel算子的方法,有效保留边缘特征。对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能量取大准则,有效保留高频的细节和区域特征。为了抑制噪声和控制图像的不稳定性,最后再对低频和高频系数的选择结果进行邻域窗口的一致性检验与调整。与传统金字塔方法和经典小波变换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融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PCA和自适应区域方差的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源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的基础上,针对分解得到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各自的特点,选取不同的融合规则,采用基于PCA和自适应区域方差的图像融合方法,即低频近似系数采用基于主元分析(PCA)加权法,高频细节系数采用自适应局部区域方差的融合方法,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提高了信息量和清晰度,而且提高了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相关系数,降低了扭曲程度,有效地保留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得到了清晰的融合图像,具有良好的目视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基于局部能量的小波图像融合算法的优缺点,针对该算法存在的对窗口内像素包含独立信息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利用了窗口中心点小波系数的相位特征,将基于局部能量的选择和加权平均融合规则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融合效果.实验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以提高图像融合质量.首先应用小波变换将图像分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再对小波的高频和低频系数采用融合算法进行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高频和低频小波系数进行融合.文中对低频系数采用基于 Sobel 算子的方法,有效保留边缘特征.对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能量取大准则,有效保留高频的细节和区域特征.为了抑制噪声和控制图像的不稳定性,最后再对低频和高频系数的选择结果进行邻域窗口的一致性检验与调整.与传统金字塔方法和经典小波变换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融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多尺度积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优质的融合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多尺度积图像融合算法.分别讨论了低频子带与各高频子带系数的选择方案.当选择融合图像的低频子带系数时定义了一种新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Sum modified - lplacian,SML),设计了一种基于新改进拉普拉斯能量和的加权与选择相结合系数选择方案;在选择各高频方向子带系数时,根据多尺度积具有放大信号边缘特征,降低信号噪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方向多尺度积的系数选择方案,从而不仅能恰当地选择出融合图像的NSCT各方向子带系数,有效保留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且能抑制噪声对融合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基于小波变换和提升静态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得到视觉效果更好,客观评价更高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传统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非下采样双树复轮廓波变换(NSDTCT)和压缩感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CS-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源图像经过NSDTCT分解后得到低频子带及高频子带系数;对于低频子带系数,提出了基于区域平均梯度、区域能量和S函数相结合的自适应加权融合规则;对于数据量较大的高频子带系数,提出了基于CS-PCNN理论的融合规则,并将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作为PCNN的外部输入;最后对融合系数进行NSDTC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融合的计算效率和质量,在视觉效果及客观指标上均优于一些经典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提升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缺乏平移不变性以及区域能量融合准则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提升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新算法.该算法在提升小波变换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其奇偶分裂来获得具有平移不变性的非采样提升小波变换.对图像经此变换得到的低频部分设计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空间频率的加权和选择相结合的融合方法,高频部分采用一种基于边缘信息的加权融合策略.为验证所提出融合方法的有效性,对多聚焦图像进行了融合实验.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图像融合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更好地描述灰度的突变信息,获得含有丰富细节特征的融合图像.  相似文献   

10.
一种区域特性的小波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特性的小波图像融合新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得到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低频系数和高频系数;对低频系数,采用图像区域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区域方差的融合规则确定低频融合系数,而对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局部区域能量的融合规则确定高频融合系数;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对多组图像进行了融合仿真实验,并用平均梯度、信息熵和空间频率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传统的融合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种自适应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不同的多聚焦图像进行有效融合,提出了一种小波域中基于区域特征的自适应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参加融合的两幅图像进行小波分解,然后针对低频部分,在保留源图像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将待融合的两图像各自所具有的特征添加到融合图像中,而对于高频部分,则根据区域的小波能量进行融合;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来重构融合图像。该方法不仅能够完全自适应地对多聚焦图像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且对于各种不同的源图像具有通用性。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良好的融合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聚焦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晶  杨志豪  林鸿飞 《计算机工程》2008,34(16):230-231
提出一种基于限邻域经验模式分解(NLEMD)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NLEMD的自适应特性及高频细节信息的较强获取能力,通过对不同图像对应的内蕴模式函数分量IMF中的像素按照局部最大能量,即最优的原则进行选取,然后将融合后的内蕴模式函数分量和剩余量反向重构获取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强的细节获取能力,融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基于小波分解的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改进局部方差的小波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图像小波分解的高频部分信息采用基于局部方差的选择和加权平均相结合的系数融合规则,在充分保留源图像细节信息的前提下,保证了融合结果的一致性。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所得的融合图像能反映更丰富的细节信息,更小的目标失真,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卜江  吴翊  王炯琦  胡永刚 《计算机工程》2007,33(13):202-204
给出了一种基于降维技术的局部融合算法,并将其用于两幅灰度图像的融合。该算法将现有的图像融合技术和非线性降维技术融合,通过对待融合图像进行分块、关联矩阵表示、MDS降维处理,得到待融合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块,对这些感兴趣区域块进行基于小波的局部融合,使图像变小。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提高了融合速度,有利于目标识别、变换检测等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5.
多聚焦图像融合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原始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系数的小波变换图像融合策略.针对小波分解的不同频率域,设计了两种选择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的原则.选择高频系数时,采用绝对值最大、平均与选择相结合两个原则;选择低频系数时,基于平均与选择相结合、相关系数两个原则.最后将提出的算法用于多聚焦...  相似文献   

16.
江卓斌  胡斌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11):3772-3775,3783
针对多聚焦图像融合演示和源图像获取手段单一的问题,应用Visual C++和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为彩色多聚焦图像融合设计了一个演示平台。该平台增加了多聚焦图像素材的获取途径和融合算法效果的演示手段,并且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彩色多聚焦图像改进融合算法,充分利用到区域相关性和高频方向特性。实验演示结果表明,演示平台操作简单方便,融合演示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刘凯峰  张德祥 《微机发展》2007,17(5):177-179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新算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把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部分,采用小波区域窗口和子区域窗口统计把小波系数分类成边缘和非边缘系数。在融合处理中,低频图像的小波系数平均值作为融合后的低频系数,高频细节系数根据不同区域特征选择方法以及对应输入图像小波系数的最大多窗口区域方差来确定融合后高频小波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保留图像微小细节方面获得满意的结果,这种算法有效且优于其他的图像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业内窥镜使用场所特殊而存在采集的图像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和不同融合算子的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对代表近似信息的低频系数采用简单的平均算法融合,对代表细节信息的高频系数采用基于区域方差的动态加权平均算法融合,最后对处理的低频和高频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几种算法比较,该算法得到的图像参数较好,提高了图像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