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炼油厂是耗水大户,同时也是排污大户,其污水成分主要是含油污水和含盐污水。通过对含油污水采用物理除油和MBR生化处理,对含盐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后经过处理后的可回用到生产、含盐污水处理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炼油厂给排水难题。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是耗水大户,同时也是排污大户,其污水成分主要是含油污水和含盐污水。通过对含油污水采用物理除油和MBR生化处理,对含盐污水进行生化处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含油污水处理后经过处理后的可回用到生产、含盐污水处理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解决了炼油厂给排水难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炼油厂炼油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具体阐述了污水处理中CASS工艺的特点、结构。以四川某炼油厂为例介绍了CASS工艺在炼油厂污水处理中的运用。运行结果表明,CASS生化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对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完全能够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A/O—O)工艺在炼油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炼油厂废水难生化降解,且水质多变,COD、氨氮含量高,采用传统的三段二级处理工艺,不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应用A/O-O二级污水处理新工艺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水排放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链板刮渣机的运行与改进杨明盛(呼和浩特炼油厂供排水车间)1概述呼和浩特炼油厂污水处理为三级污水处理流程。含油污水由系统管网汇集到含油污水提升泵房集水池,由机泵送到5000m ̄3污水调节罐后污水自流进入平流加斜板隔油池,去除较大颗粒的污油后,自流入均质...  相似文献   

6.
杜青林 《广东化工》2014,(19):186-187,169
采用10 L/min的臭氧氧化装置进行了炼油厂含盐污水处理试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含盐污水经臭氧氧化处理后,能够去除污水中67%的石油类物质、66%的氨氮、47%的CODCr,同时经臭氧处理后污水的BOD5/CODCr比由处理前的0.11提高到0.23。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建立一个污水处理能力为200 m3/h的臭氧氧化工业处理装置,从炼油厂收集的高浓度含盐污水经过处理后,CODCr能从1100 mg/L降低到43 mg/L,装置出水能够达到地方一级排放标准,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炼油厂含盐污水的臭氧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青林 《广东化工》2014,(13):199-200
采用10 L/min的臭氧氧化装置进行了炼油厂含盐污水处理试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条件下,含盐污水经臭氧氧化处理后,能够去除污水中67%的石油类物质、66%的氨氮、47%的CODCr,同时经臭氧处理后污水的BOD5/CODCr比由处理前的0.11提高到0.23。根据中试试验结果建立一个污水处理能力为200 m3/h的臭氧氧化工业处理装置,从炼油厂收集的高浓度含盐污水经过处理后,CODCr能从1100 mg/L降低到43 mg/L,装置出水能够达到地方一级排放标准,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文存  王丽莉  姜玥 《广东化工》2014,(17):131-132
针对陕北某炼油厂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氨氮超标的问题,提出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方案,使得污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了再生水用作冷却水的建议水质标准。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9.
一、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 齐化集团炼油厂污水处理站于1990年建成投产,可处理15万t/a常减压炼油产生的工业污水。生产方式采用二级生化处理,使排放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处理能力为100t/h。工艺流程如图1。  相似文献   

10.
炼油厂生产过程中,对污水的处理,必须去除污油、硫及氨氮等物质。通过对含硫污水的处理,采用先进的处理措施,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减少环境污染。依据炼油厂的含硫污水的来源,对含硫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优化,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超稠油炼制污水生化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玉颖 《现代化工》2011,31(Z1):366-367,369
针对辽河石化稠油与超稠油加工污水高含油、高乳化、高CODCr、高NH3-N及高悬浮物的特点,设计了以一级水解酸化、CAST、二级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BAF)为核心的生化处理工艺,出水达到《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第二类污染物新扩改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王浩英  张成藩 《广东化工》2014,(15):206-207
随着原油劣质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炼油废水水质日趋复杂,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A/O法等单一的生化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利用A/O工艺除碳脱氮效能显著和BAF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性能突出的优点,中油庆阳石化新厂炼油废水处理采用A/O+BAF组合工艺以应对这一趋势,实现炼油废水处理连续稳定达标,确保回用水处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3.
BAF+絮凝沉淀+过滤法处理炼油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AF+絮凝沉淀+活性炭过滤工艺处理永坪炼油厂二级气浮后出水。结果表明,在进水量为5 L/h,水力停留时间为5.2 h,气水比20∶1的条件下,污水中COD、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3%,96.4%,90.9%和100%,出水CODcr≯50 mg/L,油≯2 mg/L,硫化物和挥发酚的浓度基本为零,达到了国家二类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4.
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在炼油污水处理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又称SSF污水净化处理技术,其污水净化工艺包括物化工艺和SSF污水净化器二部分,是一套纯物理化学法污水处理装置系统。文中将该技术用于炼油污水处理试验,试验表明:SSF工艺除油效果明显,污油去除率达到75.6%,COD去除率约42%,出水水质稳定良好,达到进入生化单元水质的要求,可以替代常规水处理中的浮选单元。SSF悬浮污泥过滤技术为传统的炼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臭氧催化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的联合工艺可用于炼油厂含盐污水的深度处理。惠州炼化分公司采用BAF-O3组合工艺对含盐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平均值97.9mg/L,臭氧催化氧化池和臭氧接触氧化塔的臭氧投加量分别为80~90 mg/L、30~20 mg/L的条件下,装置总出水COD浓度均值为43.5 mg/L,满足污水COD≤50 mg/L的限值要求,COD总去除率达到55.57%。BAF单元前置后,其COD去除率提高,COD去除量由2.71 mg/L提高至9.5 mg/L,经分析主要系生物絮凝作用;由于活性炭罐和BAF单元对悬浮物的有效过滤,有利于保护后续的臭氧催化氧化单元。  相似文献   

16.
姚桂莹 《浙江化工》2011,42(7):30-34
为考察生物强化技术对污水系统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稳定性的改善情况,验证生物强化技术在炼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生物强化技术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生物强化培养后,沉降出水平均COD指标提高40%~50%,沉降出水平均氨氮指标提高92%~93%,污泥沉降性大大改善,出水悬浮物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场调查和试验验证,确认废水夹带有机溶剂N-甲基二乙醇胺是造成炼油厂废水处理出水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不改变现有处理工艺流程的条件下,采用定期投加高效硝化生物菌种的措施来解决有机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造成炼油厂废水氨氮高的问题,结果表明,投加生物菌种后,出水氨氮浓度持续下降,并最终出水达标.高效硝化微生物菌种对高氨氮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海石油湛江燃料油有限公司燃料油加工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的一个半月满负荷运行,表明采用"隔油 CAF 三级BAF 过滤(预留)"的组合工艺处理燃料油加工厂废水存在抗冲击负荷强、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系统总CODcr去除率达到96.6%,出水指标优于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石油化工企业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9.
化肥生产综合废水回用处理工艺技术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求通用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综合废水处理回用技术,试验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和曝气生物滤池(BAF)三种工艺对去除生产废水中的COD、NH3-N、硝酸盐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处理出水NH3-N的质量浓度均小于10 mg/L,达到设计要求;MBR和BAF处理出水COD的质量浓度低于30 mg/L,也满足要求,ABFT处理出水COD超标,三种工艺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都不高,脱氮不彻底。本试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炼油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炼油废水,了解膜生物反应器在炼油废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可有效地处理炼油废水,COD、氨氮和油去除率分别为91.5%、96.7%、84.7%,MBR出水COD为64 mg/L,氨氮为1.85 mg/L,油含量<3.0 mg/L,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